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某知名学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2028475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某知名学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省某知名学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省某知名学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南省某知名学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南省某知名学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某知名学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某知名学校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补习学校2018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 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晶体硅具有半导体的性质,所以可以制作光导纤维B. 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与铜发生置换反应C. 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D. 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答案】D【解析】A. 二氧化硅可以制作光导纤维,A错误;B. 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是因为其具有氧化性,与铜发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离子,不是置换反应,B错误;C. 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两者的作用原理

2、不相同,前者净水,后者消毒,C错误;D. 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利用的是胶体的电泳现象,D正确,答案选D。2. 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 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C. 抱朴子中“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D. 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答案】C【解析】A.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是碳酸钙的受热分解,故A正确;B. 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成分金属,“金(即铜)柔

3、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故B正确;C. 抱朴子中“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两个反应的条件不同,不属于可逆反应,故C错误;D. “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石油能够燃烧,故D正确;故选C。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过量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3Cl22Fe24Br=6Cl2Fe32Br2B. 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Fe+2H+=H2+Fe2+C. 相等物质的量浓度氯化铁、氯化铜、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Cu2+Fe =Fe2CuD. 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金属镁:MgCl2 Mg+Cl2【答案】A【解析】A氯气过量,溴化亚铁

4、完全被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为:3Cl2+2Fe2+4Br-=6Cl-+2Fe3+2Br2,故A正确;B稀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的离子反应为3Fe+8H+2NO3-3Fe2+2NO+4H2O,故B错误;C相等物质的量浓度氯化铁、氯化铜、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因Fe3+的氧化性大于H+、Cu2+,则应先将Fe3+还原为Fe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 =3Fe2,故C错误;D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金属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3+2Cl- Mg+Cl2,故D错误;答案为A。点睛:书写离子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有:客观事实原则:如2Fe+6H+2Fe3+3H2,错在H+不能把Fe

5、氧化成Fe3+,而只能氧化成Fe2+,应为:Fe+2H+Fe2+H2;质量守恒原则:如Na+H20Na+OH-+H2,错在反应前后H原子的数目不等应为:2Na+2H2O2Na+2OH-+H2;电荷守恒原则:如Fe3+CuFe2+Cu2+,错在左右两边电荷不守恒应为:2Fe3+Cu2Fe2+Cu2+;定组成原则:如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错在SO42-和H+,Ba2+和OH-未遵循1:2这一定组成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4. 金属的使用是人类拓展自身能力的标志之一。人类利用几种常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6、金、铜、铁、铝,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A. 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B. 金属的熔沸点高低C. 金属的活泼性强弱 D. 金属的导电性强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金;金属利用的先后顺序既与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有关,又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越不活泼的金属越早被利用。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其活动性较弱;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越难,这也影响了人类对金属的使用,而与A、B、D选项中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熔沸点高低、导电性强弱无关。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金属活动性顺序等即可正

7、确解答本题.5.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 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D. 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答案】B【解析】A. l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亚铁离子和碘离子完全被氧化,转移的电子数为3NA,A错误;B.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氧元素化合价从价升高到0价,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B正确;C. 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所含质

8、子数不相同,C错误;D. 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NA,D错误,答案选B。点睛:要准确把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一要认真理清知识的联系,关注状况条件和物质状态、准确运用物质结构计算、电离和水解知识的融入、留心特殊的化学反应,如本题中选项A、B,阿伏加德罗定律和化学平衡的应用。避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做题时才能有的放矢。二要学会留心关键字词,做题时谨慎细致,避免急于求成而忽略问题的本质,例如选项D中过氧化钠的结构。6. 只选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就可以鉴别氯化铁、硝酸钠、氯化铝和硫酸镁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 BaCl2 B. KSCNC. NaOH D. AgNO3【答案】C【解析

9、】A项,硝酸钠和氯化铝溶液均为无色,二者与BaCl2都不反应,A错误;B项,KSCN只能鉴别出氯化铁溶液,另外三种无色溶液无法鉴别,B错误;C项,NaOH与氯化铁溶液反应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也可通过氯化铁溶液的颜色判断),NaOH与硝酸钠溶液不反应,将NaOH溶液滴加到氯化铝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NaOH与硫酸镁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故C正确;D项,AgCl是白色沉淀,Ag2SO4是微溶物,也会形成白色沉淀,故AgNO3溶液无法区分氯化铝和硫酸镁溶液,D错误。7.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将SO2通入Na2SiO3溶液中过量氨水和明矾溶液混合Ca(HC

10、O 3)2溶液中投入Na2O2固体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A. B. C. D. 全部【答案】A【解析】将SO2通入Na2SiO3溶液中产生硅酸白色沉淀;过量氨水和明钒溶液混合产生氢氧化铝白色沉淀;Ca(HCO 3)2溶液中投入Na2O2固体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产生氢氧化铝白色沉淀;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答案选A。8. 易拉罐的主要成分为铝合金,其中以铝铁合金和铝镁合金最为常见。现取几小块易拉罐碎片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实验方案与现象、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方案现象、结论A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11、含铝、铁、镁三种金属B加入NaOH溶液有无色气体产生;含有镁、铝两种金属C加入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含有金属镁D用盐酸溶解并放置一会儿后,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含有铁元素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因铝、铁、镁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其中任意组合都能产生气体,A错误;B铝、铁、镁中只有铝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B错误;C加入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也可能含有铝,C错误;D铁单质与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放置一段时间后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遇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D正确,答案选D。

12、点睛:本题考查金属的性质,注意铝性质的特殊性,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溶液反应,易错选项是C,注意铝离子和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不同,与氢氧化钠的量有关,为易错点。9. 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硫酸盐的信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铝热剂就是单指Fe2O3粉和铝粉的混合物B. 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C. 分别还原a mol Fe2O3所需H2、Al、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3D. 明矾属硫酸盐,含结

13、晶水,是混合物【答案】C【解析】A作为铝热剂重要组成的金属氧化物,并非单质氧化铁,也并非泛指所有金属氧化物,而是有一定范围的,即指那些难熔的金属氧化物,而这些难熔的金属氧化物和混合物中的铝反应时放出大量热,也是构成铝热反应的一个重要条件,A错误;BFe2O3不溶于水,且和水不反应,应加入盐酸或稀硫酸溶解后再加KSCN溶液,B错误;CamolFe2O3被还原得到6amol电子,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分别消耗H2、Al、C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3amol、2amol、3amol,物质的量之比为3:2:3,C正确;D明矾为结晶水化合物,属于纯净物,D错误,答案选C。10. FeCl3溶液、Fe(OH)3

14、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 都呈透明的红褐色B. 分散质颗粒直径相同C. 都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会产生沉淀D. 当有光线透过时,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C11. 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 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 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 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答案】B【解析】A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因此生成的氢

15、气中可能混有H2S,所以KMnO4溶液除去H2S。另外装置含有空气,高温下能与W反应,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吸收氧气,最后通过浓硫酸干燥氢气,A错误;B氢气是可燃性气体,通过爆鸣法验纯,B正确;C为了防止W被氧化,反应结束后应该先停止加热,在氢气的氛围中冷却,等待W冷却后再关闭K,C错误;D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反应需要加热,而启普发生器不能加热,所以不能用于该反应,D错误。答案选B。12. 向含盐酸的A1C1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随NaOH溶液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 1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M点对应的溶液种:K、Fe2、SO42、NO3B. N点对应的溶液中:K、NH4、Cl、CO32C. S点对应的溶液中:Na、 SO42、HCO3、NO3D. R点对应的溶液中:Na、SO42、Cl、NO3【答案】D【解析】AM点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