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绘毕业论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201942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测绘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地籍测绘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地籍测绘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地籍测绘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地籍测绘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籍测绘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测绘毕业论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地籍测绘毕业论文利用GPS(RTK)进行工程放样、界址点测量及其精度分析摘 要 本论文主要介绍GPS(RTK)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技术特点、误差来源和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并利用GPS(RTK)在工程测量中进行点放样、曲线放样以及在地籍测量中进行界址点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精度分析。通过对放样点和界址点测量结果的精度分析,得出了GPS(RTK)的测量精度是可以达到工程放样和界址点测量的精度要求的结论,并且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GPS(RTK)具有工作效率高、定位精度高、全天候作业、数据处理能力强和操作简单易于使用等特点。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了解了如何使用GPS(RTK)进行

2、工程放样和界址点测量,并为GPS(RTK)在工程放样和界址点测量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拓展了GPS(RTK)在测量领域的应用范围,增强了使用GPS(RTK)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承担更多的测量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GPS(RTK);工程放样;点放样;曲线放样;地籍测量;界址点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is mainly introduced GPS(RTK) the basic principle, the system composition,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the error source and the appli

3、cation method and the sequence of operation, and carry on a lofting, the curve lofting as well as using GPS(RTK) in the project survey carry on the boundary point survey in the cadastration, carries on the precision analysis to the measurement result. Through to the lofting and the boundary point pr

4、ecision analysis, has obtained the GPS(RTK) measuring accuracy is may achieve the project lofting and the boundary point survey precision request conclusion, and explained through the project example GPS(RTK) ha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high, the pointing accuracy high, the all-weather work, data-han

5、dling capacity strong and the operation simple easy to use and so on the characteristics. Elaborated us through this article to understand how used GPS(RTK) to carry on the project lofting and the boundary point survey, and was GPS(RTK) has carried on the proof in the project lofting and the boundar

6、y point survey feasibility, has developed GPS(RTK) in the survey domain application scope, strengthened has used GPS(RTK) the actual operation ability, will undertake the more surveying work for later to lay the foundation.Key words:GPS(RTK);Project lofting; Lofting;Curve lofting;Cadastration; Bound

7、ary pointIII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目 录摘要Abstract 第1章 绪论11.1 概述 11.2 RTK应用于工程放样和界址点测量的分析 11.3 本章小结 3第2章 RTK基本原理、误差来源及作业过程 42.1 RTK基本原理、误差来源及作业过程 42.1.1 RTK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及工作条件 4 2.1.2 RTK的误差来源和测量精度 5 2.1.3 RTK的技术特点 7 2.1.4 RTK的局限性和精度保障 7 2.1.5 RTK的作业过程 8 2.2本章小结9第3章 利用RTK进行点放样和曲线放样 103.1 利用RTK进行点放样 10 3.1.1点放样工程实例

8、 10 3.1.2 点放样的精度分析 113.2 利用RTK进行曲线放样 13 3.2.1 曲线放样的一般方法 13 3.2.2 曲线放样工程实例 13 3.2.3 曲线放样的精度分析 153.3 本章小结 16第4章 利用RTK进行界址点测量 174.1 界址点及其精度要求 174.2 界址点测量工程实例 17 4.2.1 界址点的确定 17 4.2.2 界址点测量及宗地图的绘制 194.3 界址点测量精度分析 224.4 本章小结 23结论24参考文献 25致谢26附录27II第1章 绪 论1.1 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由美国国防部联合美

9、国海、陆、空三军为满足其军事导航定位而建立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其系统从1973年开始研究,到1993年完成全部工作卫星组网工作。该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卫星分布在相隔60的6个轨道面上,轨道倾角55卫星高度20200km,卫星运行周期11h58m,这样在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接收至少4颗卫星运行定位。由于GPS具有实时提供三维坐标的能力,因此在民用、商业、科学研究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不仅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从静态定位到快速定位、动态定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测绘工作中。 对于我们所熟知GPS,可以说它是测量史上的一次变

10、革,它为我们提供了全天候、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方法。但是GPS也有它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说作业时间长、数据要进行内业处理等。RTK(Real Time kinematic)是GPS发展的最新成果,它弥补GPS原有的不足之处,它不仅具有GPS原有的全天候、高精度、无须光学通视的特点,而且还可以为测量提供实时的定位结果,可以说RTK的产生是GPS应用的拓展,是测量方法的又一次突破,是测量史上的又一次变革。由于RTK能够实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结果,所以有人又称它为“GPS全站仪”。1.2 RTK应用于工程放样和界址点测量的分析本文将对RTK用于工程测量中的点放样、曲线放养及地籍测量中的界址点测量做具体

11、的阐述,由于RTK是利用高空中的卫星进行定位的,在定位过程中是有很多干扰因素的存在的,加之RTK自身的不完善,这样就会影响RTK的定位精度,对于RTK能否达到上述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以及实际应用时能否方便的操作使用,对此,我们要对RTK进行点放样、曲线放样及界址点测量的可行性进行实例论证,并制定如下方按。为了论证RTK用于点放样、曲线放样,我们制定了如下方案:首先用RTK进行点的放样,并且放样点的数量较多,在放样完后,用高精度的全站仪对放样点进行测量,并把全站仪测量的值看作为放样点的真值,这样我们对点坐标的设计值与全站仪的实际测量值进行对比并进行精度分析,由于放样点较多,我们可以把这些点的点位

12、中误差作为RTK放样的点位中误差,并与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中误差进行比较,看RTK的放样点位精度能否达到要求。对于界址点的测量我们依然采取上述方法:先用RTK进行界址点测量,再用全站仪用一定的方法对界址点进行检验测测量,最后进行精度分析。对于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与地籍测量规范中的规定值进行比较,看测量结果能否达到要求。通过对分析结果的对比,我们得出了RTK的测量精度是可以用于点放样、曲线放样及界址点测量的结论,这样我们不仅有了RTK测量的理论依据还具备了RTK测量的实践依据,也为以后使用RTK进行测量工作奠定了基础。由于RTK可以用于上述测量,我们以RTK的测量方法与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并通过

13、对比说明RTK的特点。对于工程测量来说,工程放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较大的工程建设,含有大量的工程放样工作,放样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能否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放样工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工程放样中的最基本的放样就是点放样。放样就是要求通过一定方法采用一定仪器把人为设计好的点位在实地给标定出来,过去采用的常规放样方法很多,如经纬仪交会放样、全站仪的边角放样等等,一般要放样出一个设计点位时,往往需要来回移动目标,而且要2 -3人配合操作。同时在放样过程中还要求点间通视情况良好,有时放样中遇到困难的情况会借助于很多方法才能实现,在生产应用上效率不是很高。如果采用RTK技术放样时,仅需把设计好的点位坐标输人到电子手簿中,拿着GPS接收机,它会提醒你走到要放样点的位置,既迅速又方便,由于RTK是通过坐标来直接放样的,而且精度很高也很均匀,因而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