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验卷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021125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验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验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验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验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验卷 分值: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 _ 姓名 _ 成绩 _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九寨沟是一个佳景荟cu_、神奇莫测的kung_世胜地;是一个不见xin_尘、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只是由于人的到来,它变得喧hu_和杂乱了。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簌簌(s) 悬殊(xun) 短促(c) 翘首以待(qio) B.衔接(xin) 开辟(p) 雌性(c) 垂涎三尺(dn) C.分泌(m) 骨骼(g) 挽救(wn) 一气呵成(h) D.岛屿(y) 趋势(q) 抵达(d) 亘古不变(gn)3下列句子中没

2、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老师的脸上浮现出了欣慰。 B.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C.中心明确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D.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的蕴含着人生哲理啊!4.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污秽 沮丧 招徕 悲喜交集 B.栈桥 睿智 媲美 蝇头微利 C.讪笑 炽热 云霄 叩人心弦 D.承载 勘测 归咎 忐忑不安 5. 某旅游景点有一则广告:“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它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6. . 假如你是导游,请你选择家乡一个景点,设计一段解说词,100字以内,

3、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以引起游客的遐思。(3分) 7.7. 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B眼前跳动的身影,焕发出生的力量和活力,人们尽情地享受着生之快乐,全然忘却了死亡的阴影或许,生死只在一念之间,正是因为有死的恐惧,生的欢乐才如此真实,生的片段才如此灿烂!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这位“马可福音”的作者成了威尼斯的护城神,其标志为狮子。8. 对下面文段的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4、。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二百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算,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A宇宙中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B太阳系的历史远远比不过宇宙存在的历史。C宇宙中的生物看我们就像蚂蚁。 D宇宙中的生物是我们人类无法比拟的。二、古诗文积累与运用(25分)(一)根据课文默写(8分)9.(1)不畏浮云遮望眼,_。(2)_,决眦入归鸟。(3)乱花渐欲迷人眼,_。(4)其岸势犬牙差互,_。(5) ,

5、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6) ,为有源头活水来。(7)大漠孤烟直, 。(8)晴空一鹤排云上, 。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5分)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0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11. 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三)阅读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

6、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敧:倾斜。嵌:张开。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置州:设置州郡。 12 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13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以其境过清: 南流数十

7、步南: 不可名状名: 14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15. 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3分) 初冬过三峡没到三峡以前,只把它想像成岩壁峭绝,不见天日。其实,太阳这个巧妙的照明师不但利用出峡入峡的当儿,不断跟我们玩着捉迷藏,它还会在壁立千仞的幽谷里,忽而从峰与峰之间投进一道金晃晃的光柱,忽而又躲进云里,透过薄云垂下一匹轻纱。 早年读书时候,对三峡的云彩早就向往了,这次一见,果然是不平凡。过瞿塘峡,山巅积雪跟云絮几乎羼在一起,明明是云彩

8、在移动,恍惚间却觉得是山头在走。过巫峡,云渐成朵,忽聚忽散,似天鹅群舞,在蓝天上织出奇妙的图案。有时候云彩又呈一束束白色的飘带,它似乎在用尽一切轻盈婀娜的姿态来衬托四周叠起的重岭。 初入峡,颇有逛东岳庙时候的森懔之感。四面八方都是些奇而丑的山神,朝自己扑奔而来。两岸斑驳的岩石如巨兽伺伏,又似正在沉眠。山峰有的作蝙蝠展翅状,有的如尖刀倒插,也有的似引颈欲呜的雄鸡,就好像一位魄力大、手艺高的巨人曾挥动千钧巨斧,东斫西削,硬替大江斩出这道去路。岩身有的作绛紫色,有的灰白杏黄间杂。著名的“三排石”是浅灰带黄,像煞三堵断垣。仙女峰作杏黄色,峰形尖如手指,真是瑰丽动人。 尽管山坳里树上还累累挂着黄橙橙的广

9、柑,峰巅却见了雪。大概只薄薄下了一层,经风一刮,远望好像楞楞可见的肋骨。巫峡某峰,半腰横挂着一道灰云,显得异常英俊。有的山上还有闪亮的瀑布,像银丝带般蜿蜒飘下。也有的虽然只不过是山缝儿里淌下的一道涧流,可是在夕阳的映照下,却也变成了金色的链子。 船刚到夔府峡,望到屹立中流的滟预滩,就不能不领略到三峡水势的险chn了。从那以后,江面不断出现这种拦路的礁石。勇敢的人们居然还给这些暗礁起下动听的名字:如 “头珠石”、“二珠石”。这以外,江心还埋伏着无数险滩,名字也都蛮漂亮。过去不晓得多少生灵都葬身在那里了。现在尽管江身狭窄如昔,却安全得像个秩序井然的城市。江面每个暗礁上面都浮起红色灯标,船每航到瓶口

10、细颈处,山角必有个水标站,门前挂着各种标记,那大概就相当于陆地上的交通警。水浅地方,必有白色的报航船,对来往船只报告水位。傍晚,还有人驾船把江面一盏盏的红灯点着,那使我忆起北京的路灯。 每过险滩,从船舷俯瞰,江心总像有万条蛟龙翻滚,漩涡团团,船身震撼。这时候,水面皱纹圆如铜钱,乱如海藻,恐怖如陷阱。为了避免搁浅,穿着救生衣的水手站在船头的两侧,用一根红蓝相间的长篙不停地试着水位。只听到风的呼啸,船头跟激流的冲撞,和水手报水位的喊声。这当儿,驾驶台一定紧张得很了。 船一声接一声地响着汽笛,对面要是有船,也鸣笛示意。船跟船打了招呼,于是,山跟山也对语起来了,声音辽远而深沉,像是发自大地的肺腑。 1

11、6. 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说“若非亭午也分,不见曦月”,本文所写三峡是不是这样?试作分析。(3分) 17. 选文作者着力描写了哪些景物?突出了三峡怎样的特征?(3分) 18. 选文语言生动、优美。试举例赏析。(3分) 19. “过去不晓得多少生灵都葬身”在滟预滩这样的险滩,现在“却安全得像个秩序井然的城市”,这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勇气和本领。可有时人类征服自然以后却遭到了自然的报复,如荷兰的围海造田,于是“人定胜天”的说法遭到了质疑,请谈谈你对“人定胜天”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12分) 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没有谁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

12、长久不衰的怀念;中国大地上有无数座祠堂,但没有哪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这样,让人生出无限的崇敬、无尽的思考和深深的遗憾。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区略偏南的闹市,两棵古榕为屏,一对石狮拱卫,当街一座朱红飞檐的庙门。进门是一庭院,满院绿树披道,杂花映目,一条五十米长的甬道直达二门,路两侧各有唐代、明代的古碑一座。这绿阴的清凉和古碑的幽远先教你有一种感情的准备,我们将去造访一位一千七百年前的哲人。成都最早建祠是在西晋,以后多有变迁。先是武侯祠与刘备庙毗邻,诸葛祠前香火旺,刘备庙前车马稀。到清康熙年间,改建为君臣合庙,刘备殿在前,诸葛亮殿在后,并正名为昭烈庙(刘备谥号昭烈帝)。但是朝朝代代,人们总是称它为武侯祠,直到今天。诸葛亮殿殿柱矗立,殿门前敞。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龛台上,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掩遮他聪慧的目光,墙外车马的喧闹也不能把他从沉思中唤醒。殿的左右两壁书着他的两篇名文:左为隆中对,条分缕析,预知数十年后天下事;右为出师表,慷慨陈词,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