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3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2353229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3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3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3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3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3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3(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煤一建南阳坡分公司2012年度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生产技术部二0一二年一月目 录第一章 2012年矿井采掘布置与接续1.1 矿井概况41.2 矿井开采技术条件41.3 矿井开采现状及主要生产系统111.4 采掘生产工艺和采场接替16第二章 安全工作奋斗目标及灾害预防处理 162.1 安全工作奋斗目标162.2 水灾的预防与处理162.3 火灾的预防与处理182.4 瓦斯灾害的预防与处理292.5 煤尘及尘毒危害的预防与处理362.6 顶板事故的预防与处理382.7 小井灾害的预防与处理442.8 火工品灾害的预防与处理452.9 提升灾害分析及预防502.10 运输灾害预防与处理52 2.

2、11 供电灾害预防与处理552.12 冲击矿压灾害预防与处理582.13 机电设备灾害预防与处理65第三章 矿井灾害应变计划683.1 重大灾害处理693.2 处理事故中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单位职责733.3 避灾路线743.4 矿井灾害发生时的应变措施75第四部分 附表、附图76第一章2012年矿井采掘布置与接续1.1 矿井概况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南阳坡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阴县马营乡山峡村北,东南距山阴县城约35km,行政区划属马营乡管辖。该矿井田东南侧有马营乡镇公路通过,马营乡距北同蒲铁路北周庄站20km,岱岳车站约35km,距大运公路20km,距山阴县城30km,自岱岳往北至大同市约80km,往

3、南至太原市约280km,交通方便。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5号文件下达关于朔州市山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意见,同意朔州市人民政府、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的山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批准对原煤矿矿界进行了局部调整和扩大,井田面积由原2.8796km2扩大为3.9942km2,井田南北宽1.6km,东西长3.029km。批准开采3、4、6、9号煤层。批准矿井生产能力由原0.6Mt/a提升为0.9Mt/a,净增生产能力0.3Mt/a。1.2 矿井开采技术条件1.2.1地质概况1、区域地质南阳坡煤矿隶属于山西朔州山阴

4、金海洋集团公司,批准生产规模设计生产能力:0.9Mt/a;井田位于洪涛山脉的西侧,为典型的黄土丘陵地貌,井田内地形较为复杂,在井田中东部发育二道呈北西向延伸的山梁,山梁向两侧发育有黄土冲沟,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南部边缘的山梁,海拔1660.7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北部边缘沟谷中,海拔1505.0m,高差155.7m。该井田位于大同煤田的南部边缘,属大同向斜的东翼,其西为洪涛山背斜,南为玉井南黄花梁次级纬向构造带,东为口泉冲断裂带南段偏岭断裂带。据区域地质图资料,区内地表未见岩浆岩侵入体分布。2、区域含煤特征区域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

5、,侏罗系大同组。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侏罗系大同组。山西组含煤层4层,分别为3-1、3-2、3-3、3-4号煤层,均属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太原组含煤层8层,分别为4、5、6、7、8、9、10、11号煤层,其中4、9、11号煤层有时有分叉现象。区域大同组含煤层数较多,煤层编号自上而下依次为:1、2、3、4、5、6、7、8、9、10、11、12、14、15号等。1.2.3井田地质1. 地层该井田内大面积黄土覆盖,沟谷基岩零星出露,现根据井田钻孔资料结合区域地层将井田地层由老至新叙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为含煤岩系之基底,据钻孔资料表明,为一套灰白色结晶

6、白云质灰岩,局部呈灰黄色薄层状灰岩,含黄铁矿团块。厚度122.31187.63m。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该组由奥陶系灰岩顶至K1砂岩底,底界为山西式铁矿,即铁铝层,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岩性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夹数层浅灰色粉砂岩及12层灰色石灰岩。厚度为32.0039.00m,一般为34.00m。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该组为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底界为K2中砂岩。本组从K2砂岩底至K3砂岩底,主要由不同粒级的砂岩、泥岩、泥灰岩和煤层组成。发育有67层煤层,其中4、6、9号为可采煤层。本组厚度71.30118.13m,平均92.71m。4)二叠系下统山西

7、组(P1s)底界为K3粗砂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为本区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为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灰白灰色中、粗砂岩及煤层组成。含3-1、3-2号煤层。本组厚度38.2858.90m,平均为53.32m。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底界为K4含砾中粗砂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K4砂岩厚度可达10余米,为长石石英砂岩,泥质胶结,风化后呈灰黄色,为疏散状;下部为灰绿色砂质泥岩夹薄层状中、细砂岩,厚度约3040m;上部为灰绿砂质泥岩夹有紫斑状铝质泥岩数层,风化后紫色增多,厚度3040m。本组地层厚度71.7083.80m,平76.90m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井田内仅发育其下部地

8、层,底界为中、粗砂岩K6,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岩性为紫红色砂质泥岩夹黄绿色或暗紫色中粗砂岩。最大残留厚度63.20m。7)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由浅黄色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局部含砾,角度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厚度030.00m。 2. 构造该井田位于大同向斜南西端之东翼,受区域构造影响,该井田总体为一走向北东,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比较平缓,倾角一般25。另外,根据该矿4-1煤层井下巷道揭露和地表露头资料,在井田南部还发现2条正断层,井田内仅发现2条较大的正断层,未发现陷落柱等其它构造,井田构造属简单类。3. 含煤地层该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其中主要含

9、煤地层为太原组,次要含煤地层为山西组。1.2.4水文地质井田大面积为新生界地层覆盖,仅在沟谷中有上石盒子组(P2S)地层出露,下石盒子组及其以下地层均埋藏于侵蚀基准面以下。地表水及地下水水量很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1. 地表水该区东南侧的马营河由东向西从井田外围流过,区内有三条干涸的冲沟。仅在暴雨时形成急流,排泄积水。雨季在冲沟两侧可出现泉水,为下降泉,多集中在北部山峡村附近,流量均很小。出水层位为上石盒子组(P2S)中的中粗砂岩。山峡村和庄窝村都有水井,据访问水量逐年减小。山峡村水井为上石盒子组(P2S)下部砂岩涌出,井深为1.3m,涌水量为0.05L/s。2. 含水层1)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

10、溶含水层组该含水层组埋藏深,本区没有出露。左云普详查勘探区有三个岩溶孔揭露,上下马家沟组厚168.17m。下马家沟组厚度为100.31-127.23m,为灰色、青灰色、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和浅灰色、灰黄色白云质石灰岩夹少许泥灰岩。含有2个富水带,厚7-10m,在富水带内岩溶、孔洞裂隙发育。两富水带之间间距30-80m,由于没有进行抽水试验,涌水量不详。据井田北侧7km处左云县树儿里附近的609号孔资料,奥灰水位标高为1200.57m,而据1957年大同中部煤田概查报告书资料,鹅毛口36号孔涌水量为0.7L/s,227号孔裂隙少,涌水量为0.08 L/s。由此可见奥陶系中统岩溶水的富水性与岩溶、裂

11、隙发育程度密切相关。上马家沟组厚22-60.4m,岩性为灰白色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夹少量泥灰岩。本组小溶洞、溶孔裂隙发育,富水性好,但不稳定。根据上述609号孔奥灰水位标高和朔城区神头泉出露标高推算,本区奥灰水力坡度约3,由此推算,本井田奥灰水位标高约11781180m。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本含水层主要为6号煤层顶板粗砂岩,厚10余米,为直接充水含水层。据左云南普详查勘探区609号孔抽水试验,水位标高为1317.13m,单位涌水量为0.00471L/s.m,渗透系数为0.0361m/d。距本区较近的1001号孔(山峡村北约1.5km)为涌水孔。该孔孔口标高为1498.19m,钻至

12、该层段孔口涌水量由0.32L/s增至0.60L/s,净增0.28L/s。总体上看该含水层富水性较弱。水质类型为HCO3Ca-Na型,矿化度为500mg/L,硬度为276.68 mg/L。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本含水层主要为底部K3砂岩,为中粗砂岩夹不稳定砂质泥岩。分布稳定,该砂岩带厚度可达13.0m,为4号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在邻区安平煤矿主斜井掘进揭露该砂岩层有泉水涌出,涌水量为4.5m3/d,泉水标高为1508.57m。富水性弱,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矿化度为262 mg/L,总硬度为199.88 mg/L。4)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本含水层组有2

13、层砂岩层段,即(1)底部K4砂岩,为粗砂岩,底部为砾岩,泥质胶岩,厚约十余米。(2)中部含砾粗砂岩层段(K5),厚25m。据1001号孔揭露,该孔钻至该层孔口涌水量由0.22L/s增至0.32L/s,净增0.10L/s。属弱富水含水层。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矿化度为356mg/L,总硬度为210.45 mg/L。5)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本含水层组也有2层砂岩带,即(1)底部为K6砂岩,为含砾粗砂岩,厚度为4.5m。(2)中部含砾中粗砂岩带,厚度为25m,本区西北部山峡村附近有泉水溢出,涌水量为0.05L/s。向北左云县降家村一带有大量的泉水出露,涌水量较大,约为0.

14、45L/s。总体来说,该含水层属弱富水含水层。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矿化度200-300mg/L,总硬度为178.5-214.2mg/L。6)第四系砂砾孔隙含水层本含水层主要为马营河两侧砂砾石层,呈窄条带分布,厚度为2-5m。富水性很弱。3. 隔水层1 )本溪组和太原组底部隔水层本层主要由泥岩、铝质泥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系奥陶系中统岩溶水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裂隙水间的隔水层。局部地段夹有薄层石灰岩和砂岩。厚40-50m。岩石致密,分布稳定,隔水性良好。2)石炭系和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层间的隔水层该隔水层为泥岩、含铝质泥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夹在各层砂岩裂隙含水层之间构成平行复合

15、结构,厚度为数米至数十米,起层间隔水层作用。煤层采空后,因顶板裂隙发育,其隔水性变差,各含水层及其与地表水之间可相互沟通。4. 断层、老窑的水文地质特征该井田内未发现有古窑分布。据该矿井下巷道揭露,井田南部发育2条正断层,落差分别为29m和15m,巷道穿过断层时,初期有少量渗水,过一段时间后,基本不再渗水,断层水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5、其它开采条件1)、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本矿各煤层自燃性检验结果,本矿井各煤层属于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经化验本煤层具有自燃发火性,发火期一般6个月,井下皮带系统、油脂存放地点等区域仍然存在火灾危险2)、本井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防治水中心要加强地质、水文地质工作,搞清地质资料及采掘工作面受水害影响因素,及时编制全年、季度、月度矿井防探水计划。在开拓掘进中要做到“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工作面回采按照“先物探,后钻探;先注浆,后疏放”等安全回采程序进行。并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3)、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