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小学习作批语背后的缺失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2323535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析小学习作批语背后的缺失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透析小学习作批语背后的缺失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透析小学习作批语背后的缺失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透析小学习作批语背后的缺失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透析小学习作批语背后的缺失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透析小学习作批语背后的缺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析小学习作批语背后的缺失(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透析小学习作批语背后的缺失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习作要求中指出:“要帮助指导这个阶段的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可事实却是:当前小学生普遍怕写作文,教师更是怕改作文。每一篇习作教师费心费神地“看、批、改、评”,可学生往往只轻描淡写地翻一翻,就放置一边。习作评价语的指导和帮助作用被忽略,很多学生甚至都不清楚老师在作文中做的眉批和尾批有什么作用。那么,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根据自身的习作教学经验,以及对周围语文教师的调查走访,笔者将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批改方式直接影响学生习作态度 翻开学生的习作本,会发现有的语文教师将写习作批语

2、变成了应付学校作业检查的任务,套话、空话、废话成了学生习作本上的“常话”,学生长期在这样“假大空”的评价中只学会了胡编乱造、敷衍了事。有的教师强调精批细改,到处圈画勾批,整篇文章红通通一片,学生看后茫然失措,信心全无。习作本身是对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这样简单的批改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习作的态度,学生从内心深处对习作产生畏难情绪。 2.教师批改水平间接影响学生习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习作有明确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要想学生有这样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本身就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和

3、写作能力。因此,在习作批改中,教师对于语言文字的把控和修正能力直接影响到习作的批改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学生习作能力的高低。 面对小学习作批语背后的缺失,怎样才能使得习作教学更加有效,怎样才能保持学生对作文的新鲜感,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的。 一、习作批语的评价内容需要人文关怀 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兴趣就像刚破土而出的嫩芽,他们有着强烈的表达愿望,急切地想倾诉自己稚嫩的想法,可是,想说的话很多,却不知从何写起,想倾吐的语句很长,却总也说不清楚。这时,“人文”的习作批语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更易保护他们刚萌发出的习作兴趣。根据学生的习作水平和接受能力,因人而异、因文而作的评价最能体现语文教师的语言机智和

4、魅力。 1.赏识鼓励 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他们对于好文章的标准还不是很清楚,这时,赞赏式的评价如一针兴奋剂,让他们倍受鼓舞,习作的兴趣得到了极大地激发。赞赏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圈画出好词佳句;加盖“你真棒”“有进步啦”“书写认真”的小奖章;在班级设立习作花园,定期张贴优秀作文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习作的快乐。 2.探讨协商 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感,探讨式评价是一种好方法。在习作本上,针对学生的某一处内容,教师可用商量询问的口气提出自己的看法,如:“这里的珍藏准确吗?用上珍贵形容邮票的价值,你不觉得更合适吗?”“荷叶已经枯萎了,怎么能说成绿色的大伞呢?”这种评价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方式,从往常

5、看不顺眼就改,句子不通顺就划去变成了放低姿态,和学生一起探讨遣词造句。在这里,学生感受到的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老师的尊重。 3.批评反思 柔化习作批语的评价尺度,并不是指一味地赞扬和鼓励,适当的批判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在习作批语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本篇文章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去思考怎样才能写得更好,也是重视人文的表现。如在看到虎头蛇尾的习作时,教师可以这样点评:“一篇好文章就像一部好电影,完整的结局才更能令人回味无穷,你觉得本文的结尾啊!秋天真美呀!能表达出秋天迷人的景色吗?如果想让你的文章更精彩,还能怎样画龙点睛呢?老师期待你在习作下面再写一个结尾。”学生通过思考后写出了:“秋天就像神奇的魔法师,

6、他把稻谷染成了金色,他把大地吹出了黄色,他把果园变成了五彩的世界。啊!秋天真美呀!”用具体的事物来衬托出秋景的迷人,比原来的结尾要进步多了。 二、习作批语的评价手段讲究主次分明 习作批语中的眉批和总批是两种主要的评价手段,“眉批是有针对性地就文章中的某一处进行评价,它易于学生吸收和改进,富有启发性;而总批是对全文内容的综合性描述,可以就本篇作文的写作方法、段落安排、语言组织等内容进行一种概括性的总结”。在日常的习作中,有的教师侧重眉批,认为眉批就事论事,学生能立刻看懂教师的修改意图,而且还能根据眉批中的提示,进行有效修改;有的主张总批,认为总批提纲挈领,能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训练学

7、生的整体意识。笔者认为眉批和总批在一篇习作中的作用各有千秋,要根据习作的内容和习作的对象分明主次。所谓主次分明的前提条件是因人而异的。 1.重“眉”轻“总” 对于习作能力不强的学生,应该重视“眉批”的作用。“眉批”能从细节处帮助他们更加明确地知道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如:发现学生有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的习惯时,可以在眉批中这样写道:“重复写了三次一阵风吹来,会显得?唆又单调。表达一个意思,可以有很多写法,再想一想。”这样的眉批让学生立刻明白原来可以通过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 2.重“总”轻“眉” 对于习作基础比较出色的学生,总批能让他们看到自己作文中的精华,学会从老师的总批中归纳和概括,能培

8、养纵观全局的意识。如:通过搜集资料给一种小动物写一份自我介绍,教师在总批中针对学生的写法可以这样评价:“恭喜你!你已经学会从已有的资料中整理出有用的作文素材,而不是一味地简单摘抄,你修改后的习作比草稿本上的内容更加丰富了,原来写好一篇文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找对方法自然水到渠成。” 3.“眉”“总”兼顾 对于中等生而言,要根据作文内容而两者兼顾,因为中等生的习作水平很不稳定,遇到有感而发时能侃侃而谈,但有时也会陷入瓶颈,只字难出。他们的习作本上经常会有一些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这时眉批点到为止,能训练他们的语感,而总批一览天下,又能让他们学会布局谋篇、修辞造句的好方法。 无论是哪种形式,眉批

9、和总批在使用时都要根据文章的内容而定,教师在批改时要确保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即使习作漏洞百出,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人感受,就重点的内容进行批改,千万不能通篇红字,从头改到尾,这对学生学习独立完成作文是无益的。 三、习作批语的评价形式可以放权学生 师生互动式的作文批改方法把批改的权利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验习作评改的快乐,并掌握习作批改的方法、技巧,增强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和信心,可以尽快提高作文的水平”。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完全采用互评互改的方式显然是不适宜的,因此,这里的“放”还要和教师的“收”有机结合,做到收放自如。 1.教师批改是主流 教师的习作评价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充满着神秘和敬畏。

10、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夸奖,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越来越高的评价,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好指导作用,从字、词、句、篇给予学生帮助和点拨。同时,还要留心习作中的思想内容,对于有创意的见解,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习作批语成为师生心灵对话的窗口。 2.学生互评有原则 三年级学生还不能整体把控一篇文章,在采用自评、互评时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尽量让学生只写眉批,从一两个点去逐步学会修改习作,而把总批留给老师,让老师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再次提出整体的修改意见;可以制定批改的具体要求,如修改一篇文章至少找出两个值得学习的地方,提出一条修改意见;还可以进行作者互换,不仅找出习作中的问题,还尝试动手修改,通过不同的角度,拓展文章的内容,有时也会有不同的感受。随着学生年级升高,当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素养,掌握了一定的语文能力时,再提高批改要求,就会更有效果。 在小学习作的起步阶段,给三年级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快乐的习作氛围,保护他们愿意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去表情达意的美好情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追求和向往的。对小学习作的批语进行一些改革,对营造这种习作氛围很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