课题研究精彩活动记录簿(一)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542481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精彩活动记录簿(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课题研究精彩活动记录簿(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课题研究精彩活动记录簿(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课题研究精彩活动记录簿(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课题研究精彩活动记录簿(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精彩活动记录簿(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精彩活动记录簿(一)(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一)时间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主持人姜海英记录人宋洋参加人员全体教师活动主题确认立项通知,明确课题名词概念。活动主要内容一、传达课题立项通知,激发课题研究动力。二、理论学习。朝鲜族小学基于“文化自觉促进教师专业开展的实践研究朝鲜族小学:朝鲜族小学指的是朝鲜族聚集地建设一所针对该民族内部的知识的学校,以朝鲜语作为主要授课语言,全面实施国家课程,加设汉语课,学习科目都有对应的朝鲜语教材,进展民族语言、民族习俗、民族文化传承等相关民族特色知识教育。本研究中的朝鲜族小学指的是生活在中国境内的朝鲜族小学。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是指生活

2、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开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从教师专业开展的路径和价值来看,是教师专业开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开展的行动根底,可分为道德自觉、理论自觉、专业自觉、实践自觉和思维自觉。教师专业开展: 指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以教师专业自觉意识为动力,以教师教育为主要途径,教师的专业素质和 职业信念不断完善、提升的动态开展过程。三、研究小组成员交流各自体会。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二)时间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主持人姜海英记录人宋洋参加人员全体教师活动主题理论学习活动主要内容2001年6月,国家颁布了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试行),标志着“课程价值观由片面开展向全人开展的取向转变,课程文化观向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取向转变,课程生态观向回归生活世界的取向转变,课程内容观向多元的选择取向转变,课程实施观由忠实取向向缔造取向的转变,课程政策观由专治向某某管理的取向转变。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这一改革的实施过程就是新旧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是建构新型教育文化的过程,也意味着中国教育的X式转型。在这一教育文化的转型过程中,重构教师文化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于朝鲜族小学的教师来说,如何通过唤醒教师的文化自觉性,促进朝鲜族教师的专业开展,实现朝鲜族小学在特定的历史开展阶段实现全人教育。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境内最大的朝鲜族人聚集地,近年

4、来,随着朝鲜族人口开展呈现出负增长、流动大、城镇人口比例高等特征。相对应,朝鲜族教育也出现了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单亲、无亲儿童的教育问题,出现了朝鲜族学校生源减少的问题,出现了朝鲜族教育优势日趋弱化的问题等等。在传承民族文化视野下,朝鲜族小学教师必须以民族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以终身教育观、公平教育思想和优质教育理念去深层地思考,如何以质的改革来提高朝鲜族双语教学效果,如何为朝鲜族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和步入社会后的终身学习和开展奠定坚实的语言根底,根植朝鲜族的民族精神,努力提高朝鲜族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以培养能够顺应时代开展,满足社会需求的民族人才。中央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朝鲜族小学,是某某市建校最

5、早的朝鲜族小学,百年的历史开展中学校始终将朝鲜族根底教育改革视为己任,致力于民族文化、民族艺术、双语教学改革等,成效显著,在延边乃至全国朝鲜族教育中都起着引领与辐射作用,如今的中央小学校,已经成为全国朝鲜族根底教育的窗口。站在第二个一百年的新起点上,回首走过的百年,再展望未来的百年,“中央人需要重新认识学校文化底蕴、认真思考当下文化、科学谋划未来文化,这将直接影响学校今后的开展。从教师开展的角度看,“文化自觉是教师专业开展的“发动机。理想的教师专业开展应该是一个文化建设的过程,从注重知识和能力提升的行为取向转为关注教师自身努力、学校环境和组织条件等的影响中来;教师专业开展也不仅仅是教师自身个体

6、的完善、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等技术性过程,而是与教师专业文化、学校工作背景尤其是文化背景严密相关的复杂事件,是一个寻求教师之间相互合作、教师自我更新,并促进学校文化更新的建设过程。概而言之,教师的“文化自觉指的是教师“职业认同和“自主开展意识,既要了解自己的文化,还要了解其他文化( 比如学生的文化、家长的文化等等) ,要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要有自觉性,知道自己缺的是什么,应当怎么补课,才能全方位地提升自己。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三)时间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主持人姜海英记录人宋洋参加人员全体教师活动主题理论学习: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标活动主要内容实践意义:本研究立足于学校教师的文化自觉性开展现状,提

7、出促进教师专业开展的策略。理论意义:本研究试图探索朝鲜族小学教师文化自觉性开展的途径,为探索创新朝鲜族小学的民族教育文化自觉提供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目标一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开展的文化自觉的支持性策略,激发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促使其成为创造美好教学生活的真正主人;二支持教师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在课程改革、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过程中,培养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激发教师职业理想;三结合朝鲜族小学民族教育现状与特点,设计并研究校本教研的策略,提升教师民族精神文化自觉和民族教育文化自觉。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四)时间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主持人姜海英记录人宋洋参加人员全体教师活动主题理论学习:课题研究的主

8、要内容活动主要内容一、实施教师职业生涯的管理,激发教师专业开展需求。在促进教师专业开展的实践中,观察教师道德自觉、理论自觉、专业自觉、实践自觉和思维自觉,对学校课堂文化、制度文化、校园文化等学校场域文化的开展与实施带来的影响,通过校本研修的有效实施, 引导教师反思教育追求,明确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与别人的差距、工作目标、需求等,使其把握开展的方向,找到自我开展动力,并建立教师生涯开展档案,记录教师工作史、工作目标、个人评价、个人专业需求、获得成就等,动态记录教师的职业生涯,不仅激励着教师的开展,而且给学校安排培训和任用提供参考,使广阔教师培养专业开展的文化自觉,在工作和生活中活有追求,学有动力,

9、做有干劲,教有精神,这样学校的可持续开展也才有可靠保障。二、教师参与学校教育管理过程,达成学校与教师成长愿景的和谐统一与相互促进。学校办学理念、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开展、书香校园的营造、学习型学校的构建以与民族特色教育的开展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文化自觉。学校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过程,参与学校开展规划的设计,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其作为学校主体成员的能动作用,积极探讨学校开展方向,统一教师思想,构建共同愿景。学校与教师一道对学校文化静态反思和动态开展主动严密结合,对学校已有的核心观念体系反思总结的根底上,自觉地产生不断完善的愿望,主动地进展调整,从而确立适合学校进一步开展的新

10、的观念体系,并配以相适应的制度,物质、精神空间。三、基于朝鲜族小学民族教育特质,挖掘教师专业开展中民族文化自觉与民族教育自觉。朝鲜族小学在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等特质。例如,朝鲜族小学在课程实施中,不仅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还要实施地方课程,并结合学校课程实际,进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而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三级课程关系,并使其更好地实施,在于教师的民族文化自觉与民族教育自觉。只有教师具有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自觉,才能更好地开发校本课程,提升双语教育、推进课堂改革,开展民族特色教育,以促进民族教育更快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11、五)时间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主持人姜海英记录人宋洋参加人员全体教师活动主题理论学习:课题研究的方法活动主要内容1. 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调查了解学校教师文化自觉性的现状;2. 文献法:通过文献查阅,寻求有关问题解决的理论依据;3. 行动研究法:通过促进教师的专业开展,提升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六)时间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主持人姜海英记录人宋洋参加人员全体教师活动主题理论学习:活动主要内容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七)时间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主持人姜海英记录人宋洋参加人员全体教师活动主题理论学习活动主要内容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八)时间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主持人姜海英记录人

12、宋洋参加人员全体教师活动主题理论学习活动主要内容课题研究活动记录(九)时间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主持人姜海英记录人宋洋参加人员全体教师活动主题理论学习活动主要内容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十)时间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主持人姜海英记录人宋洋参加人员全体教师活动主题理论学习活动主要内容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十一)时间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主持人姜海英记录人宋洋参加人员全体教师活动主题理论学习活动主要内容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十二)时间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主持人姜海英记录人宋洋参加人员全体教师活动主题理论学习活动主要内容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十三)时间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主持人姜海英记录人宋洋参加人员全体教师活动主题理论学习活动主要内容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十四)时间地点会议室活动形式研讨会主持人姜海英记录人宋洋参加人员全体教师活动主题理论学习活动主要内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