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说课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2541218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0 初中物理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说课稿郴州市五中 谭香兰各位评委领导大家下午好:我是 40 号谭香兰,来自郴州市五中,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安全用电。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安全用电选自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九章第三节。本节内容是在学习过电路、电路计算及学习了 家庭电路和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有原因之后的内容。所以本节即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即 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面 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本节无论在知识 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会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B、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安全用电原则。(2)技能目标A. 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让学生增强防电、防雷的知识。B、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网上收集资料,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并具有安全用电意识。(3)情感目标A、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B、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4、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的因素;防雷的重要性; 难点:两种类型的触电的急救。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电学知识和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安全用电已经有了一定的

3、理性知识 上的准备,加上本节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学生对于节知识的学习并不感到困难。三、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及学生的特点,采取启发式及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器材准备:多媒体课件。任务布置:在上课的前一天发下导学案,并要求学生到网上查询家庭用电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及近年来用 电事故。(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引入展示一幅在雷雨天户外打电话触电身亡的图片,引入今天的话题。二、师生共同活动,进行新课知识点一:电压越高越危险(我阅读,我知道)1跟通过人体的电流有关:人体最大安全电流为2.了解安全电压值:人体安全电压表格:电流对人体的作用0.1 0.2 mA对

4、人体无害反而能治病1 mA左右引起麻的感觉不超过10 mA人尚可摆脱电源超过30 mA感到剧痛,神经麻痹, 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达到100 mA只要很短时间使人心跳停止阅读课本113页内容,了解人体的电阻:通常情况下人体的电阻约为;皮肤潮湿时人体电阻可以降低到。计算:加在人体的电压为36V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约为;若加在人体的电压变为220V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大约为。(人体电阻取104Q)知识点二:常见的触电事故(我阅读,我理解)低压触电(家庭电路)双线触电 单线触电家庭电路触电的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 间接跟 接触造成的,并与 或 构成通路。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人体不能高压带

5、电体,只要靠近就有危险。知识点三:安全用电原则(我遵守,我牢记)1安全用电:不接触,不靠近2. 为了防止触电: 必须把用电器的开关装在上. 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该与相连。 家庭电路要选择规格合格的熔丝,不能用或代替安全用电口诀:大地人体是 导体,安全用电记心理。修理电器要 断电,风筝远离高压线。湿布勿要擦灯泡,电线不能嗮衣服。插座离地三尺高,小心安装很重要。广播碰到电力线,喇叭怪叫要冒烟。如果有人触了电,切断 电源莫延迟。电线要是着了火,不能 带电用水泼。金属外壳用电器,接地 保护要做好。知识点四:注意防雷(我了解,我铭记)三、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安全电压、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的原则,如何救助触电人,短路的危害、雷电的产生 危害及预防。五、作业布置完成导学案上的巩固训练:板书设计第三节 安全用电一、对人体安全用电的电压是:不高于36V。二、触电的形式:“低压触电”单线触电、双线触电“高压触电”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三、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四、触电的急救方法(切断电源、用干燥的木棒拨开、人工呼吸)五、安全用电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