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东横河污水截流系统工程沉井下沉施工应急预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205666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阴市东横河污水截流系统工程沉井下沉施工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阴市东横河污水截流系统工程沉井下沉施工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阴市东横河污水截流系统工程沉井下沉施工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阴市东横河污水截流系统工程沉井下沉施工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阴市东横河污水截流系统工程沉井下沉施工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阴市东横河污水截流系统工程沉井下沉施工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阴市东横河污水截流系统工程沉井下沉施工应急预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阴市东横河污水截流系统工程(泵房111标段)沉井下沉施工应急预案江苏神龙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江阴项目部2007年1月30日沉井下沉施工应急预案目录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2.应急策划2.1工程概况与地质条件2.2支护及沉井下沉方案2.3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2.4突发事件风险分析与预防2.5应急资源分析2.6法律法规要求3.应急准备3.1机构3.2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3.3应急资源3.4教育、训练3.5互相协议4.应急响应4.1预案的启动时机4.2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5.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1接警与通知5.2指挥与控制5.3紧急救援的一般原则5.4通讯5.5警戒与治安5.6人群疏散与安置5.7公共关系

2、6.现场恢复7.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中山路泵站沉井下沉施工应急预案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戈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2.应急策划2.1.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2.1.1工程概况拟建

3、泵站位于东横河南岸,君山路桥东南侧,紧邻环城北路,泵站地下部分采用沉井结构,长13.50米,宽度9.90米,沉井全高16.34米,采用四节制作、两次下沉的施工方法。2.1.2工程地质1)、岩土工程条件拟建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土层属长江中下游冲积相,为第四纪沉积物,按其成因、沉积环境及土层的工程地址特性,拟建泵站场地自上而下工程地质特性参见表1。工程地质特性表 表1层号层底标高层底深度分层厚度地层描述F,(KPa)Q,。(Kpa)0-1杂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2)、水文地质条件雨水季节(8、9月份)和枯水季节(1、2月份)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为3米左右,本场区地下水位季节

4、性变化标高在2.03.0左右。东横河河底标高为-2.2米,2006年现场实测最高水位2.68米,常水位1.7米,变化幅度0.4左右(以上均为黄海高程)。勘察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在2.65-3.00m。拟建场地不存在承压含水层,仅存在粘性土孔隙水或裂隙水,水量微弱。2.1.3、周边环境条件沉井北侧7.0米为东横河浆砌块石结构挡墙,南侧2.0米为环城北路,西侧13.0米为园林花卉公司一层办公房,东侧为公园绿地。2.2.支护及沉井下沉方案2.2.1支护方案总说明根据本工程的岩土工程条件,水文地质特点和周围环境情况,结合公司经验,并经综合计算分析确定,采用水泥上深层搅拌桩作为沉井下沉时的支护,桩径70O

5、mm,桩中中心矩470mm,南侧桩顶标高4.84m,桩长12.00m,其余各侧桩顶标高1.84m,桩长9.0m。沿沉井外边2.5m向外单排布置。2.2.2沉井下沉方案总说明第一次下沉:沉井高7.80 m,自标高+5.00m至控制标高-2.30m,本次下沉深度7.30m。主要采用水利机械不排水取土法下沉,此时井内不注水。第二次下沉:沉井总高15.84 m,自标高-2.30m至设计标高-11.20 m,本次下沉深度8.90 m 。仍采用水力机械不排水取土法下沉,前期井内不注水,但当井内涌水量大或井外土体沉降较多影响到建构筑物安全时井内及时注水。2.3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

6、际情况,认真的组织了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图1。2.4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2.4.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及复杂的地质情况,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是沉井下沉过程中井外土体流失井内造

7、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倾斜、路面沉降、挡墙开裂或位移等。在工地己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倾斜、开裂等的应急方案。实施应急预案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定期评审进行评审、修订配备应急物资、设备组建抢险队、救护车成立抢险领导小组编制应急预案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辫识、评价 发生 未发生图1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2.4.2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给沉井施工造成很k影响,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1)沉井制作前沿沉井外壁布置单排深层搅拌桩并封闭,以减小井外土体向井内的流失和地下水向井内的渗透

8、。2)材料准备:下沉前现场准备一定量的土方或中粗砂,如有塌陷及时回填,场外落实足够的土源或砂源,随时应急。3)进行沉井支护方案的设计并进行论证,报监理审批。4)下沉前严格技术交底程序,作业时分层开挖,先挖锅底,再掏隔墙和地梁,严格控制刃角下土体开挖。当井外水位降低较快或地面沉降陡增时井内及时注水,进行带水下沉。5)沉井下沉过程中的监测及监控要求(参见观测点、地下水位观测井平面布置图)环境监测:施工前对周边25米范围的构筑物及地面、道路进行调查,并作好记录。施工过程中,每天有专人负责对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沉降及位移监测对沉井周边的所有建构筑物布设沉降及位移

9、观测点。监测点和控制点均采用钢筋水泥制作,设置稳固。采用全站仪观测水平位移;采用精密水准仪观测垂直位移。沉井基坑开挖期间每7天观测一次,沉井下沉期间每天观测一次;沉井下沉后及后续施工期间每7天观测一次。地下水位监测沉井四角深层搅拌桩外侧布设地下水位观测孔4个。观测孔成孔口径巾150,孔深20m,全长置入口径89、环向钻眼、外包塑料滤网的PVC管;PVC管与钻孔间深1m以下填砾,深1m至孔口填膨润土并用水泥砂浆抹面;PVC管口配保护盖。沉井下沉期间每天观测一次。(4)、水平位移控制值最大水平位移控制警戒值为64(0.004h),如发现土体变形超过控制警戒值时,将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2.5应急资源

10、分析2.5.1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项目部成员。2.5.2应急设备、物资准备现场灭火器、医疗设备、救护车辆充足,药品齐全,各施工小分队配有对讲机。2.5.3上级救援机构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地方可用的主要应急资源是救护车。2.6法律法规要求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CJ120-9)、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七条、第三十一条;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第六十八条;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安全许可证条例。3.应急准备3.1机构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贞贵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成立现场抢险领导小组。公司抢险领导小组的组成组长:总经理副组长:主管施工生

11、产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成员:安质部 工程部劳资部 社保部设备物资部职责:研究、审批抢险方案;组织、协调各方抢险救援的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等;保持与上级领导机关的通讯联系,及时发布现场信息。项目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组长:韩浩平副组长:任惠康下设: 通讯联络组 组长:薛春技术支持组 组长:刘小乐抢险抢修组 组长:张海峰医疗救护组 组长:翟仲毅后勤保障组 组长:徐伟3.2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3.2.1组长职责: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3)

12、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3.2.2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3.2.3通讯联络组职责

13、: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3.2.4技术支持组职责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3.2.5保卫组职责1)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岗,维持工地内抢险救护的正常运作;2)保持抢险救援通道的通畅,引导抢险救援人员及车辆的进入;3)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3.2.6抢险抢修组职责1)实施抢险抢修的

14、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3.2.7医疗救治组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3.2.8后勤保障组职责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3.3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储备表序号材料、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型号主要工作性能指标现在何处备注1小型挖掘机辆1现场2挖掘机辆1现场3机动翻斗车辆2现场4液压汽车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