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模拟试题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223012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概论模拟试题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5420分)太阳系:太阳系是由中心天体太阳及其巨大引力作用下,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所组成的天体系统。引潮力:在地球上引起潮汐现象的力。它是由于月球(或太阳)对地表各处的引力差异而产生的。历法:比“日”更长的时间计量,它是根据天体的周期运动来安排年、月、日的法则。食限:日月食的发生,要求日月相合(或相冲)与黄白交点或其附近。这个“附近”有一定的限度,它就是食限。磁偏角:地理子午线与地磁子午线的偏角。二、选择题(10330分)12345678910BBAB,DBCC,DBAA,D三、填表题(300.515分)举出下列

2、天球大圆的两极:天球大圆两 极天球大圆两 极地平圈天顶天底子午圈东点西点天赤道天北极天南极卯酉圈南点北点黄 道黄北极黄南极六时圈上点下点填写月相变化过程表:月 相与太阳距角同太阳出没比较月 出中 天月 落夜晚见月情形新 月0同升同落清 晨正 午黄 昏彻夜不见上弦月90迟升后落正午黄昏半夜上半夜西天满 月180此起彼落黄昏半夜清晨通宵可见下弦月270早升先落半夜清晨正午下半夜东天四、计算题(4624分)解:因恒星周年视差与距离成反比,故距离为(秒差距)-(3分) 设恒星视星等为m,绝对星等为M,恒星距离为d, -(3分)解:因航行中要自东向西跨越日界线,跨日界线时,加1天,因此航轮到达天津时为1

3、1月7日,星期六。答: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随高度增大而增大。设海平面的自转线速度,则在纬度60处,自转速度减为解:纬度与阳光直射点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根据此原理可知:北极圈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4652,昼长:24h北极圈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0,昼长:0h五、简要说明大陆轮廓和大洋的海底地形各有什么特征?(11分)答:大陆轮廓特征:(5分)各大陆形状多是北部较宽,南部狭窄,状如倒三角形;较大的岛屿群大多位于大陆东岸;大陆东岸不仅岛屿多,且有系列岛弧分布;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十分相似,一个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是另一个大陆的凹进部分; 大陆的东西边缘多有隆起的高山,中部

4、有低陷的平原。大洋的海底地形特征:(6分)大洋边缘,有一个海陆之间的过度地带大陆架。大陆架的深度和坡度都很小,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坡度在0.2%上下,宽度为10千米到1000千米不等。在大陆架向深海的一方,有一个深度不很大而坡度特大的地带大陆坡,是陆块与洋底的真正界限。 大陆架与大陆坡之外是海盆,深度很大而坡度很小,是大洋的主体部分。海盆隆起的部分叫海岭,深陷的部分叫海沟。海岭一般位于大洋中部,世界各大洋的洋底贯穿着一条高大的海岭,彼此首尾相接,叫洋中脊,洋中脊的轴部有断裂谷把洋脊劈开。海沟的位置往往同岛弧邻近,典型的海沟常位于大洋边缘。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

5、分,共20分) 引潮力:在地球上引起潮汐现象的力。它是由于月球(或太阳)对地表各处的引力差异而产生的。 太阳的回归运动:太阳以回归年为周期,来回于天赤道南北侧的往返运动。 食限:日月食的发生,要求日月相合(或相冲)与黄白交点或其附近。这个“附近”有一定的限度,它就是食限。 天文单位:即日地平均距离,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半长轴,距离为1.496亿千米。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处,太阳光直射并排除大气的影响的条件下,地面上单位面积(cm2)每分钟所接受的太阳热量,即8.16J/(cm2min)。二、 选择题(每题有1个或多个答案。每小题3分,共27分)123456789BBAA,BBCC,DB

6、A,D三、填表(第1题8分,第2题9分,共17分)太阳黄纬太阳黄经太阳赤纬太阳赤经春分0000夏至090232690秋分01800180冬至0270-2326270农 历 月 序初一的阳历日期有关中气(阳历日期)大 小 月四月4月26日( 5 月 21日)大月五月5月26日( 6 月 22日)小月六月6月24日( 7 月 23日)大月闰六月7月24日( 月 日)大月七月8月23日( 8 月 24日)小月八月9月21日( 9 月 23日)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解:, 答:略 解:设地球轨道半长轴为a,半焦距为c, 则根据题意可知 答:略。五、简答题(共24分)简要说明开普勒行星运动三

7、定律。(6分)答:开普勒经过对前人观测记录的严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即: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行星椭圆轨道的二个焦点之一。开普勒第二定律:在同样的时间内,行星向径在其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即面积速度不变。开普勒第三定律:任何两个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的平方之比,等于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的立方之比。绘图说明日全食过程。(10分)答:一次完整的日全食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偏食全食偏食。以及五个食相,即: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如下图所示)简要说明大陆轮廓和海底结构各有什么特征?(8分)答:大陆轮廓特征:(5分)各大陆形状多是北部较

8、宽,南部狭窄,状如倒三角形;较大的岛屿群大多位于大陆东岸;大陆东岸不仅岛屿多,且有系列岛弧分布;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十分相似,一个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是另一个大陆的凹进部分; 大陆的东西边缘多有隆起的高山,中部有低陷的平原。大洋的海底地形特征:(3分)大洋边缘,有一个海陆之间的过度地带大陆架。大陆架的深度和坡度都很小,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坡度在0.2%上下,宽度为10千米到1000千米不等。在大陆架向深海的一方,有一个深度不很大而坡度特大的地带大陆坡,是陆块与洋底的真正界限。 大陆架与大陆坡之外是海盆,深度很大而坡度很小,是大洋的主体部分。海盆隆起的部分叫海岭,深陷的部分叫海沟。海岭一般位于大

9、洋中部,世界各大洋的洋底贯穿着一条高大的海岭,彼此首尾相接,叫洋中脊,洋中脊的轴部有断裂谷把洋脊劈开。海沟的位置往往同岛弧邻近,典型的海沟常位于大洋边缘。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恒星的自行:恒星的空间速度,可以分成两个分量,即视向速度和切向速度,切向速度表现为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移,称为自行。2、地轴进动:南北天极在天球上的移动,反映了地轴在宇宙空间的运动,叫地轴进动,它是指地轴绕黄轴的圆锥形运动3、黄道:地球公转轨道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4、潮汐现象: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白天的海水上涨为潮,夜间的海水上涨为汐,合称潮汐。5、地理纬

10、度:地面法线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1;72、标准时区;日界线3、恒星;太阳4、下合;冲5、彗核;彗发;彗尾6、光球;色球;日冕7、0;相等;减小;增大8、黄赤交角;地球自转三、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1分)1234567AABA BBA C DA四、填表题(每空1分,共18分)1、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两极。天球大圆两 极天球大圆两 极地平圈天顶、天底子午圈东点、西点天赤道天北极、天南极卯酉圈南点、北点黄 道黄北极、黄南极六时圈上点、下点2、下表列出1998年夏历(戊寅年)各月初一和有关中气的公历日期,

11、试定各该月份的月序和大小月(按中气定月序,据两朔间隔日数定前月的大小)。农 历 月 序初一的阳历日期有关中气(阳历日期)大 小 月( 三 )月3月28日4月20日 谷雨( 小 )月( 四 )月4月26日5月21日 小满( 大 )月( 五 )月5月26日6月21日 夏至( 小 )月( 闰五 )月6月24日( 小 )月( 六 )月7月23日7月23日 大暑( 大 )月( 七 )月8月22日8月23日 处暑( )月五、绘图题(12分)。绘出30N的天球图,要求绘出天子午圈、地平圈、天赤道、天顶、天底、天极(标记仰极高度)、上点、下点、东西南北四正点;并绘出太阳赤纬为-10时的周日运动路线与方向,注明

12、日出、日没点及太阳上中天时的高度。天子午圈、地平圈、天赤道(3分);天顶、天底(1分);天极(标记仰极高度)(2分);上点、下点(1分);东西南北四正点(2分);并周日运动路线与方向(1分);日出、日没点(1分);太阳上中天时的高度(1分)。六、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织女星(天琴座)的视星等为0.1,若其距离增加为10倍,这时,它的星等将是几等?肉眼还能看到它吗?解:M=m+5-5lg(d);(2分)故0.1+5-5lg(d)=m+5-lg(10d);M=5.1(等)(2分)肉眼可见。(2分)2、设某行星距太阳为天文单位,那么,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应有多长?设某小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

13、为8年,问: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多少?解:(1)(3分)(2)(3分)3、9月23日,一根竖直的杆子,在正午时的影长与杆高恰好相等,试确定该地的地理纬度。解:在正午时的影长与杆高恰好相等,正午太阳高度为45度;9月23日,太阳赤纬为0度;H=90-+;(2分)45=90-+0;=45(2分)故该地的地理纬度为南北纬45度。(2分)4、在30N的地方,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3634,问:这次观测是在何日进行的?解:H=90-+(3分)3634=90-30+=-2326(2分)故这次观测是在冬至日进行的。(1分)地球概论模拟试题(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历法:如何方便地协调回归年、朔望月、太阳日三种时间单位的方法,安排年、月、日的法则。2、朔望月:月球连续两次合朔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周期,称为朔望月。3、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处,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