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公务用车改革经费支出测算情况的报告(精简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2513560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全区公务用车改革经费支出测算情况的报告(精简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全区公务用车改革经费支出测算情况的报告(精简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全区公务用车改革经费支出测算情况的报告(精简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全区公务用车改革经费支出测算情况的报告(精简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全区公务用车改革经费支出测算情况的报告(精简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全区公务用车改革经费支出测算情况的报告(精简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区公务用车改革经费支出测算情况的报告(精简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全区公务用车改革经费支出测算情况的报告关于全区公务用车改革经费支出测算情况的报告 根据区委关于做好公务用车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将XX区公务用车车改方案测算情况报告如下: 一、纳入车改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情况 (一)纳入车改范围的公务用车 根据区纪委对XX区公务用车情况进行调研,经清理统计,XX区现有公务用车798辆,除159辆执法执勤车、110辆专业技术用车以及驻昆办、潞江农场、新城农场和14个乡镇94辆公务用车不纳入改革范围外,其余4055辆一般公务用车纳入此次改革范围。 (二)纳入城市交通补助测算范围 结合XX区实际,除公检法司、纪委、监察局、政法委、610办及医院、学校暂不纳入城

2、市交通补助范围外,其余142个单位共2737个财政供养人员纳入此次城市交通补助测算范围。 二、纳入车改范围的公务用车2016年实际支出情况 2016年,纳入城市交通补助范围的部门共有公务用车375辆,实际支出1962.61万元。其中,财政安排810万元(每年预算安排2万元/辆);单位自筹1152.61万元(非税收入返回和其他财政安排资)。 三、车改补助测算情况 XX区车改补助按照 定额包干、按季核拨,超支不补、剩余结转 的原则,根据一般公务用车与单位人数定额核拨的办法核定补助经费。具体为: 方案一:根据本次收回的一般公务用车405辆计发车补,按照每辆每年2万元的标准发到车改单位,作为车改单位的

3、公务用车经费,用于租车费用支出及发放城区公务交通补贴支出(城区公务交通补贴由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自筹资金按150元/月发放)。缺口资金由各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争取到的资金(工作经费、办公经费等用于公务用车补助支出)不再进行政府统筹,同时,纳入XX区部门向上级争取资金考核任务。测算支出810万元,与2016年预算安排持平;比2016年公务用车实际支出1962.61万元(2016年公务用车运维费1390.9万元和近三年新增车辆购置571.71万元)减支1152.61万元,下降58.73%;比2016年公务用车运维费实际支出1390.9万元减支580.9万元,下降41.76%。 五、车改单位驾驶员工资

4、支出测算情况 (一)驾驶员基本情况 2016年,全区共有驾驶员268人。其中,正式驾驶员223人,临时驾驶员45人。人员年工资846.08万元(财政安排809.68万元,单位自筹36.4万元(临时工工资)。其中,正式驾驶员工资772.27万元;临时工工资73.81万元(财政安排49.56万元,单位自筹24.25万元)。正式驾驶员平均年工资3.46万元,临时驾驶员平均年工资1.46万元。 根据人社局公务用车驾驶员安置估算情况,纳入车改范围的单位实有驾驶员223人,除原长期从事驾驶岗位后因单位工作需要安排到其他岗位工作的11人、公开考试招聘为驾驶员但单位未安排到驾驶岗位的2人外,实际纳入车改范围内

5、在编驾驶员210人,除留车留用79人和定向安置67人外,分流到公司专职驾驶员51人(包括选择鼓励自主创业驾驶员)。 (二)人员支出测算情况 按51人分流至公司测算,2016年51人工资支出176.46万元(按人均年工资3.46万元测算)。其中,人员工资主要由基本工资,艰边津贴和其他工资待遇(主要为地方津补贴)构成。据人社局公务用车改革单位驾驶员分流安置实施办法的方案,区财政全额保障分流到公司驾驶员的基本工资和艰边津贴,经测算此项支出每年为69.47万元,其他工资待遇按方案分比例承担规定年限。具体为: 方案一:实行3年过渡期财政和公司按比例承担其他工资待遇机制,其中,三年财政承担其他工资待遇共计

6、221.83万元。具体为:过渡期第一年按照8:2的比例(其他工资待遇财政承担98.59万元,公司承担24.65万元)财政共承担人员工资168.06万元(基本工资,艰边津贴共计69.47万元和其他工资待遇财政承担部分),比2016年平均工资176.46万元减支8.4万元,下降5%;第二年按照6:4的比例(其他工资财政承担73.94万元,公司承担49.3万元)财政共承担人员工资143.41万元(基本工资,艰边津贴共计69.47万元和其他工资待遇财政承担部分),比2016年平均工资176.46万元减支41.47万元,下降18.73%;第三年按照4:6的比例(其他工资财政承担61.86万元,公司承担9

7、2.79万元),财政共承担人员工资149.04万元(基本工资,艰边津贴共计69.47万元和其他工资待遇财政承担部分),比2016年平均工资176.46万元减支72.4万元,下降32.7%;过渡期满后由公司全额承担地方津补贴共计.24万元部分。 方案二:实行4年过渡期财政和公司按比例承担其他工资待遇的机制,其中,三年财政承担其他工资待遇共计308.1万元。具体为:过渡期第一年财政全额保障地方津补贴.24万元,财政共承担人员工资192.71万元(基本工资,艰边津贴共计69.47万元和其他工资待遇财政承担部分),比2016年平均工资176.46万元增支16.25万元,增长9%;第二年按照7:3的比例

8、(其他工资财政承担86.27万元,公司承担36.97万元)财政共承担人员工资155.74万元(基本工资,艰边津贴共计69.47万元和其他工资待遇财政承担部分),比2016年平均工资176.46万元减支20.72万元,下降%;第三年按照5:5的比例(其他工资财政承担61.62万元,公司承担61.62万元)财政共承担人员工资131.09万元(基本工资,艰边津贴共计69.47万元和其他工资待遇财政承担部分),比2016年平均工资176.46万元减支45.37万元,下降26%;第四年按照3:7的比例(其他工资财政承担36.97万元,公司承担86.27万元),财政共承担人员工资106.44万元(基本工资

9、,艰边津贴共计69.47万元和其他工资待遇财政承担部分),比2016年平均工资176.46万元减支70.02万元,下降40%;过渡期满后由公司全额承担地方津补贴.24万元部分。 方案三:实行五年过渡期内财政和公司按比例承担其他工资待遇机制,其中,五年财政承担其他工资待遇共计382.04万元万元。具体为:过渡期前2年财政全额承担其他工资待遇共计246.48万元,财政共承担人员工资385.42万元(基本工资,艰边津贴共计138.94万元和其他工资待遇财政承担部分),比2016年平均工资的2倍352.92万元增支32.5万元,增长9%;过渡期第三年按照6:4的比例(其他工资财政承担73.94万元,公

10、司承担49.3万元)财政共承担人员工资143.41万元(基本工资,艰边津贴共计69.47万元和其他工资待遇财政承担部分),比2016年平均工资176.46万元减支33.05万元,下降19%;第四年按照3:7的比例(其他工资财政承担36.97万元,公司承担86.27万元)财政共承担人员工资106.44万元(基本工资,艰边津贴共计69.47万元和其他工资待遇财政承担部分),比2016年平均工资176.46万元减支70.02万元,下降40%;第五年按照2:8的比例(其他工资财政承担24.65万元,公司承担98.59万元)财政共承担人员工资94.万元(基本工资,艰边津贴共计69.47万元和其他工资待遇

11、财政承担部分),比2016年平均工资176.46万元减支82.34万元,下降47%;过渡期满后由公司全额承担地方津补贴.24万元部分。 方案四:实行六年过渡期内财政和公司按比例承担其他工资待遇机制,其中,六年财政承担其他工资待遇共计468.31万元。具体为:过渡期前3年财政全额承担其他工资待遇共计369.72万元,财政共承担人员工资578.13万元(基本工资,艰边津贴共计208.41万元和其他工资待遇财政承担部分),比2016年平均工资的3倍529.23万元增支48.75万元,增长9%;过渡期第四年按照4:6的比例(其他工资财政承担49.3万元,公司承担73.94万元),财政共承担人员工资11

12、8.77万元(基本工资,艰边津贴共计69.47万元和其他工资待遇财政承担部分),比2016年平均工资176.46万元减支57.69万元,下降33%;第五年按照3:7的比例(其他工资财政承担36.97万元,公司承担86.27万元),财政共承担人员工资106.44万元(基本工资,艰边津贴共计69.47万元和其他工资待遇财政承担部分),比2016年平均工资176.46万元减支70.02万元,下降40%;第六年按照1:9的比例(其他工资财政承担.32万元,公司承担110.92万元),财政共承担人员工资81.79万元(基本工资,艰边津贴共计69.47万元和其他工资待遇财政承担部分),比2016年平均工资

13、176.46万元减支94.67万元,下降54%;过渡期满后由公司全额承担地方津补贴.24万元部分。 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为了发挥公务用车的最大效益,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完善、规范公务用车管理,XX区公务用车改革势在必行。 (一)经济效益分析 XX区推行公务用车改革后,行政成本大大降低,车改后将节省支出500万元以上。具体测算如下: 2016年,XX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1962.61万元。车改后,405辆公务用车运维费测算支出数为810万元,比2016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790.61万元减支1152.61万元,下降58.73%。同时,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车改后财政不再安

14、排公务用车购置费(三年平均购置费571.71万元)。 XX区实有驾驶员268人。其中,正式工223人,临时工45人。按照人员分流方案64名驾驶员进入公司,其人员支出242.56万元。其中,人员工资176.46万元(按年人均工资3.46万元测算);其他支出21.万元(主要为差旅费、奖金、补贴及其他支出人均每年0.33万元),车改后,财政将节省开支270多万元。具体为:一是进入公司的60多人的地方津补贴部分过渡期满后由公司全额保障,财政将节省开支200多万元(地方津补贴150多万和其他支出近50万元)。二是45个临时工工资及其他支出70多万将不再发生。 (二)社会效益分析 XX区 车改 主要采用

15、货币化 改革模式(即取消公车(执法执勤车除外),向全体或部分工作人员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其主要原因是该模式为市场化运作,能有效解决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及其执行过程存在的种种弊端,切实加强管理,杜绝公车私用、铺张浪费及贪污舞弊等行为。同时,还可以承担社会经营,参与客运市场竞争;对公车的保险、维修等实行公开招标;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车辆的更新、维护由公司自行负责,财政不在负担。主要表现为: (1)车改后,提高了公车使用效率,减低行政运行成本 (2)公车统一管理,市场化运行有效杜绝公车私用、铺张浪费及贪污舞弊等行为。 (3)车改取消了 公车 ,单位停车场停满了私家车工作效率没有减低反而提高。同时,小排量私家车的使用对环境也是有效的保护。 但也可能出现以下弊端: (1)城市交通补贴由个人自行支配,可能造成资金监管盲区,同时,因干部的工作态度,勤政业绩不同,造成从补贴的受益程度不同。 (2)在利益的驱动下,可能出现有权部门将 养 车负担向下级或有工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乃至个人转嫁。 (3)车改后可能降低工作效率,改乘公共交通工具、摩托等或是拿了补贴不出门、少出门影响工作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