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分配实验报告材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2046843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意分配实验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注意分配实验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注意分配实验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注意分配实验报告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注意分配实验报告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意分配实验报告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意分配实验报告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实验名称注意分配实验实验时间实验地点西南大学23-313 / 实验小组成员某某学号专业注意分配实验报告李元方 16级师X班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某某 400715摘要:本次实验的目的通过注意分配仪的操作,验证注意分配的可能性与条件,了解注意分配实验可用于研究动作、学习的进程和疲劳现象。实验结果中,全班共11组,其中10组数据有效,且被试均有局部注意分配值,Q值最高的是第9组Q=0.871,最低的是第5组Q=0.599,全班平均Q值为Q=0.698。本组被试在两组实验中,任务自动化程度提高,但被试的注意分配值下降了。关键词:注意分配 注意资源 感觉通道1 引言注意分配是指人们在进展两种或多种

2、活动的时候,能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对注意进展分配是有条件的,它与并行操作的工作性质有关,要求同时进展的几种活动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或自动化程度。注意分配也与刺激的性质有关。通常人们在不同的感觉道之间分配注意,如边听边写、边吃边看、边走边说等。假如有两种任务要求用一类心理操作来完成,如此会出现注意分配的困难,至少其中一方面的活动会受影响。注意分配的能力也因人而异。用实验方法可以测定个体的注意分配能力。当一个人同时做两件工作,他的注意分配量最高可以达到100%,此时,同时进展两件工作的效率与分别单独做每种工作的效率相等;当注意分配仅为50%时,一般就认为他并没有进展注意分配而是注意转移,即

3、有时只干这一件工作,有时只干那一件工作。在50%100%之间表示有程度不同的注意分配能力。注意分配的能力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得到训练开展的。最初,对注意分配的研究来源于心理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丁.贾斯特罗和凯恩尼斯发现一个人在一边用一只手快速的敲打时,能很快的加数目和阅读。另一位心理学家潘尔哈姆,记录了教师一边朗诵一首熟悉的诗,一边手写另一首熟悉诗的例子。1973年,卡内曼提出来资源限制理论。他把注意看作心理资源,认为irend心里资源总是有限的,有限的心里资源限制了个体同时操作不同的多种活动。此后,诺曼和博布罗进一步准确化了心理资源的概念。他们认为,对于两个同时进展的作业,因为对资源的总需

4、求量超过中枢能量,而发生相互干扰,从而影响了个体有效地对两个活动的注意。X积家在刺激、加工和反响的差异对注意分配的影响1中写道:“目前,心理学家对于注意资源持两种不同的观点:1一般任务资源理论( task -general resources theory)。认为认知资源是一般的而不是特殊的。任务性质并非是成功分配注意的关键。2特定任务资源理论( task-specific resources theory)。认为认知资源是特殊的。不同性质的任务可同时并存。任务性质有相交或叠加,干扰就会产生。这两种理论的争论成为了分配性注意研究的焦点。这是黄希庭教师和X涌教师在心理学导论2中所讲述的资源限制模

5、型下的两种观点,第二个观点如此是我们在本次实验中解释结果时所支持注意分配理论。心理学导论2中还提到注意的人格特点:“不同类型的人的注意特点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出个人在注意的风格和中心方向上的稳定特点。黄常新、X其吉的人格维度与注意分配的关系与其选拔意义3中也从这个角度分析了,人格差异对注意分配的影响对飞行员等职业人才选拔有重要作用,也就是说注意分配不仅是有效选拔项目而且是“重要预测因子。因此我了解到,人格特点也是对注意分配产生影响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会在本次实验中对此进展研究讨论。2 方法2.1 被试实验共11名被试,均是西南大学学习实验心理学课程的大学生,其中女生10名,男生1名,平均年

6、龄19.5岁,利手情况均为右利手。2.2 仪器和材料EP708A 注意分配仪2.3 实验程序主试先引导被试做准备工作:主试打开电源开关,介绍实验指导语:“这是测试注意分配的实验。下面将分三个阶段做:第一阶段是光剌激的实验,第二阶段是声刺激的实验,第三阶段是声光刺激的实验。第一阶段的光剌激实验。主试按 “声/光键进展“声/光测试模式选择,直到显示“L表示选择光刺激作为实验呈现刺激。按“选时键进展测试时间的选择,直到显示“表示选择测试时间为2分钟。主试告诉被试:面板上有八个灯将会随机呈现,哪个灯亮你就按对应的那个键。手离键后,稍等片刻会再一次呈现光剌激,你再作反响直至完成实验。主试提醒被试用左手反

7、响,被试做好准备动作后,主试按“启动键开始测试。第二阶段的声刺激实验。按“声/光键进展“声/光测试模式选择,直至显示“S表示选择声刺激。选择测试时间为2分钟。为使被试熟悉声音的状态,在设置了“声/光测试模式和测试时间后,请被试按声音反响键,分别呈现高、中、低音。按左边“红键,呈现高音;按中间“绿键,呈现中音;按右边“灰键,呈现低音。被试熟悉声音状态后,主试告诉被试:仪器内有高、中、低音将会随机呈现,哪种声响你就按对应的键。手离键后,稍等片刻再会随机呈现声剌激,你再作反响直至完成实验。主试提醒被试用右手反响,被试做好准备动作后,主试按“启动键开始测试。第三阶段的声光刺激实验。主试按 “声/光键进

8、展声/光测试模式选择,直到显示“S L表示选择“声+光刺激作为实验呈现刺激。选择测试时间为2分钟。主试告诉被试:面板上八个灯将会随机呈现的,同时,将会随机呈现高、中、低音。哪个灯亮你就按对应的键,哪种声音响你就按对应的键。手离键后,稍等片刻再会随机呈现剌激,你再作反响直至完成实验。主试提醒被试用左手做光刺激的反响,右手做声音刺激的反响,被试做好准备动作后,主试按“启动键开始测试。每组实验完毕后休息两分钟。每组实验完毕后,主试按“显示键,记录每组实验的结果。光刺激反响的结果显示包括光的正确反响平均时间秒、光的正确反响次数和光的错误反响次数。声刺激反响的结果显示包括高、中、低音分别的正确反响平均时

9、间秒、正确反响次数和错误反响次数。“声+光刺激反响的结果显示包括光、高、中、低音分别的正确反响平均时间秒、正确反响次数和错误反响次数。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声音判断不如光刺激那样明显,如果试音时没有达到熟练的结果,正确次数就会明显减少,因此在第二阶段的声刺激反响的正式实验开始前,被试需要进展一组预备实验。被试不能在一个对应键未松开的情况下去按另外一个对应键。3 结果全班共得到11组数据,因正确反响平均时间相近而正确反响平均次数相差100屡次,第10组数据无效,共取10组数据。先做出每个阶段的平均正确次数分布直方图,进展描述统计。表1第一阶段光刺激实验结果组别1234567891011正确

10、反响平均时间/s正确反响平均次数/次236215244215258222251218228113240错误反响平均次数/次7211263229289120图 1 由表1得全距43,取5组、组距8.6,得到图1。观察图1可知,正确次数在215-223.6之内的小组数量最多,推测全班的分布直方图应呈负偏态。图 2表2第二阶段声刺激实验结果组别1234567891011正确反响平均时间/s正确反响平均次数/次788012570150871061008760137错误反响平均次数/次2639435403414356075由表2得全距80,取8组、组距10,得到图2。观察图2可知,正确次数在70-80之

11、内的小组数量最多,推测全班的分布直方图应呈负偏态。表3第三阶段光刺激与声刺激实验结果组别12345光声光声光声光声光声正确反响平均时间/s正确反响平均次数/次1416898701588214151187124错误反响平均次数/次515748862391240Q值图 3组别67891011光声光声光声光声光声光声正确反响平均时间/s正确反响平均次数/次14478141841418516989519698137错误反响平均次数/次1970716815104109410Q值 由表3得全距89,取5组、组距17.8,得到图3。观察图3可知,正确次数在133.6-154.1之内的小组数量最多,推测全班的

12、分布直方图应接近正态分布。由表3得全距86,取5组、组距17.2,得到图4。观察图4可知,正确次数在68.2-85.4之内的小组数量最多,推测全班的分布直方图应呈负偏态。图 4全班共得到11组数据,第10组数据无效,共取10组数据。计算注意分配值Q的公式为:其中,S1为被试对单独声刺激的正确反响次数,S2为声加光两种刺激同时出现时被试对声刺激的正确反响次数,F1为被试对单独光刺激的正确反响次数,F2为声加光两种刺激同时出现时被试对光刺激的正确反响次数。Q值的判定:Q0.5 没有注意分配值Q1.0有局部注意分配值数值越大,注意分配越好Q=1.0 注意分配值最大有完全注意分配Q1.0 注意分配值无

13、效由表3知10组被试均有局部注意分配值,Q值最高的是第9组Q=0.871,最低的是第5组Q=0.599,全班平均Q值为Q=0.698。本组一共做了两组实验,表4为两组数据的比拟。表4两组注意分配实验结果比拟实验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21212光声光声正确反响平均时间/s正确反响平均次数/次2182421001401418511179错误反响平均次数/次9203516815814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实验中,被试的正确反响平均时间下降、正确反响平均次数上升,在第三阶段实验中,光刺激的正确反响平均时间上升、正确反响平均次数下降,声刺激的正确反响平均时间与次数都下降。第一阶段的错误反响平均次数

14、上升,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错误反响次数持平或下降。比拟第一、二阶段和第三阶段,被试的正确反响平均时间上升、正确反响平均次数下降,错误次数变化无规律。据两组数据的平均值计算,被试Q值为0.612,有局部注意分配,比照第一组实验的Q值0.741,第二组实验中被试的注意分配值下降了。4 讨论本次实验我们可以从刺激类型、任务数量、个人因素、外部因素等方面探讨注意分配如何收到影响,我们对本组同学在不同刺激下的注意分配情况进展分析。根据本组同学的测试结果,我们有以下讨论:1. 刺激类型。人体承受不同类型的刺激需要通过不同刺激通道,不同刺激通道所需的认知资源量不同。从被试的反响中得知,光选择反响易于学习与反响,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