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细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2508013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深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深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深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深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细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圳市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细则(征求意见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623号)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贯彻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粤府办200948号)精神,确保气象探测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连续性和可比较性,现结合深圳市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第一条 【目的】切实提高对保护气象探测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依法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实施,保证深圳市气象灾害防御、气候变化应对和气象预报服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使深圳市气象探测设施发挥应有功效。第二条 【定义】深圳市气象探测环境是

2、指深圳市行政区域内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第三条 【保护范围】深圳市依法重点保护的气象设施和探测环境包括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深圳雷达塔、石岩气象观测场、西涌海洋气象观测场、深圳气象梯度观测塔和深圳天气雷达站等(详细保护内容见深圳市重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总表)及其信息传输设施。第四条 【具体要求】根据规定,气象观测站点及重要探测设施应设置标识,其探测环境实行分类保护、分级管理的原则,要求如下:(一)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周边50米范围内,不应修建公路、种植高度超过1米的树木和作物等,不应修建建筑物、构筑物等障碍物;观测场周边1

3、00米范围内,不应挖筑水塘等;观测场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应修建铁路;观测场周边500米范围内,不应设置垃圾场、排污口及辐射源、电磁干扰源等影响源;观测场周边1000米范围内,不应修建海拔高度超过距观测场距离1/10的建筑物、构筑物,不应实施爆破、钻探、采石、挖砂、取土等危及地面气象观测场安全的活动;日出、日落方向障碍物的遮挡仰角不应大于5度。(二)深圳雷达塔周边1445米的一级保护区内,不应修建海拔高度超过310米的建筑物、构筑物;周边1445米至20公里的二级保护区内,不应修建海拔高度超过(327.7+0.0045d)米的建筑物、构筑物,其中d为障碍物最高点距雷达的水平距离。干扰源最小防护

4、间距等要求按照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天气雷达站执行。 (三)其它气象观测场、主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按照国家、省、市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执行。第五条 【沟通协作】加强沟通,紧密协作,共同做好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深圳市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控制范围按照深圳市重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总表进行分类保护。第六条 【部门分工】市气象部门和市发展改革、规划国土、无线电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要切实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市气象部门应当加强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查处违

5、法行为。(一)气象部门应及时将深圳市气象探测环境分类保护信息、新建气象设施及其探测环境保护控制范围和保护标准报送市规划国土部门备案,市规划国土部门应将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行政和信息监管流程进行控制和保护。(二)市发展改革、规划国土、住房建设、无线电管理、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在编制城市规划或审批可能影响气象探测环境的项目时,应与市气象部门充分沟通,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第七条 【重大事项】确因城市重点规划调整、重要产业调整和重大项目建设等可能对气象探测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单位应事先报告市气象部门,并征得省气象部门同意,由建设单位按照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建设。第八条 【评估流程】

6、凡进入深圳市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并可能影响气象探测环境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由市发展改革、规划国土、住房建设、无线电管理、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视具体情形在相关工作环节,书面征求市气象局综合评估意见。项目建设单位也可以根据有关部门的初步核查意见,在项目报审前咨询市国家气候观象台相关技术意见。第九条 【评估意见】有关部门在编制城市规划或审批可能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项目时,应以正式函件征求市气象局意见,市气象局在收到来函5个工作日内回复综合评估意见。 第十条 【前期咨询】项目建设单位可进行前期咨询,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在收到申请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评估工作,并向项目建设单位反馈咨询意见

7、。初步评估所需材料:(1)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对气象探测环境影响评估申请表(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份,纸质版加盖单位公章)(见附件2);(2)建设项目规划总平面图纸质件和电子件(图上需标明每栋建筑物的建筑高度、海拔高度和坐标。纸质版一份,加盖单位公章, CAD格式和JPG格式的电子版各一份);(3)法人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盖公章)。附件:1.深圳市重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总表2.xx项目对气象探测环境影响评估申请表 深圳市气象局2018年8月8日- 1 -附件1:深圳市重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总表站点地址主要探测设施主要功能保护区域内障碍物海拔高度限制要求保护区域内其它限制要求

8、1.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深圳市福田区竹子林园博园1.新型气象站2.双波段云量观测系统3.云高仪4.自动日照仪5.酸雨观测站观测气压、风向、风速、气温、湿度、降水、能见度、日照、蒸发等气象要素,参与全球气象数据交换。观测场周边1000米范围内,不应超过距观测场距离的1/10。1.观测场周边50米范围内,不应修建公路、种植高度超过1米的树木和作物等; 不应修建建筑物、构筑物等障碍物;2.观测场周边100米范围内,不应挖筑水塘等;3.观测场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应修建铁路;4.观测场周边500米范围内,不应设置垃圾场、排污口及辐射源、电磁干扰源等影响源;5.观测场周边1000米范围内,不应实施爆破、钻

9、探、采石、挖砂、取土等危及地面气象观测场安全的活动;6.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内,障碍物遮挡仰角不应大于5。2. 深圳雷达塔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求雨坛1.新一代气象雷达2.区域气象观测站观测52类雷达产品,监测雨区的强度变化和移动方向;观测气压、风向、风速、气温、湿度、降水、能见度等气象要素。1.雷达塔周边1445米的一级保护区内,不应超过310米;2.雷达站周边1445米至20公里的二级保护区内,不应超过(327.7+0.0045d)米,其中d为障碍物最高点距雷达的水平距离。干扰源最小防护间距等要求按照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天气雷达站(GB31223-2014)执行。站点地址主要探测设施主要功能

10、保护区域内障碍物海拔高度限制要求保护区域内其它限制要求3.石岩气象观测场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料坑新村1.区域气象观测站2.边界层风廓线雷达3.激光雨滴谱仪4.微波辐射计5.太阳辐射站6.大气成分站7.天气实景观测站8.GNSS/MET水汽仪观测气压、风向、风速、气温、湿度、降水、能见度、太阳辐射、GNSS/MET水汽、温-湿度及液态水垂直廓线等气象要素;拍摄天气实景视频;监测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等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观测场周边800米范围内,不应超过距观测场距离的1/8。1.观测场周边30米范围内,不应修建公路、种植高度超过1米的树木和作物等;不应修建建筑物、构筑物等障碍物

11、;2.观测场周边50米范围内,不应挖筑水塘等;3.观测场周边100米范围内,不应修建铁路;4.观测场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应设置垃圾场、排污口及辐射源、电磁干扰源等影响源; 5.观测场周边1000米范围内,不应实施爆破、钻探、采石、挖砂、取土等危及地面气象观测场安全的活动;6.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内,障碍物遮挡仰角不应大于7。 4.西涌海洋气象观测场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街道西涌社区天文路1.区域气象观测站2.对流层风廓线雷达3.激光雨滴谱仪4.微波辐射计5.太阳辐射站6.大气成分站7.温室气体站8.闪电定位仪9.大气电场仪10.舒适度仪观测气压、风向、风速、气温、湿度、降水、能见度、太阳辐射、大气

12、电场、温-湿度及液态水垂直廓线等气象要素;监测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大气成分浓度变化。观测场周边800米范围内,不应超过距观测场距离的1/8。1.观测场周边30米范围内,不应修建公路、种植高度超过1米的树木和作物等;不应修建建筑物、构筑物等障碍物;2.观测场周边50米范围内,不应挖筑水塘等;3.观测场周边100米范围内,不应修建铁路;4.观测场周边200米范围内,不应设置垃圾场、排污口及辐射源、电磁干扰源等影响源; 5.观测场周边1000米范围内,不应实施爆破、钻探、采石、挖砂、取土等危及地面气象观测场安全的活动;6.日出方向和日落方向内,障碍物遮挡仰角不

13、应大于7。站点地址主要探测设施主要功能保护区域内障碍物海拔高度限制要求保护区域内其它限制要求5. 深圳气象梯度观测塔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料坑新村气象梯度塔观测多层气压、风向、风速、气温、湿度、能见度、温室气体、通量、辐射等气象要素;拍摄天气实景视频;监测多层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等大气环境要素;观测高塔雷电、大气电场等。梯度塔中心1025米半径范围内,不应超过距梯度塔距离的1/10。 1.梯度塔中心75米半径范围内,不应修建公路;2.梯度塔中心225米半径范围内,不应修建铁路;3.梯度塔中心525米半径范围内,不应设置垃圾场、排污口及辐射源等干扰源;4.梯度塔中心1025米半径范围内

14、,不应实施爆破、钻探、采石、挖砂、取土等危及梯度塔和地面气象观测场安全的活动;不应修建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高压变电站等电磁干扰源;不应开展任何改变自然生态和地表特征的活动;不应建设与温室气体和大气环境观测活动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6.深圳天气雷达站深圳市福田区竹子林园博园东门气象路1号1.天气雷达2.激光雷达3.激光雨滴谱仪4.微波辐射计5.大气成分站观测36种雷达产品,监测雨区的强度变化和移动方向;监测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等大气成分浓度变化。雷达站周边1445米范围内,不应超过132米。干扰源最小防护间距等要求按照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天气雷达站(GB31223-2014)执行。注:保护区域内相关限制要求均依据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站(GB31221-2014),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天气雷达站(GB31223-2014)等标准相关规定设置。附件2 项目对气象探测环境影响评估申请表申请时间: 年 月 日建设工程名称建设点详细地址申请单位方案版本号联系人联系电话具体建筑物信息建筑物编号海拔高度(米)建筑高度(米)高程(米)用途工程简介(建设理由、地理环境、和上一版方案比做过的调整、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申请单位(公章) 经办人(签名):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