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规编制思路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2036613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规编制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总规编制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总规编制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总规编制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总规编制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规编制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规编制思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工作思路与技术路线3.1本项目工作思路方案设计采用“三步走”的总体思路。首先,在宏观层面上,需收集分析规划区一系列相关资料,深入完整地理解规划区现有发展条件和机遇,客观清醒地判别影响规划区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依照扬长避短,正面挑战的基本原则,确立方案设计的总体纲领,重点明确:规划区在区域发展方向与基本结构;地区发展的总体战略等。其次,在中观层面上,按照宏观确立的基本纲领,进一步研究确定规划区的发展定位、职能指向、产业选择、人口规模、三区分布、用地需求与供给,明确规划区的功能构成与空间布局。另外,梳理区内外的道路交通网络,开展道路交通规划研究,重点解决内、外交通的衔接问题最后,在微观层面上

2、,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道路交通、共建配套、市政设施、三区四线、绿化景观、综合防灾、分期建设、实施策略等方面的具体规划安排。具体细节步骤如下:(1)深刻解读项目背景(2)现状综合调研现状调研的目的是全面掌握本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人文历史、地形地貌等内容,从而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与可实施性打下基础,为合理确定规划目标与方向提供指引,为合理的规划布局、规划容量、规划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为合理的空间形态、建筑风貌控制提供形象支持。本规划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包括现场踏勘、资料收集、部门访谈、问卷调查等内容。通过对规划区和周边地域现场踏勘,详细了解规划区的现状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情况

3、、建筑质量、道路交通、文物古迹、公共服务设施、绿化植被等有关情况,对地形图进行核实;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规划区的历史沿革、民风民俗、人口结构、经济发展、产业构成、发展计划等内容;通过分析现状调查资料,得到有效的调研结论,并分析本区发展条件与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通过了解规划区内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用地权属情况、近期重大项目投资情况、各村的经济发展情况、人口统计、工程管线、各类专项计划的现状和计划情况,以便贯彻落实相关规划或对原有规划进行修正;通过问卷调查,加强规划的公众参与,了解专家、民众对规划区现状问题和发展意愿的看法,使规划有的放矢。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一览表主要类别包涵内容详

4、细项目自然条件及历史沿革调查自然条件水文、气候、地貌、自然灾害、地形等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矿产地质、地质灾害等历史沿革行政区别变迁、民俗、重大变革等土地开发适应性评价适建、可建、限建、禁建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调查社会发展资料人口结构与变化、社区建设情况等经济发展资料产业结构、产值、企业数、产业类型、就业人口等环境发展资料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弃物处理、生态环境等上层次规划及政府发展意向调查城市总体规划调查上层次规划对本区及相邻周边地区的发展要求相关专业、专项规划道路交通、市政、消防、农村居民点、环卫等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一般耕地、建设用地分布情况、指标情况相关政府文件各类政府

5、文件对本区发展的要求重大建设项目及投资意向项目的类型、规模、用地需求、拟建时间等现状建设情况调查土地利用现状按国标(GBJ137-90)调查至小类公共服务设施现状调查教育科研、行政管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文物古迹等设施数量、等级、规模情况现状建筑情况调查建筑质量、层数、功能、景观风貌、历史建筑等道路与交通设施现状调查内部道路、对外交通、交通设施等(加油站、停车场库、货运站场、交通站点等)、交通流量估算市政公用设施现状调查给水、雨水及防洪排涝设施、污水设施、电力设施、电信设施、燃气设施、环卫设施、消防设施、其他市政公用设施开敞空间调查公园绿地及公共活动空间现状调查公园、街头绿地

6、、园林生产绿地、防护绿地、河流、水库、人工湖等;单位用地内部集中绿地;人均公共绿地指标核算等。保护资源调查风景名胜、历史地段、文物古迹、名人故居、名木古树土地经济性调查土地地价等级、土地有偿使用情况、开发方式、需求估算、现状开发强度等。备注:以上调查内容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有效取舍。(3)相关规划解读与剖析解读已批准的各类相关规划,对规划中提出的关于本次规划编制区的问题应予以落实,包括区域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发展目标、建设用地拓展的边界等。另外,规划区周边地区的相关规划,它们是同本次规划相平行的规划(有的已编制完成,有的与本规划同时进行),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本次规划应

7、与之相协调,包括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生态景观、强度控制、建筑风格、设施配套、工程管线等多个方面。规划区内已批准或正在实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等下层次的规划,凡是已按法定程序批复的,本次规划将本着尊重现状的原则尽量予以落实,对于严重影响总体功能布局且确实存在调整必要的已批规划,本次规划将按照严格的法定规划程序在本次规划中予以调整。(4)经典案例借鉴通过对国内外同类型地区的案例进行解析,研究先发地区在动力机制构建、发展定位、总体布局模式、规划理念、经营策略等方面的成功之处,总结其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为本区的开发建设思路提供借鉴,寻求一种更适合本区开发的模式与路径。

8、(5)发展条件评价发展条件评价包括区域环境条件、时代背景条件、基地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等多个方面。在项目背景解析、现状综合调研和上层次规划解读的基础上,深入解析本规划区的发展条件,将本规划区置于昆明市总体发展战略框架下、置于滇中城市群的框架下,审慎地判读不同区域层面为本规划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地形三维模拟的基础上,对规划区内现状的山体、林地、农田、水系、道路、村落等重点要素进行逐一分析,得到土地建设适宜性综合结论,提出适建、可建、限建与禁建区的范围,为总体布局提供参考。综合评价本规划区在现状基地条件下、在宏观政策与经济背景下,存在何种有利与不利条件,为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依据。(6)发展定位、发

9、展规模与发展策略研究以更高层面地区的发展为背景,总体规划的定位与职能要求为基础,以规划区的自然环境、生态基础、资源要素、发展动力等现状为条件依据,确定规划区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7)用地布局与土地利用规划包括用地的总体布局构思和土地利用细化方案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在上层次规划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与发展定位相协调的总体布局方案,并结合具体的产业发展方向,对各功能区进行细化,制定明确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用于指导土地的开发建设。在此基础上确定用地政策区划,明确三区六线控制体系,划分功能组团及开发强度分区;在道路网规划的基础上界定各种用地的位置和规模。(8)地块控制指标体系研究在国家、省、

10、市相关设计规范与技术规定的指导下,研究规划区的控制指标体系,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控制要求。比较研究分析其他城市类似地区、周边已建成区、国家、省市区有关规划强度控制指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规划区现状建设、周边环境和自身地理环境特色,以每个地块为个体,结合用地性质、用地规模、开发模式、项目功能、区位环境、城市景观、健康卫生、安全防护等要素综合确定各个地块的规划控制指标,具体如下:(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

11、求。(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4)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5)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9)编制各专项规划控规包括道路交通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竖向规划、市政工程规划、环境保护规划、防灾规划等,各专项内容规划要做到定性、定量、定位。道路交通规划应综合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的交

12、通需求,建立合理的人、车交通系统,确定各级道路的走向、红线位置、断面形式、控制点座标和标高,合理配置公交站点线路和站场,落实站点位置及公共汽车场站的用地。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主要结合规划区人口容量及布局分配情况,预测各类设施的需求总量,本着“分级、共享、方便、快捷”的原则,从整体角度完善规划区的公共设施配套,落实相应的用地位置和规模,划定用地边界。根据规划容量,研究确定市政工程设施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设施的规模,应详细确定设施布局、规划标高、坡度坡向、各种工程管线的布局走向、管径、控高等内容。绿地系统规划包括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的规模与布局,重点阐明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设置内容以及控

13、制要求:提出各类开敞空间(包括绿地、广场、运动场地等)的规模,一经确定不得减少或压缩开敞空间的规模。竖向规划:评价自然地形现状,结合城市道路、防洪排涝、交通运输、城市景观、地下管线敷设、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等要求,确定主要道路控制点标高及地块控制标高,并进行土方估算。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规划:阐述地下空间开发目标与依据、开发层次与内容、规模与布局:地下工程的出入口位置,各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地面建筑的关系及其配套工程的相关要求等。综合防灾规划包括消防、防洪、防震、人防等工程设防标准、工程与设施的布局等。(10)确定村庄发展策略对规划区范围内现有的村庄用地的保留、搬迁或改造等方式提出建议,并按相关政

14、策解决好村民的生活出路问题,对村庄的经济发展方向提出引导策略,使村集体土地与城镇建设用地在功能与布局上相互衔接,积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1)对重点地区提出城市设计指引包括规划区整体设计指引和各地块设计指引。整体设计指通过规划确定分区、界面(边缘)、轴线(路径)、节点、地标景观五大要素及实施策略;重点地区各地块城市设计指引主要包括空间景观体系和环境要素设计,空间景观体系包括建筑组合、建筑形式(风格、色彩、体量)、轮廓线、建筑高度等,环境要素设计包括广场、铺地、水体、绿化、步行路径、小品、街道家俱、标识系统、广告招牌、灯光照明等。(12)制定近期建设计划包括开发时序、实施建议和近期建设计划。规划不强调分期和时限,而突出开发序列,根据市场需求弹性有序地推进开发,避免“遍地开花式”开发,强调轴向开发或点轴开发。规划将引入城市经营理念,对开发管理、资金筹措、建设模式、法制建设等实施策略提出符合规划区实际发展需求的建议。(13)注重规划的公众参与通过民意走访、问卷调查、评审会、媒体展示、网上公示等手段,使普通市民、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等广大群众各抒已见,使规划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合理,达成广泛共识,以保证本规划的科学与合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