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2027856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油测量设备管理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石油测量设备管理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石油测量设备管理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石油测量设备管理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石油测量设备管理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测量设备管理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油测量设备管理程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更多公司学院: 中小公司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公司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腈纶厂测量设备管理程序文献编码:QLSH/CX-10/30-发行版本:A/0编制部门:设备部

2、编 制 人:郭丽虹 审 核 人:耿 建批 准 人:李胸有-06-30 发布 -07-01实行1 目的对腈纶厂QHSE管理体系中的测量设备进行全过程控制和管理,保证其计量特性满足规定的计量规定。2 范畴本程序合用于腈纶厂QHSE管理体系内所有测量设备的管理。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原则、原则样品(原则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3.2 检定:指查明和确认测量设备与否符合法定规定的程序,它涉及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3.3 校准:在规定的条件下,为拟定测量设备所批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参照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相应的由原则所复现的

3、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3.4 封印:为避免测量设备的某些元件被移动、拆除、更换等的印记。3.5 标记:标明测量设备确认状态的标记物,如标签等。3.6 量值溯源:表达测量设备给出的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4 职责4.1 设备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1) 制定全厂计量管理规章和绩效考核指标和原则;2) 对全厂计量器具和计量数据管理工作进行协调、指引、监督与考核;3) 组织计量人员的专业培训、考核、取证工作;4) 全厂最高计量原则的建立和审核(复核)发证;5) 组织计量争议仲裁和调处计量纠纷。4.2 供应公司协调公司物资装备中心负责测量设备的购买和入库验收。4.3 各基层单位负责按规定建

4、立健全计量管理机构,并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做好单位内部测量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工作。5 管理内容测量设备的管理,实行设备部和基层单位两级管理模式。5.1 选型和购买5.1.1 测量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做好测量设备的选型工作,编制月度需求筹划(涉及调节筹划和临时筹划),报设备部批准后,由供应公司统一报公司物资装备中心进行采购。5.1.2 供应公司根据各单位上报的需求筹划,统一报公司物资装备中心实行采购,在采购过程中如果需要变更需求筹划,具体执行腈纶厂采购管理程序中相应条款。5.1.3 波及交接计量器具的选型,经设备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行,保证测量设备的过程能力和交接双方使用同一类型、同一规格

5、和同一型号的测量设备。5.1.4 设备部负责改扩建项目、技措技改、更新、改造、大修等项目的测量设备选型。5.2 入库验收和使用前检定5.2.1 购买的测量设备到货后,由供应公司对采购设备的型号、材质、数量、外观等进行入库前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5.2.2 测量设备使用前有关单位按规定进行检定/校准,保证测量设备处在有效状态。5.2.3 各使用单位库房寄存的测量设备,应有待检、合格、不合格三种明确标记,并分别寄存,避免混用。5.2.4 供应公司在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对检定不合格、属供方质量问题的测量设备,进行退换货及索赔的有关内容和规定。5.2.5 测量设备应按筹划发放,使用单位领取到检定合

6、格的测量设备后,要分类录入测量设备管理台帐。5.3 使用、维护和保养5.3.1 在使用测量设备前,测量设备的使用单位应确认该设备有无合格标记或检定证书、与否在检定周期内,无合格标记或不在确认间隔内的测量设备应视为不合格,严禁使用。5.3.2 测量设备进入使用环节后,使用单位应保证帐、物、证书(或标记)一致。5.3.3 测量设备应在受控和满足条件的环境中使用,原则装置所在单位应按规定记录和控制影响量的变化状况,对测量过程中的不拟定度来源进行分析监督。5.3.4 测量设备要有专人负责保管,不得随便转借。要保持清洁无尘、防震、防腐蚀,要设立在温度、湿度相合适的地方,对需要避光的仪器要加罩,需润滑的仪

7、器或部件要定期加油,严禁超量限使用,避免人为损坏,维修拆卸应由专业人员进行。5.3.5 测量设备的装卸和搬运要轻拿轻放,运送过程须配备防振或减震等防护措施,必要时可配备专门的搬运设施,特殊测量设备的装卸和搬运按相应技术阐明书进行。5.3.6 因环境或工艺条件发生变化,使测量设备不能满足测量规定期,应及时更换,或由有资质的人员对原设备进行调节,保证使用符合规定的测量设备。5.3.7 使用单位对使用中的测量设备要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示值误差与否超过容许范畴,必要时应对其予以调节、校对或重新校准。5.4 定期检定/校准5.4.1 测量设备分A、B、C三级进行管理A级:1) 本公司最高原则器和用于量值溯

8、源的其他测量设备,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测量设备;2) 用于进出厂物料的测量设备;3) 测量精确度规定高和使用频繁的测量设备。B级:1) 用于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检测,有测量数据规定的测量设备; 2) 测量性能稳定,示值不易变化而使用不频繁的测量设备;3) 专用测量设备、限定使用范畴的测量设备以及固定批示点使用的测量设备。C级:1) 测量设备性能很稳定,可靠性高而使用又不频繁的、量值不易变化的测量设备;2) 使用环境恶劣、寿命短、低值易耗的测量设备;3) 精确度规定很低的自制专用测量设备;4) 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明令容许一次性使用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测量设备;5) 用于生产工艺过程、质量检查、经营管理、

9、能源管理中以及在装置上固定安装的,不易拆卸而又无严格精确度规定的批示用的测量设备。5.4.2 设备部要合理拟定和调节确认间隔,保证测量设备测量过程的测量误差在规定的容许范畴之内:1) 级测量设备,要严格按周检筹划组织实行,确认间隔不得超过国家检定规程规定的最长检定周期;计量检定严格按国家检定规程规定的项目和内容进行;无国家检定规程的,执行行业计量校准规范或自行制定自校规程;2) B级测量设备中执行检定周期,但拆装不便的测量设备,其检定周期可随生产装置大修期进行;对于精确度规定不高、质量稳定、使用不频繁的测量设备,检定周期可做合适延长;3) 需要检定的级测量设备只在使用前做一次性检定,不须安排周

10、检筹划;对不便拆卸的盘装表等测量设备可进行不定期比对。5.4.3 目前国内尚无法检定或没有检定规程的测量设备,应由使用单位制定校准(或比对)措施,形成技术文献,经设备部审核,自行实行校准。5.4.4 外送检定的计量原则器具、强检计量器具,必须经设备部批准后,送政府计量检定机构或经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非强检的计量器具可根据状况就地就近,送往有有关资质的机构进行检定。5.4.5 全厂最高计量原则装置,由计量中心向公司动力计量部申报考核认证,经动力计量部组织考核合格、颁发计量原则考核证书后,可以对本单位相应的测量设备实行检定。5.4.6 设备部应编制在用测量设备周检筹划,使用单位应根据筹划按

11、月将需检定的测量设备送计量中心进行检定。5.4.7 量值溯源1) 设备部应编制重要测量设备量值溯源图,并按其规定施行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2) 厂内计量原则由设备部统一管理,其设备配备均应符合公司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各项计量原则均按其量值溯源关系追溯至其上一级计量原则;3) 为保证量值溯源的精确性和合理性,执行单位不得任意变化溯源途径;需变更溯源途径的,报设备部审批后方可变更;4) 设备部应组织协调对外购测量设备的供方和外来服务的服务方进行量值溯源性的评估(资质审核)。经评估为不合格单位的测量设备,要停止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5.5 测量设备标记和封印管理5.5.1 测量设备实行确认标记管理,避

12、免误用:1) 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要有合格标记;2) 检定不合格的测量设备要有停用或封存标记,以防误用;3) 校准的测量设备根据校准成果进行确认后可继续使用的,要有准用标记;4) 封存的测量设备要有封存标记,重新启用前,须通过检定/校准;5) 对具有多功能或多量程的测量设备,经检定/校准证明部分功能或量程不能正常工作时,要有限用标记;6) 报废的测量设备,要有报废标记。5.5.2 检定后的测量设备,必须粘贴检定标记。 5.5.3 标记的粘贴部位应为测量设备上不影响读取数据的正面明显位置。对不便于贴标记的测量设备,如量具、密度计、砝码等,可将标记粘贴在该设备的包装盒上,标记填写内容要与确认记录、检

13、定(校准)原始记录及证书协调一致。5.5.4 过期的标记要剔除、销毁。标记的填写应清晰、不得涂改。空白标记由使用单位计量管理人员保管。5.5.5 对测量设备只在检定和校准时方可调节的部位要实行封印管理, 根据具体状况,封印可以是铅封、蜡封或漆封。由设备部负责筹划、使用,贮存、保护、检索、处置和改善,全面加以控制。5.5.6 封印须由持证人员在检定或校准后实行,使用人员发现测量设备封印损坏时,应立即停用。5.5.7 测量设备使用人员应做好测量设备确认标记和封印的保护并进行检查,保证标记和封印完整无缺,内容清晰可辨。如发现脱落或损坏,要立即告知本单位计量管理人员及时对其状态进行确认并整治。5.6

14、不合格处置5.6.1 不合格测量设备涉及:1) 已经损坏;2) 也许使其预期用途无效的故障;3) 产生不对的的测量成果;4) 封缄(保护装置)损坏或破裂;5) 经检定(校准)确觉得不合格者;6) 未经检定或超过了规定计量确认间隔;7) 暴露在已有也许影响其预期用途的影响量中(如电磁场、灰尘)。5.6.2 对不合格测量设备,使用单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隔离寄存,作出明显的标记,等待解决。5.6.3 通过修理或调节的测量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再次检定和校精确认。5.6.4 设备部要严格管理不合格的测量设备,应视不合格的具体状况做出相应解决意见,无法达到原精确度级别的,可考虑降级使用,不能降级使用的应报

15、废,并拟定和保存有关的记录。5.6.5 当发现测量设备不合格也许对产品质量、环境监测、安全防护、贸易交接导致影响时,归口专业管理部门应组织对测量成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记录,对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环境、安全等采用合适的措施。5.7 台帐、证书和记录的管理规定5.7.1 管理台帐和原始记录设备部应按规定建立健全测量设备管理和计量数据管理的有关台帐和原始记录,并拟定使用范畴、保存期限、填写方式、具体格式和填写规定,为计量确认和测量符合规定的规定及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营提供客观证据。5.7.2 检定证书和检定记录:1) 厂内检定的测量设备,应严格按照计量原则考核证书规定的范畴,实行检定;2) 检定/校准记录要按照检定规程/校准规范规定的固定格式填写,应保持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