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能量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2513565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能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三单元:能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三单元:能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能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能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能量单元概述:本单元先理解电能够转化成磁,制作电磁铁,观察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把电能变成机械能。然后以电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为中心,理解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转化。最后理解太阳能,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绝大多数能量都是来自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第1课 电和磁【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电流能够产生磁性。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度析建立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擅长思考品质重要。【教学重、难点】 理解电流能够产生磁性。【教学准备】1. 学生自备:一号电池2. 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指南

2、针【教学过程】(一)导入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理解十分的有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相关电和磁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板书课题:电和磁)(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1. 奥斯特当年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请你们先用这些材料组装一个简单电路。2. 学生活动3. 当时在奥斯特的实验桌上放着指南针。这个指南针的指针一头指着北,一头指着南。当接通了电源的导线靠近它时,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你们想试一试吗?4. 学生活动5. 有什么发现?对这个发现你们有什么解释?6. 通过短路的方式,你们会看到更加

3、明显的现象。再试试。(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1. 奥斯特在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又做了几百次类似的实验。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实验。像P49那样把导线绕成圈,然后通上电。用它来靠近指南针,又会发现什么?2. 学生活动3. 汇报: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在哪种情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4. 经过这些实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但是他却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电能够产生磁。随后他的发现又得到了牛顿等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和发展。为我们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5. 考大家一个问题:你今天带来的电池里还有电吗?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信息反馈】:电和磁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上

4、能量单元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统领并开启本单元,继而研究电磁铁、小电动机、电能和能量、能量与太阳等小主题。教材由 “让通电导线靠近小磁针”、“制作一个电磁铁”和“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吗?” 三局部组成。教材的编写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通过“通电导线靠近小磁针”的实验理解电流能够产生磁性,然后做一个电磁铁进而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问题。 本课 “重演”科学史上著名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理解电能够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实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

5、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伏笔。两个实验的安排是为了让实验更具探究性、趣味性,同时孕伏了电流大小、圈数多少对磁力的影响的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在课堂上我注重的是学生是否获得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是否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提问是否恰当,设计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清晰,收集、整理信息的水平怎么样,动手水平怎么样,同伴之间合作的水平怎么样等等,而不要强调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结果或水平。 记录实验现象并由此得出一般性结论,固然是一项基本技能和重要的思维训练过程,但要落实也不容易。为表达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协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科学概念,以提升广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基础。所以,本课鼓励他们自主地、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实验记录,并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完成由现象到结论的过程。既表达学生的主动性,又充分给他们以自由发挥的空间,进而能够照顾到每个个体的差异。长此以往,生动的记录、学习的激情、自主学习的成就感都将有助于他们养成记录与分析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