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2535364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促进教育事业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一、面临的形势(一)“十五”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五”期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全省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2.5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在校生巩固率均接近100%,幼儿学前3年教育普及率达7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9.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7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3.5%。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新突破;示

2、范性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顺利推进,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培养模式得到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效益趋于协调,高校创新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开放程度明显提高,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全省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知识贡献和智力支持。(二)教育改革发展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省国民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总量仍显不足,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现代化教育的强烈需求。有的地方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很好落实,教育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城乡之间、区域之

3、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苏北地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仍较薄弱。教育公共投入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待巩固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有待突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教育与经济、科技结合不够紧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三)当前,我省现代化建设已进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自主创新、增强竞争实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力资源支撑,更加需要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从

4、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扎实抓好教育改革、开放与发展的各项工作,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服务。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以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为主要动力,以建立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重要支撑,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推动知识贡献、科技创新和社

5、会服务为重要使命,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以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形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发展健康、水平一流、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富民强省、推进“两个率先”作贡献。(二)主要目标“十一五”时期,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教育结构明显优化,学校布局科学合理,教育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度增强;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得到巩固,城乡和区域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

6、力位居全国前列,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入园率达到90%。义务教育规模渐趋稳定,巩固率达到99%。高中阶段教育渡过入学高峰,毛入学率达到90%,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规模相当。高等教育规模实现高位平衡,毛入学率达40%以上。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技术装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标准,70%以上的普通高中达到优质标准,60%以上的职业学校达到国家重点建设标准,普通高校全部达到国家教学水平评估合格标准。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师

7、均具有教师资格。幼儿园、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分别达70%、80以上,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60%以上,高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9%以上,职业学校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0%以上,本、专科院校教师研究生学历分别达70%、50%以上。农村教师队伍保持稳定。全体教师普遍具备良好的师德、现代教育观念、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设120个国家重点学科、200个省重点学科,建设2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0个省重点实验室。高校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进程显著加快。(三

8、)基本原则坚持和谐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进一步转变教育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南北教育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质量立教。以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加强教育内涵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坚持人才强教。全面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以及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构建江苏教育人才高地,努力为教育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坚持改革开放。以深化改革

9、为动力,推进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教育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促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坚持教育公平。更加关注弱势群体、薄弱学校和薄弱地区,为各类人群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坚持依法治教。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严格行政执法监督,切实加强教育督导,依法、规范、高效、公正行使教育行政管理权力,促进和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三、主要任务(一)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1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积

10、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形成层次衔接、结构合理、规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2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规划整合全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教育网络。大力发展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社区教育,开展多种需求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健全个人交纳为主、单位支持、政府资助的继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面向职业和生活需要的教育机构,推动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村镇建设。积极发展老年教育,探索0至3岁幼儿教育,初步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3完善优质教育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为导向,最大限度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区域教育资源整体质量。坚持因地制宜,深化教育改

11、革,加快教育发展,推进教育创新,形成各具特色、区域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平台,基本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需求。(二)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1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完善“市县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加强规划、政策和资源的统筹,促进职业教育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完善省部共建、省市共建的高等教育管理体

12、制。省属本科高校实行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鼓励省部共建;专科高校逐步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提高地方政府统筹发展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能力。加快调整各类广播电视大学、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布局结构,通过联合、撤并、划转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理顺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积极推进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2改革办学体制。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不得转为民办学校。非义务教育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多样的办学体制,政府办好一批示范性高中、职业中学和幼儿园,鼓励优质学校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把民办教育纳入教育

13、发展总体规划,探索完善发展模式。支持公办普通高中、职业中学和幼儿园吸收社会资金合作办学。允许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部分学校在不改变公办学校性质、不涉及产权流转的前提下按民办机制运行,或经有权部门批准后整体转制为民办学校,转制回收资金全部用于公办学校建设。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办学格局。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完善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办学体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办学模式。3改革学校人事分配制度。全面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建立教师能进能出机制,确保合格教师“进得来”、不合格教师“出得去”。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格教师资格认

14、定条件,规范新师资准入标准。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建立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健全校长考核、培训、激励、监督、流动等制度。改革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度,逐步下放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权;改革高校教师聘用制度,允许高校在编制范围内自主聘用教师;建立健全高校职员制度,促进管理人员专业化;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原则,改革高校分配制度,建立与工作业绩和创新成果相联系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鼓励优秀人才通过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创办企业等形式取得合理回报。(三)加快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以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为重点,推进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坚

15、持“分步实施、分类指导、以评促建、持续推进”的工作方针和“硬件从实、软件从硬、管理求精、质量求高”的发展要求,鼓励条件较好的县(市、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一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带动全省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制度健全、体系完备、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师资一流,具有现代教育和管理理念,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区域教育发展格局。(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1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坚持德育为先,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进一步丰富德育内容,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民族精神、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创业创新创

16、优精神教育。开发和建设中小学优质德育课程,拓展新形势下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着力加强职业学校创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教育。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教育载体,拓展教育途径,推进公共政治理论课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使用和管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专栏一: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全面实施德育新课程,努力构建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德育基地建设工程。全省每个县(市、区)建成1个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德育资源建设工程。建设江苏省中小学德育资源网,建立德育优秀案例库。德育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