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2038131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的意义转基因植物育种,是运用遗传工程的手段,有目的地将外源基因或DNA构建导入植物基因组,通过外源基因的直接体现,或通过对内源基因体现的调控,甚至通过直接调控植物有关生物如病毒的体现使植物获得新的性状的一种品种改良技术,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要1。与此同步,转基因技术使物种的进化速度远远超过生物自然变异与选择的速度,对于这种急剧的生物物种变化,自然界能否容纳和承受?自然界的其她构成部分与否会因此受到伤害或破坏?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被人们食用时,与否会向人体肠道微生物发生基因转移?与否会浮现由于某种新物质的形成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或潜在影响?要消除这些疑虑就要进行转基因植物的安

2、全性评价。要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严密科学的实验程序,积累足够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转基因植物的大田释放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与否安全,对实验证明安全的转基因植物正式用于农业生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加以限制,避免危及人类生存及破坏生态环境2。因此,制定科学完善的安全性评价的原则与措施,对保证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及转基因技术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转基因农产品安全评价的内容2.1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安全性评价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后与否会将基因转移到野生植物中;与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2。转基因植物演变为农田杂草的也许性:转基因植物可通

3、过传粉进行基因转移,也许将某些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或对环境胁迫具有耐性的基因转移给近缘种或杂草,如果杂草获得了这些抗性,就会变成超级杂草,使农田杂草难以控制。基因漂移到近缘野生种的也许性:在自然生态条件下,有些栽培植物会和周边生长的近缘野生种发生天然杂交,从而将栽培植物中的基因转入野生种中。在进行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时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转基因植物释放区与否存在近缘野生种,若没有,则基因漂移就不会发生。另一种也许是存在近缘野生种,基因可以从栽培植物转移到野生种中,这就要分析考虑基因转移后会有什么效果。对自然生物类群的影响:在植物基因工程中所用的许多基因是与抗虫或抗病有关的,其直接作用的对象是生

4、物。如转入BT杀虫基因的抗虫棉,其目的昆虫是棉铃虫和红铃虫等植物害虫,如大面积和长期种植抗虫棉,昆虫有也许对抗虫棉产生适应性或抗性,这会影响抗虫棉的应用和BT农药制剂的防虫效果。因此,在抗虫棉推广时一般规定种植一定比例的非抗虫棉,以延缓昆虫产生抗性。2.2转基因植物的食品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修饰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即用转基因生物制造或产生的食品。进行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时,应从宿主、载体、插入基因、重组DNA、基因体现产物及其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等方面来考虑3。重要内容有:转基因食品基因修饰导致的新基因产物的营养学评价、毒理学评价以及过敏效应。3

5、转基因植物的安全评价措施3.1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级别与原则中国农业部在1月5日发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措施中,按照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险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农业转基因生物分为4个安全级别(表14。表1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级别的划分原则在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安全性评价时一般遵从如下几条原则:(1增进而不是限制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发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李茜(南京农业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南京210095摘要:简要论述了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意义、内容和措施。核心词: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安全级别潜在危险限度尚不存在危险具有低度危险具有中度危险具有高度

6、危险农业生物技术62-中国农村小康科技第1期E-mail:地址:100026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展,同步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2考虑到基因、转基因植物种类、释放环境的多样性及盼望用途的不同,一般采用个案分析的原则;(3逐渐完善的原则;(4在积累数据和经验的基本上使监控管理趋向宽松和简朴化的原则。3.2安全评价与安全级别的研究程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是根据受体生物,基因操作,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生物学特性、应用前程和释放环境等,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也许带来的潜在威胁与影响进行综合评价,拟定其安全级别,提出相应的检测、监测和控制技术与措施。

7、农业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控制措施重要指隔离措施、避免转基因植物及其基因扩散的措施、实验过程中浮现意外事故的应急措施、收获部分之外的残留物的解决措施及收获后实验地的监控措施等。3.3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措施3.3.1营养评价若根据基本资料不能拟定转基因食品与老式食品相似或相似时,则必须进一步对其进行营养评价。对转基因食品营养价值的评价涉及3个要素:构成成分、在膳食中的作用(与否补充某种营养素和在膳食中的应用状况,应结合人体的膳食摄入状况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食物营养成分的变化似乎很小。但如何针对其特点,对营养素分析做更细致的研究比较,仍旧是营养学研究的一种重要任务。3.3.2毒

8、理性分析从理论上讲,任何外源基因的转入均有也许导致遗传工程体产生不可预知或意外的变化,其中涉及多向效应。欧洲新食品领导小组建议的转基因食品的毒理学评价实验项目涉及:毒物动力学和代谢实验、遗传毒性、增殖性、致病性、啮齿类动物90d亚慢性饲养实验及其他毒性实验(根据化学构造分类、人体接触水平决定与否进行繁殖实验和致癌实验等,此外,还需要考虑人体实验,涉及人体对该食品耐受性、对人肠道正常菌群和生物学指标影响的研究。3.3.3过敏性分析食物过敏是人类食物食用史上一种由来已久的卫生问题,全球有近2%的成年人和4%6%的小朋友有食物过敏史。国际食品生物技术委员会与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过敏性和免疫研究所一起

9、制定了一套分析遗传改良食品过敏性树状分析法。该法重点分析基因的来源、目的蛋白与已知过敏原的序列同源性,目的蛋白与已知过敏病人血清中IgE能否发生反映,以及目的蛋白的理化特性。在FAO/WHO举办了有关生物技术食品安全的专家征询会议,在会议的报告中,提出了新的过敏原评价决定树。评价重要分为两种状况:在转基因食品中具有的外源基因来自已知具有过敏原的生物,在这种状况下,新的决定树重要针对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和体现蛋白对过敏病人潜在的过敏性。在转基因食品中具有外源基因来自未知具有过敏原的生物,则应当考虑与环境和食品过敏原的氨基酸同源性;用过敏原病人的血清做交叉反映;胃蛋白酶对基因产物的消化能力;动物模型

10、实验。4转基因农产品的应用前景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对的的评估和科学的管理,是生物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人类真正解决生存问题的必需。尽管转基因技术尚有不少安全上的疑点,但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以及安全管理意识的加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评估措施不断完善,评估手段不断进步,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将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使生物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转基因研究波及领域诸多,涉及农业、卫生、环境、经贸、法律等。因此,为完毕对转基因食品的有效管理,需要有关部门的协作。据联合国估计,全球有八亿五千六百万人在遭受饥饿的折磨,转基因技术可以哺育出高产优质、抗病抗虫的农作物新品种,不仅将使全世界的温饱问题

11、得到有效缓和,还将解决农药及化肥施用所带来的污染问题,这也是与世界目前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因此,可以说现代基因技术将为农业带来新的绿色革命和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更有前景的转基因食品。参照文献1白新盛,周开达,李梅芳,等.生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王国英.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农业生物技术学报,9(3:205-207.3李汉帆,朱建如.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湖北避免医学杂志,14(4:1-6.4刘雨芳,尤民生.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管理与评价措施.武夷科学,18:46-50.农业生物技术63-中国农村小康科技第1期地址:100026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