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工商管理本科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2029854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工商管理本科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大工商管理本科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大工商管理本科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大工商管理本科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大工商管理本科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工商管理本科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工商管理本科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一)考试的性质及方式本课程的终结性考试(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在本课程总成绩中,形成性考核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80%。(二)考核范围本课程的第115章。(三)试题类型及分数比例1、单选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2、多选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3、名词解释(4题,每题5分,共20分)4、简答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5、论述题(1题,每题20分,共20分)(四)答题要求:1、单选题:要求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中记忆和理解容易出错的问题作出选择。2、多选题:在列出的答案中选出多个正确的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3、名词解释:要求答出定

2、义或基本定义。4、简答题:要求答出要点,并略作解释。5、论述题:要求答出要点,并联系实际展开阐述;并要求先解释其中的概念。三、复习要点考核要求是指考生应掌握的知识深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本考核说明中的规定,着重考察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方面内容,各章的考试要求分别按“重点掌握”、“掌握” 和“了解”三个层次作出规定。考生应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有侧重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第一章:导论(一)本章知识点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3、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4、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二)考核要求1、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了解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3、掌握区域经济

3、学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一)本章知识点1、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2、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3、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4、案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二)考核要求1、了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2、掌握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一)本章知识点1、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2、区域经济开发模式3、案例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二)考核要求1、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2、掌握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一)本章知识点1、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2、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3、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4、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二)考核要

4、求1、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2、掌握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3、熟练掌握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一)本章知识点1、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2、产业布局的指向3、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4、新产业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二)考核要求1、了解产业布局;2、掌握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3、熟练掌握新产业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第六章区域贸易(一)本章知识点1、古典区域贸易理论2、现代贸易理论3、中国的区域贸易(二)考核要求1、了解古典和现代贸易理论;2、掌握中国的区域贸易;第七章区域经济合作(一)本章知识点1、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2、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二)考核要求1、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

5、基本理论;2、掌握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第八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一)本章知识点1、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3、城市化规律4、中国城乡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二)考核要求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2、掌握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规律;3、熟练掌握中国城乡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建设(一)本章知识点1、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的形成2、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二)考核要求1、了解区域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2、掌握中心地理论;四、综合复习题(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从(B)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A.时间角度 B.

6、空间角度C.结构角度 D.环境角度2.区域规划的主体是(A)。A.政府B.企业C.个人D.政府与企业3.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发展的转折点是(C)的提出。A.农业区位论 B.工业区位论C.市场区位论 D.运输区位论4.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B)首先提出来的。A.库茨涅兹 B.科林克拉克C.配第 D.熊彼特5.恩格尔系数是(D)的比值。A.收入与支出 B.储蓄与收入C.食物支出与消费品支出 D.食物支出与收入6.(B)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A.目标驱动 B.利益驱动C.宏观调控 D.市场调控7.俄林在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1933)一书中提出了(B)。A.创新理论 B.

7、要素禀赋理论C.人力资本学说 D.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8.(D)城镇体系又称城市金字塔或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A.双中心型 B.网络型C.星型 D.顺序规模分布型9.(C)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A.进口替代 B.出口替代C.工业赶超 D.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10.(A)不属于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A.统一原则 B.发挥优势原则C.兼顾全局原则 D.效益原则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分为(BCD)。A.区域开发理论 B.区域发展理论C.区域关系理论 D.区域政策理论2.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包括(AC)。A.交易成本的区域最

8、小化 B区域市场份额最大化C.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 D.区域环境最优化3.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ACD)。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C.市场份额最大 D.聚集效益4.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包括(ABCD)。A.工业贸易合作 B.资金合作C.劳务合作 D.科学技术合作5.判断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的指标有(AB)。A.影响力系数 B.感应度系数C.完全消耗系数 D.区位商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

9、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2、区域贸易:是指一个地区与其他地区进行商品交换的活动。3、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也称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4、经济区划:在认识客观存在的经济区的基础上,根

10、据特定时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全国区域进行分区划片,阐明各经济发展的条件、特点和问题,指出他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最终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企业进行区域分析活动提供科学依据。5、区域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详细安排。它包括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体系等多方面内容。6、地区形象塑造:对地区形象的科学的总结和设计,是将已经存在的地区特征归纳,总结出来,并设计出一个鲜明的表达方式,便于区内,区外公众对该区域的认识和了解。7、区域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

11、级的城镇体系。具有以下特征:(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2)整体性由于城镇体系的各个城镇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经济社会联系,决定了各个城镇之间必然由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连结。(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性包括行政级别层次和规模层次两个方面。8、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9、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10、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

12、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产业集群相关知识)P126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农业区位论杜能农业区位论是在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孤立化方法研究而形成的。通过四个假定,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数学表达式为P=V(E+T)。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没有研究其他产业的布局等。工业区位论韦伯认为:运费,劳动费和聚集因素都会对工业布局产生影响。首先,如果原料指数大于1,则工业为原料地指向,如

13、果原料指数小于1,则工业以消费地为指向;其次,如果劳动指数越大,则通过节约劳动费来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性就越大;最后,如果企业规模越大,布局越集中,反之,则布局越分散。市场区位论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产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商品销售问题日益突出,这是在考虑生产成本与运费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2、简述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阐明了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是独立的,而是彼此依存,相互联系的,因此各国,各地区之间应该积极开展经济合作,以便谋求共同发展。各国经济之所以相互依赖,主要

14、依赖于三个方面:(1) 政治军事力量的制衡。(2)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各国都具备了各自的特殊优势,同时也都不可能在一切技术领域居领先地位。(3) 20世纪中后期,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产生了一系列足以影响全球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3、简述区域规划制定原则?参考教材扩展以下内容:发挥优势原则、兼顾全局原则、效益原则4、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动因?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15、:(一)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某产业的收入弹性系数=该产业产品需求增加率/人均GDP的增加率(有可能考计算题),如果某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弹性小于1,意味着人们增加的收入中,用于购买该产业产品的比重在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该产业产品相对处于萎缩状态。(二)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原因。技术进步和技术特征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创造财富能力的增长状况的不同,以及它们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从而决定了三次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对比关系的变化。只要技术进步过程不断变化,那么三次产业之间的演变规律就会客观的起作用。5、区位选择的三个标准?(1) 成本最低(首先寻求运费最低点,其次寻求劳动费最低点。用等费用曲线)(2) 市场份额最大(3) 聚集效应(聚集是成本和市场两个要素的综合反映,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主要是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