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2029931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制度(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制度(一)、 门诊部室内空气的消毒:手术室空气的消毒必须使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 气消毒器进行消毒处理。注意所用消毒器的循环风量必须是房间体积的8倍 以上,并有卫生部下发的卫生许可证及合格的检测报告。(二)、手术器械和用品的灭菌: 原则要求能高压灭菌的物品采取高压灭菌器处理。不能高压器械采取化 学消毒剂浸泡。可采用2%戊二醛浸泡10小时后,无菌水冲洗后无菌保存7 天。(三)、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等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半小时,新灯的辐照强度不得低于100uw/cm2,使用中 紫外线辐照强度不得低于70uw/cm2,凡低于70uw/cm2者应及时更换灯管。(四)

2、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地面采用有效氯或有效溴500mg/L的消毒液 拖地或喷洒,日12次。室内用品采用有效氯或有效溴500mg/L的消毒液擦 拭或喷洒,每日2次。(五)、污水消毒:可采用含氯或二氧化氯消毒剂定容定量投放消毒法,按有效氯50mg/L用 量加入污水中,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或采用自动污水消毒设施进行 消毒处理。总余氯每日监测2次,粪大肠菌群每月不得少于1次,致病菌每 年不得少于2次,主要检测沙门菌和志贺菌。(六)、一次性使用品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等使用后的处理: 使用过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等物品必须放入医疗废物袋及利器盒内并集中存放处理,严禁出售给其他非指定单位或随意丢弃。(七)、门诊部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配制消毒剂应使用指示卡监测配制浓度。每月对使用中消毒剂、空气、 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无菌器械监测一次。紫外线灯安装时监测一次,使 用过程中每半年监测紫外线强度一次。XXXXXX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