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卷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北师大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203133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卷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1-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卷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1-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卷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1-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卷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1-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卷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卷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卷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北师大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模拟卷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含解析)北师大版期末模拟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019云南初三期末)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B“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C“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答案】C【解析】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B“已是悬崖百丈冰

2、”,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C“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正确;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2(2019湖南初二期末)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 )A甲、乙瓶中水都能沸腾 B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C甲瓶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 D甲、乙瓶中水都不能沸腾【答案】D【解析】因为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所以槽中水沸腾时温度是100,并保持不

3、变。甲瓶中水从槽内水中吸热,温度升高直到100,这样甲瓶中的水温也能达到沸点,不过甲瓶中的水一旦与槽内的水温度相等,甲瓶中的水就无法吸热,当然不能沸腾。虽然乙瓶中水温同样可达到100,但乙瓶上端封闭,瓶内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因为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所以乙瓶中水的沸点高于100。这样乙瓶中水温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故D正确。3(2019仪征市第三中学初二期末)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V乙 Dm甲=m乙【答案】A【解析】AB由图可知,当两物体的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根据可知,甲的密度大,故A正确、B错误;CD题中没有

4、给出甲乙的质量和体积,所以无法进行比较,故CD错误。4(2019湖南初二期末)关于物理测量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刻度线缺失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B使用天平测质量时,一定要等指针静止并在分度盘的中央时横梁才算平衡C所有液体温度计都不能拿离人体读数D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由此将可能引起测量结果偏小【答案】D【解析】A刻度尺使用时可以从整刻度开始,零刻度线缺失的刻度尺也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故A错误;B当天平指针两边偏转程度相同时,认为天平平衡可以测量天平质量;故B错误;C体温计是液体温度计,它可以离开人体后再读数;故C错误;D塑料卷尺本身具有一定的伸

5、缩性,当我们用力拉尺进行测量时,读数会比实际读数偏小;故D正确。5(2019广西初二期末)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掉落下来 B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向前倒或往后仰C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防止造成安全事故 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答案】A【解析】A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掉落,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符合题意;B汽车突然启动时,人的下半身随着汽车一起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向前倒或往后仰,能用惯性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C在马路上骑自行车太快,遇到情况紧急停车时,因为人具有惯性,仍要

6、向前运动,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能用惯性知识解释,不符合题意;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人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向上跳起后车向前行驶,而人在空中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匀速运动,所以仍然落回原处,能用惯性知识来解释,不符合题意。6(2019山东初二期末)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答案】C【解析】A手虽然停止拍打,但灰尘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脱落,这是利用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B锤柄虽然停止了运动,但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套在锤柄上,

7、这是典型的利用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C汽车行驶中如遇刹车,汽车由于惯性不会立即停止,而是滑行一段距离,如果不保持车距,会发生车祸,这是典型的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例子,故C符合题意;D跳远时,运动员起跳后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这是利用了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7(2019石家庄一中实验学校初二期末)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吹口哨是声带振动发声的 B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D高架桥两侧有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B【解析】A.吹口哨是气流振动产生的,不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振动频率不在20Hz200

8、00Hz产生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故B正确;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其次,在气体中最慢;且即使同一介质,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其传播速度也是不同的,故C错误;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8(2019内蒙古初二期末)超声波测速仪巧妙的利用了回声测距的原理,某超声波测速仪,向迎面驶来的汽车,每隔1.1秒发出一束超声波。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秒,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秒。若当时气温为1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

9、是170米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行驶了68米C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0.9米/秒 D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4米/秒【答案】D【解析】A、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到达了汽车处所用时间:,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m/s0.25s=85m,故A错误;B、测速仪第二次发出超声波时到达了汽车处所用时间:,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15s=51m;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m-51m=34m;故B错误;CD、这34m共用了:t=t+t2-t1=1.1s+0.15s-0.25s=1s;所以汽车的

10、车速为:,故C错误,D正确。9(2019江苏初二期末)下列做法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 )A照相机用滤镜来照相 B用验钞机来辨别钱币的真假C用家中电视机的遥控器来控制电视的音量和频道 D医院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答案】C【解析】A照相机用滤镜来照相,可以滤除过多的蓝光,也红外线无关,故A错误;B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故B错误。C遥控器是通过红外线来对电视机进行控制的,故C正确。D医院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超声波的应用,故D错误。10(2019江苏初二期末)如图,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在右边的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色光通过棱镜左界面时

11、偏折程度相同 B各种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程相同C各种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相同 D各种色光在玻璃中都沿直线传播【答案】D【解析】AB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两侧的折射程度不同,各种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程相不同,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通过的路程最长,故A、B错误;C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在光屏由上至下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紫光偏折最大,折射率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折射率最小,由分析可知,折射率大的在玻璃中传播速度小,则紫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小,由A知紫光的路程最长,根据知紫光在玻璃中的传播时间最长,故C错误;D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各种色光在玻璃中都沿直线传

12、播,故D正确。11(2019江苏初二期末)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保持不动,将镜子转过角度,则此时( )A入射角为2 B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2C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答案】B【解析】入射光线保持不动,镜面转过角,则入射角变化了角,反射角也相应地变化了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化了2,即反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转过了2角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90, 故ACD错误,B正确.12(2019江苏初二期末)晚上,小明把一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白纸和平面镜照射,他父亲在远离桌子的地方观察,下列对他父亲观察到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白纸看

13、上去很暗,因为手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漫反射B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手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C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手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漫反射D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手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D【解析】当手电筒正对白纸和平面镜照射,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垂直反射,从侧面看时,几乎没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光线垂直照射到白纸上,白纸表面是粗糙的,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从侧面看时,有光线进入他父亲的眼睛,所以看到的白纸是亮的,故D正确为答案。二、填空题(共30分)13(2019广东惠州一中初二期末)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

14、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此过程_(吸热/放热);夏天,打开冰箱时,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的“白气”,这是由水蒸气经过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产生的。【答案】汽化 吸热 液化 【解析】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汽化为气态,此过程吸热,使冷冻室温度降低;夏天,打开冰箱时,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的“白气”,这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14(2019山东初三期末)小明同学用一种加热器将质量为500g的冰持续加热熔化直至沸腾,记录并绘制出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看出AB段的比热容_CD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B段所吸收的热量为_J,BC段所吸收的热量为_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答案】小于 5.25104 1.575105 【解析】在整个过程中冰与水的质量相等,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设在1min内吸收的热量为Q,由图示可知,AB段的加热时间为2min,则吸收的热量:Q1=2Q=c1mt1=c10.5kg0-(-40)=20c1,在CD段的加热时间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