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通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2022430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通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通用班级:_ 姓名:_1. 古诗阅读。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_。但使龙城飞将在,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的_,他是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_”。3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对边塞风光进行了细致、具体的描绘。B.诗人由月夜边塞联想到秦汉时代曾经取得抗击匈奴侵扰的胜利。C.诗歌不仅反映了远离家乡的将士为抵御外侮而长期成边、万里征战的艰苦生活,而且表达了消除边患、使人民过上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D.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4你从后两句诗中体会到了什么?_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本诗的作者是_。2诗的前两句抓住_、_、_、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酒旗、风等几个江南常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绮丽画面。3后两句则讽刺了_。4前两句的意思是:_3. 阅读古诗望洞庭,按要求完成填空。湖光秋月两相和,_。_,白银盘里一青螺。(1)把以上诗句补充完整。(2)诗句“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白银盘”指的是,“青螺”指的是。(3)望洞庭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歌,枫桥夜泊也是一首写秋的诗歌,你是从“,。”中感悟到的。4. 古诗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下列词语中解释有误

3、的一项是( )A.天街:天上的街市B.最是:正是C.绝胜:远远超过2诗的第一句采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特点;最能体现早春特点的诗句是“”。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5. 课外阅读。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作者苏轼和_、_并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_、_、_、_和_,动态的景物有_和_。3这是一首题画诗,诗歌的第1-3句主要写_,第4句则写_。4从物候角度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诗中哪些意象能够表明这一时令特征?(列举两例)_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鹿柴(唐)王维空山

4、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鹿柴中的“柴”应该读_,同“寨”。( )A.ziB.ciC.zhiD.chi2“但闻人语响”中的“闻”意思是()A.用鼻子闻味B.用耳朵听见C.用眼睛看见3理解古诗,对的画“”,错的画“”。(1)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寂寞凄凉的悲苦感觉。(_)(2)“返景入深林”是指回到深林再次观赏风景。(_)(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运用反衬手法,以动衬静,用人语响表现山中的空寂。(_)(4)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_)7.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塞下曲(其二)

5、 塞下曲(其三)卢纶 卢纶林暗草惊风 月黑雁飞高,将军夜引弓。 单于夜遁逃。平明寻白羽 欲将轻骑逐,没在石棱中。 大雪满弓刀(注释)惊风:突然被风吹动。引弓:拉弓。白羽:白色羽毛,这里指白羽箭。没:陷入。石棱:石头的突起部分1两首诗描写的相同之处有( )A.事件相同,都是打仗B.地点相同,都是树林C.武器相同,都有弓D.天气相同,都是下雪2塞下曲(其二)中描写的将军,在“草惊风”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反应是_;塞下曲(其三)中的将军在“月黑雁飞高”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决定是_。从他们的反应可以看出,这两位将军有_的特点。3塞下曲(其三)中“_”字写出了守边将士的果敢与勇猛;“_”字写出了环境的恶

6、劣。两者相衬,表现了_的精神。8.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操场边的树一株株一排排操场边的这些树是穿着迷彩服正在军训的学生么?烈日下,精神抖擞纪律十分严明虽然蝉声就像汗水一样不停地流下来它们一动也不动 保持着立正的姿势挺胸、抬头望着前方休息十分钟-这个时候,我看见它们相互搭着肩膀轻松地说着、笑着哗哗的声音一阵阵传来很绿、很生动1选择合适的词填空。姿势 姿态(1)它们一动也不动,保持着立正的(_)。(2)同学们个个准备好,以全新的(_)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严明严肃(3)他的表情(_),让人觉得紧张。(4)军训的学生们纪律十分(_)。2“擞”用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部,再查_画。“抖擞”的意思是_。请你用

7、“精神抖擞” 造个句子吧。_3诗歌全篇运用了_修辞手法。4把操场边的树比拟为军训的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_5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从操场边的树身上学到什么精神?_9. 阅读检测台。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1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1)指极短的时间。(_)(2)江海汇合之处。(_)2“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 是从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3把“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改写成现代汉语。_4“卷起沙堆似雪堆”运用了_的修辞

8、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仿写一句。_10. 阅读芳草地。太阳的话艾青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快起来快起来,快从枕头上抬起头来,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关闭了很久的窗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和亮光,把温暖和露水洒满你们新的空间。1诗中的“我”指的是_,“你们”指的是_?2诗歌中第节。画“”的部分运用了反复的写法,表现了太阳_的心情。3诗歌中的第节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这是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给予人类的美好事物:、和。本

9、诗中太阳代表了,表达了作者。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要读出命令的语气。B.现代诗歌按表达方式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而太阳的话是一首抒情诗。C.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和思想。5我想到了两个与太阳有关的古代神话_、_。11.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艾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战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1诗人在黎明的田野上看到了_,_,_以及_此时的田野是_的。2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黎明景象?_3诗歌

10、末尾的“看”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4找出诗中运用比喻手法的语句,试分析其好处。_12. 古诗词阅读。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注释)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子规:鸟名,杜鹃鸟。1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_时节的景象。其中,写景的诗句是:_,_。2“雨如烟”写出了雨的特点:_。读到诗句“子规声里雨如烟”,我们觉得尤为有趣,原因是_。3“闲人少”的原因是村子里的人“_”(填写诗句)。诗人说“闲人少”,目的是_。4这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_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_的赞美之情。13. 读白桦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解释词语:姗姗来迟_徜徉_2这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3“姗姗来迟”描写的是_,突出它的形态之美,从而衬托出白桦的_。4仿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小溪。_。5“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中的“抹”改为“涂”好吗?为什么?_。14.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繁星(七一)冰心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节选)管桦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