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4075036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中的体会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2492397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834075036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中的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834075036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中的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834075036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中的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834075036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中的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834075036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中的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用社(银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中的体会根据联社的安排,我们参加工作组在板塘信用社进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的试点,期间联社又组织我们到浏阳市联社实地参观学习,通过几天的摸索和实践工作,我们对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有了初步认识,并基本掌握了贷款分类的操作方法,现将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一、加强学习,认真思考,在头脑中形成贷款五级分类的基本框架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是农村信用社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加强信贷管理、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需要,也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新的业务课题,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学习,先要仔细阅读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操作手册和联社制定的贷款分类操作办法,在头脑中形成了贷款分类的基本

2、框架:坚持一个准则,即贷款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运用四大分析工具:即财务分析、非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和担保分析,分别对五种不同类型的贷款即企业单位贷款、行政事业单位贷款、自然人其他贷款、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和票据贴现,进行五个不同档次的分类即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二、全面清理各项贷款(含贴现),确保账账、账据相符;尽可能的收集各类资料,完善贷款档案,是做好分类工作的前提在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工作之前,我们要尽可能全面收集贷款户的有关资料信息,包括借款人的基本情况,信用程度、财务报表资料和非财务因素信息等,为分类作好准备。三、了解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依据核心定义确定贷款

3、分类结果1、这是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的重点,目前主要存在资料收集不齐的情况,而贷款分类工作要求我们应充分了解贷款户,即要求从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两个方面判定贷款偿还的可能性,所以至少要知晓客户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财务状况。2、根据联社贷款分类的有关规定和试点期间操作的经验,企事业单位的贷款又是贷款分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该类贷款余额在100万元以上,往往是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又是十大户中相对集中的贷款,分类的结果往往会影响信贷资产质量,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采取慎重的方法,运用现金流量分析、财务分析、非财务分析和担保分析四大分析工具,判断借款企业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并对其发展作出科学的评测,评估贷款偿还

4、的可能性,通过对其还款记录的分析,如查阅贷款还本付息情况,本息逾期时间等,判断借款人的还款意愿,综合考虑,提出初分意见,然后组织信贷讨论,共同分析,提出分类意见,最后按贷款审批权限报上级审定。3、根据联社规定100万元(含)以内的企业单位贷款和5万以上自然人贷款,按自然人其他贷款的操作程序分类,收集并填写贷款分类的基础信息,即客户信用档案表,然后根据其财务信息,无财务报表的重点依据非财务分析和担保分析、简要分析,评估贷款偿还的可能性,提出初分意见,最后按贷款审批权限确定分类结果。这类贷款分类的重点是非财务分析和担保分析,并结合一些最基本的财务因素,如: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资产负债率,经营收入和收益等,综合分析提出分类理由。四、贷款五级分类的后续工作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是为了促进信用社树立谨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科学地反映贷款的风险程度,因此后续管理工作更加重要,我认为一是要转变观念,过去贷款按期限管理,分类后应加强风险管理理念,特加是关注类贷款,有潜在的缺陷,一旦放松管理,很可能形成次级及以下级不良贷款;二是要建立与五级分类工作相适应的信贷管理制度,出台相关管理措施,逐步完善信贷内控制度。三是规范信贷档案的管理,建议新放贷款必须要按五级分类的要求完善档案资料,应努力使信贷档案全面、真实、连续地记录贷款发放、管理和收回的完整过程。以上仅系个人体会,不当之处请多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