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国际健康城概念性规划初步构思简述.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030164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青国际健康城概念性规划初步构思简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长青国际健康城概念性规划初步构思简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长青国际健康城概念性规划初步构思简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长青国际健康城概念性规划初步构思简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长青国际健康城概念性规划初步构思简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青国际健康城概念性规划初步构思简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青国际健康城概念性规划初步构思简述.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青国际健康城概念性规划初步构思简述(时间仓促,对于常规设计要点(如背景、意义、必要性及依据等)不再多做叙述)本项目产生是顺应世界老龄化潮流而生,因目前现状提供非本宅养老的服务机构无论从设施、设计、环境、建设和管理上都比较落后且简陋。因此决定本项目的针对群体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日益增加的老龄人口中的高端人群。一、 规划定位:本项目名称为长青国际建康城,本项目的定位重点从“国际”+“健康”+“长青”复合型城邦着手,其中“国际”必须突出“重庆的长青建康城,中国的长青城,世界的长青城”,地理位置上隶属于重庆圈,功能辐射涵盖西南圈,设计领先程度为中国之首,项目知名程度应为世界前列;“健康”本项目为复合型城

2、邦,以纯自然的生态+合理的社区布局+环保低碳的设计理念+科学的产业结构及配套设施的搭配共同营造一个既相对城市独立,又能为城市人群提供良好疗养生息环境的健康城市。“长青”本项目初步构思以高科技生态农业产业园为项目出发点,打造回归自然和怀旧主题的生态疗养社区,同时辅以“长青世界、世界长青”主题的运动休闲公园。二、 规划设计概念:依据项目定位,从旅游区规划的角度出发,本项目规划设计主旨为打造“生态、低碳、国际性的健康城邦,功能设施完备的世外桃源”。设计概念结合项目本身地理位置和区域文化特点,将项目初步划分为五个片区,每个片区有各自不同的规划概念:1、 引导区:即从主路项目标识地开始至项目宾客集散地前

3、的一段区域,本区域的规划概念为“曲径通幽,峰会路转,又见桃花源”;2、 宾客集散区:即引导区结束相衔接的区域,本区域必须在文化衔接的同时满足将来巨大宾客数量的功能需求,因此规划设计概念在这里改变为“大开大合,气势磅礴,出世入世之门”,初步构思为以依山就势的开阔的大型生态广场为开始,以形似展开画卷的中式仿古建筑群为结束。打造“未入此处为凡人,得入之后画中仙”的文化概念。即是以此区域为分界,营造生活在此的人朝向外部视角为“画中仙人看世间”,未进入此项目的视角为“世人艳羡桃花源”的意境;3、 莲花湖生态社区组团:即宾客集散区结束,莲花湖环湖范围,通过实地观察目测,本区域为本项目所在地的核心宝地,在这

4、里打造高端生态居住社区辅以湖滨生态美景和山体生态绿化,是绝佳策略。这个区域依据现状山势地貌,这个区域的规划概念为国学文化以文化的精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生世间万物”;4、 运动主题休闲公园区:生态社区结束,以本项目用地中心标高较高的山体为中心,打造运动主题休闲公园。以18洞的高尔夫球场+生态式5星级酒店为本区域核心,以月牙湖、星月湖和龙腾湖为本区域内分组团核心,通过特色建筑、特色景观共同营造出“运动无国界,世界的长青城”的本区域主题规划概念。5、 高科技生态农业园区:本区域规划理念仅突出“高科技、生态”,作为本项目的后花园和产业基地,大面积的生态高科技农业布局,辅以星罗

5、棋布的各具特色的休憩区域和设施,才能良好的形成本区域与整个项目的共生和可持续发展。三、 规划构思草案:1、 总体规划:(1) 功能分区:本项目功能分区如上面所述,分为引导区、宾客集散区、莲花湖生态社区组团、运动主题休闲公园区和高科技生态农业园区。每个分区相对独立,但无明显的物理分隔,自然衔接各成体系。每个区域有各自所需的完备配套设施,同时各个区域之间再形成合理的部分资源共享。(2) 道路交通规划:本项目总体地形为狭长型,进入区域的正式入口只设置一个,目的是营造本项目“避世”的感觉。入口数量少,加之地形狭长,势必造成单向交通距离较长的缺点,因此在道路交通组织上必须重视本项目各个区域的交通可达性和

6、便利性。本项目坚持“生态、低碳”设计理念,要求机动车辆的通行在项目内越少越好,基于此初步构想为依照现状存在的一条村镇道路,让这条道路从宾客集散区开始绕行到各个区域的边缘贯穿本项目用地,行程机动车的主要通道,然后以各个区域组团为单位的环状或枝状路网与机动车主干道衔接,建议每个区域组团与主干道的衔接点最多不超过4个。每个区域内部不再允许机动车进入,区域内的交通以少量电瓶车,大量自行车和适量的畜力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充分实现“生态、低碳”的设计理念。(3) 综合管网:尚在进一步设计中,初步构思以机动车主干道为主要市政管线敷设线路,分区域组团枝状连接。增强使用者环保意识,提高本项目内自然生态循环体系在整

7、个综合管网中的实际作用。2、 分区规划设计:(1) 引导区(青翠欲滴的绿叶):引导区设计概念为“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又见桃花源”。在这一区域机动车主干道穿行而过,以主干道为主要脉络,将这一区域辅以枝状次要脉络划分地块,将本区域总体形成叶片状脉络分布。主干道人工造就适当数量的回转,同时在丰富多样的通过设计手段设置相当数量的隐藏式停车港,让宾客在走马观景的同时可以随时下车融入生态农业景观中。这种做法除了能有效解决目前所有休闲度假、旅游景区车辆交通不畅、停车难的问题外,还能有效的分化宾客数量达到高峰时对宾客集散中心的接待压力。(2) 宾客集散区(使人不知画里画外的画轴):宾客集散区的设计概念为“大开

8、大合,气势磅礴,出世入世之门”。在这一区域以大面积开阔的依山就势的生态广场为接引,以立式国画画卷展开的形式的建筑作为和下一区域的分隔,利用山体地形建设完备的配套设施(停车、设备房等)。以生态广场作为引导区(叶片)的延续和接引,以集散中心的建筑(画卷)作为分隔,向世人展示莲花湖生态社区组团(太极莲花)、运动主题休闲公园(绿色明珠)和高科技生态农业产业园(画卷的绿基色)。这一区域规划设计目标即是形成画卷的北侧是世人看到的世外桃源画一样的内容,南侧为引导区一片青翠欲滴的绿叶做陪衬,东侧为朱羊寺所在的健身梯步和山体美景作为屏障,西侧为将来的二期开发区域的规划设计位置。因此在此区域南侧的看到的是本项目的

9、三大主要区域共同形成的世外桃源一样的美好山水画,在此区域北侧的(即在本项目中生活渡假的)看到的是清脆欲滴的绿叶陪衬的世间百态。通过这样的规划设计,使人一旦进入本项目即为画中仙。(3) 莲花湖生态社区组团(集国学精华的太极莲花):本区域规划设计概念为国学文化,目的是突出长青国际建康城,是中国的长青国际建康城,虽然面向世界,但是必须有扎实的中国文化底蕴作为灵魂。而现状的地貌,莲花湖中恰有两座小岛如太极环抱,所以沿用佛文化中的太极莲花,作为这一区域的规划布局的灵魂,以莲花湖中的太极双岛作为中心,沿湖滨以莲花花瓣作为各个养老休憩社区的组团划分,组团内道路按照莲花花瓣边缘的形式交错结合,使得内部的各种道

10、路形成有环有网的布局。在这一区域,各个分组团分别传承中国具有代表性特色地域的一种建筑文化(如徽派建筑、巴渝民居、苏杭园林等),用浓浓的中国风共同打造出完美的太极莲花。(4) 运动主题休闲公园(世界主题的明珠):本区域的概念为“运动无国界,世界的长青城”,这一区域是本项目中与莲花湖生态社区太极莲花并重的一颗世界主题的明珠,在这一区域核心是18洞的高尔夫球场和与之配套的5星级休闲度假酒店,因此选择本区域内标高较高的山体作为酒店和球场的所在地,采用世界领先的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将山体作为建筑,缓缓的山坡作为球场,形成酒店即是球场,球场亦为酒店的共生综合体建筑。同时周边分别以月牙湖、星月湖和龙腾湖为本区

11、域分组团的核心形成组团式渡假农庄群,围绕着本区域的核心(高尔夫休闲度假酒店)。本区域的交通以全绿色的手段解决(步行、山地自行车为主),充分体现低碳、运动的概念。处在高尔夫球场运动的宾客以较高的角度俯瞰莲花湖生态社区的美景,同时莲花湖生态社区的人亦可欣赏高尔夫球场的运动画面,而处于酒店内休息的宾客可以欣赏到农业生态产业园的无边的自然美景。同时周边渡假农庄的建筑形式突出“世界”的主题,依据各自不同的地势地貌,分别以类似的世界著名国家的建筑进行打造。(5) 高科技生态农业产业园(纯天然的后花园、绿基色):本区域的概念为“高科技、生态”,作为产业园,在产业生产的同时担当起本项目其他区域后花园的职责,在

12、这里人们以步行或自行车的方式移动,本区域的路网以产业园最终的划分为依据进行设计,建议适当多的设置不破坏生态的休憩场所,能够让宾客有回归自然的100%感受。四、 规划设计重点阐述:(1) 本项目道路布置采用一主干道,分区、分组团网状、环状或枝状连接的方式;(2) 集散区的建筑以两边两栋高层形成画轴的两根轴线,高层中间底部为多层建筑形成画轴底框,两栋高层上部以观景连廊联通形成画轴上框;(3) 莲花湖社区,分组团的数量和建筑面积需要进一步计算,但是其灵魂为国学文化,目前考虑的有三种可能的文化支撑:莲花的花瓣、太极莲花衍生的八卦方位或者是阴阳太极衍生的五行均可作为布局的文化灵魂。建筑形式建议使用原汁原

13、味的中国有代表性的地域的仿古建筑,在生态社区,古建筑的效果要远远优于欧式建筑的意境。(4) 运动主题公园的酒店要突出低碳环保和可持续的理念,以山体为建筑的同时,还要注重目前世界先进的低碳建筑的其他手法,如雨水收集的中水利用,太阳能收集的公共景观设施照明的利用,建筑垂直绿化的使用等。(5) 朱羊寺主题公园,位于本项目东侧,整个山体即为一副景观墙,不必专门划分这一主题公园的界限,健身梯步中建议融入“佛道儒”各种文化的元素。(6) 各个区域组团的分隔无需采取任何物理措施,纯粹利用天然的地理屏障如山体转折或湖滨弯转可以处理一部分,同区域内不同组团则可以通过建筑风格的迥异来自然划分。规划设计需要有坚强的文化底蕴作为主旨的灵魂,本项目的主旨即以国学的根本易学中“一化二,二分三,三生万物”的生生不息,自然循环的精髓作为灵魂进行规划设计,突出生态二字,生态本身即为自身循环的体系,如何将如此大规模高档次的项目和现状的生态环境融合,且尽量少的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还需要进一步对基础资料和现场的研读踏勘之后进行详细的计算和模拟设计。时间仓促,只能把设计理念用文字表述,不详之处可以进一步解说,不当之处请不吝赐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