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02183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全册教学目的: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

2、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合作,学习民主的参加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 全册的重点、难点: 1、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

3、问题。 2、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但当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3、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4、知道世界历史发展一些的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内容: 主题一: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时:课时 1、用眼观察家乡 2、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内容: 主题二:从地球上看家乡 课时:4课时 1、用心体会家乡 2、走进不同的家乡 3、请到我的家乡 目标: 1、态度: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并在原有水平上形成对于合作更为

4、积极与自觉的态度。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能够理解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气候与人们生活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2、知识: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初步了解祖国领土的辽阔和风俗的多样。学习4个副方向,能够知道用8个方向更准确地描述地地理位置。 态度: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家乡生活的体验和今昔对比等活动中,感受生活的巨大变化。 重点、难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个正方向和4个副方向的关系。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 4、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5、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

5、图。 6、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7、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感。 8、提高合作的能力。 要点: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过于方向的认识。 3、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合作技能。 4、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5、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6、通过对于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7、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8、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内容: 主题一:展览室里的故事多: 课时:4课时 1、家乡人生活的变化。 2、学校里

6、的变化真大。 3、生活中的智慧。 主题二: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课时:4课时 1、“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2、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3、今非昔比的厨房。 主题三: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课时:4课时 1、家乡名称的来历。 2、家乡水的故事。 目标: 1、态度:深化尊重历史:珍惜今天享受的一切,以及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提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的保护意识。 2、能力: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搜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愿意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 3、知识: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

7、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 重点难点: 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感受家乡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4、了解学校的过去,通过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 5、在了解和研究学校变化的活动中增进对学校生活的情感。 6、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进步。 7、认识简单的实物年表,理解作用。学习制作年表。 8、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 9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的快乐,加深友情。 10、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理解厨房在变化过程中体现出的生活的进步。

8、11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说。 12了解家乡有关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13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要点: 1在各种学习活幼的互幼中,体会探究、比较、合作的价值,勤于思考,乐于与同学们共同学习。 2学习在寻找资料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选用相关的、有价值的对象。 3知道一些与水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家乡水的状况有一些具体、实际的了解。 4尝试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5通过体验,感受劳动者的智慧,培育尊重劳动者情感/ 6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 7增强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8通过比较,感受儿童生活的变化。 9学习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

9、达。 10、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 11感受水的宝贵,对水资源珍惜的态度。 12强化学生珍惜家乡水的情感和态度。 13促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第三单元课时:家乡,我为你骄傲 课时安排:11课时 教学内容: 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 课时:3课时 1家乡人的智慧。 2传统与进步。 3、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主题二:扎根在家乡的传说 安排:4课时 1乡音乡情。 2乡风乡俗。 3、快乐的节目生活。 主题三: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课时:4课时 1、远离陋习。 2追求文明。 3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目标: 1、态度:通过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进一步形成家乡的概念,体会

10、到自己是家乡的一员,加深对家乡深层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力:能够科学地运用各种学习方法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对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资料能够进行一定的整理、分类、比较。分析,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3、知识: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家乡人为家乡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知道乡音乡情,风俗乡俗的区域性特点,认清陋习对健康文明生活的危害。 重点难点: 1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2学会建立名人简历档案。 3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体会家乡人的聪明。 4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 5了解在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祖先

11、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6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 7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8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9了解不同民族的节目及其节日生活习俗。 10初步区分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 11学会按计划做事。 12了解家乡人是怎样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建设美好家乡的。 要点: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课及运用资料。 3了解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 4通过欣赏不同的文化瑰宝,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增进对家乡和民族的情感。 5、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关系。 6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7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 8能够分辨出各种节日风俗中封建迷信的东西。 9了解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现象及行为对社会文明和发展造成的危害。 10养成以实际行动维护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行为方式。 11萌发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