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语言运用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203110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四语言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必修四语言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四语言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四语言运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四语言运用1、 概述窦娥临行前发下的三桩誓愿各有什么目的?三桩誓愿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何好处?试着另外举例分析体味这一写法。2、 雷雨这一标题有何意义? 3、 “周朴园并不只是一个冷酷自私的资本家,面对鲁侍萍,他的心理是十分矛盾复杂的。”请在这句话的后面续写几句话,突出“矛盾复杂”一词(不超过60字)4、参照示例,用一句话点评中外文学名著。示例1:红楼梦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示例2:家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的缩影。(1) 窦娥冤 (2)哈姆雷特 5、鲁侍萍:“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梅花这一细节耐人寻味,从剧情发展或人物塑造的角度

2、,请用对偶修辞来点评其艺术效果。6、 周朴园:“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周朴园要表达的意思是“鲁大海原来是我的儿子”,但原句传递的感情却不同,试分析周朴园这一台词的表达效果。7、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展现了杭州的城市风貌,画面感很强,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这幅画描绘出来(60字以内)8、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句诗从出游时途中遇雨这一件小事启示我们一定的人生哲理,请将蕴含的哲理揭示出来。9、请从苏武、苏轼以及文学形象窦娥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6分)要求: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内容充实;60100字。即使在最恶劣的境

3、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10、森马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则休闲服装宣传广告语:“我管不了全球变暖,但至少我好看!”无数网民强烈批评这则广告带来的负面效应,森马方面的负责人却大呼冤枉,认为该广告词有着较为积极的内涵。请分别站在双方的立场上,用一句话简明准确地分析这则广告语所体现出的涵义。(每句不得超过30字)(1)森马集团:(2)网民:诗歌鉴赏题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小孤山宋谢枋得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

4、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1) 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临江仙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

5、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淀:即蓝靛,蓝色染料。(1) 请各举一例

6、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画堂春秦观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注】捻(nin):持取,捻弄(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1、(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

7、,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2、(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2)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3、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

8、碧霄中”自由驰骋吧!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4、 (1)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比拟,如说新月“学”扇。(2)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5、(1) 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1)森马集团:凸现年轻人的个性,倡导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2)网 民:误导年轻人,缺少公益心、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职业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