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008798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1.混凝土硬化后产生龟裂之原因为何? 混凝土硬化后产生龟裂之原因甚多,一般是受两种以上之原因而造成龟裂。通常混凝土结构物负荷过重而产生拉应力,若混凝土抗拉强度不抵拉应力,便产生龟裂。混凝土变形之原因包括干燥收缩、温度变化、化学作用以及结构上之因素,此时应就材料、配比、养护等方面设法使收缩量减少,另方面则应从施工、设计上设法弥补先天性易龟裂之各种状况。2.混凝土硬化后表面产生白华之原因为何?混凝土硬化干燥后,外界之雨水、地下水、养生用水等经孔隙渗入硬化体内,使水硬性胶体或无机盐类的水溶液流出,再与空气中之二氧化碳反应成硫物质,待水份蒸发后即附着于硬化体表面,此现象称为白华

2、,又叫壁癌。白华刚开始可以肥皂水清洗之,若碳酸化后可使用稀释盐酸清洗再用水洗去,但白华虽经擦拭,往往仍会再流出,防止白华之方法,必须使用浇置均匀且致密之混凝土,使孔隙减少,再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骨材中之含泥量,使用清洁之拌合水,高品质之水泥,掺加减水剂,适当之养护,现场尽力防止雨水侵入,方可防患未然。1、砼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1) 水泥矿石是否稳定导致矿物组分是否稳定,从而影响到砼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2) 水泥生产工艺,如立窑与回转窑,冷却制度中的急冷措施控制得怎样,石膏粉磨时的温度等,造成水泥中矿物组分、晶相状态,石膏形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砼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3) 水泥中

3、吸附外加剂能力:C3AC4AFC3SC2S,水泥水化速率与矿物组分直接相关。 (4) 水泥存放一段时间后,温度下降,使砼外加剂高温适应性得到改善,而且f-CaO吸收空气中的水后转变成Ca(OH)2,吸收空气中的CO2后转变成CaCO3,从而使Mwo下降,也使砼和易性得到改善,使新拌砼塌落度损失减缓,砼的凝结时间稍延长。 (5)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需水量稍大于矿渣水泥,其保水性好,但一般塌落损失也较快。 (6) C3A含量较高的水泥,塌落度损失快,保水性好。 (7) 水泥中亲水性掺合料保水性好;火山灰质水泥保水性差,易泌水。 (8) 温度、湿度高低直接影响砼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9) 配合比中

4、的砂、石级配及砂、石、水、胶材的比例也影响砼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2、砼易出现泌水、离析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2. 1 原因 (1) 水泥细度大时易泌水;水泥中C3A含量低易泌水;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小易泌水;矿渣比普硅易泌水;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易泌水;掺级粉煤灰易泌水;掺非亲水性混合材的水泥易泌水。 (2) 水泥用量小易泌水。 (3) 低标号水泥比高标号水泥的砼易泌水(同掺量) 。 (4) 配同等级砼,高标号水泥的砼比低标号水泥的砼更易泌水。 (5) 单位用水量偏大的砼易泌水、离析。 (6) 强度等级低的砼易出现泌水(一般) 。 (7) 砂率小的砼易出现泌水、离析现象。 (8) 连续粒径碎石

5、比单粒径碎石的砼泌水小。 (9) 砼外加剂的保水性、增稠性、引气性差的砼易出现泌水。 (10) 超掺砼外加剂的砼易出现泌水、离析。 2. 2 解决途径 (1) 根本途径是减少单位用水量。 (2) 增大砂率,选择合理的砂率。 (3) 增大水、水泥用量或掺适量的、级粉煤灰。 (4) 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且针片状含量小。 (5) 改善砼外加剂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增稠性,或适量降低砼外加剂掺量(仅限现场) ,搅拌站若降低砼外加剂掺量,又可能出现砼塌落度损失快的新问题。 3、泵送砼出现抓底或板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3. 1 原因 (1) 严重泌水的砼易出现抓底或板结(粘锅) 。 (2) 水泥用量大的

6、砼易出现抓底现象。 (3) 砼外加剂掺量大的砼易出现抓底现象。 (4) 砂率小,砼易出现板结现象。 (5) 砼外加剂减水率高,泌水率高,保水、增稠、引气效果差的砼易出现抓底或板结现象。3. 2 解决途径 (1) 减少单位用水量。 (2) 提高砂率。 (3) 掺加适量的掺合料如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 (4) 降低砼外加剂的掺量。 (5) 增加砼外加剂的引气、增稠、保水功能。 4、泵送砼塌落度损失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4. 1 原因 (1) 砼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不好引起砼塌落度损失快。 (2) 砼外加剂掺量不够,缓凝、保塑效果不理想。 (3) 天气炎热,某些外加剂在高温下失效;水分蒸发快;气泡外溢

7、造成新拌砼塌落度损失快。 (4) 初始砼塌落度太小,单位用水量太少,造成水泥水化时的石膏溶解度不够;一般, sl020cm 的砼塌落度损失慢,反之,则快。 (5) 一般,塌落度损失快慢次序为:高铝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掺合料的水泥。 (6) 工地与搅拌站协调不好,压车、塞车时间太长,导致砼塌落度损失过大。 4. 2 解决途径 (1) 调整砼外加剂配方,使其与水泥相适应。施工前,务必做砼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试验。 (2) 调整砼配合比,提高砂率、用水量,将砼初始塌落度调整到20cm以上。 (3) 掺加适量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 (4) 适量加大砼外加剂掺量(尤其在温度比平常气温

8、高得多时) 。 (5) 防止水分蒸发过快、气泡外溢过快。 (6) 选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质水泥。 (7) 改善砼运输车的保水、降温装置。 5、泵送砼堵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5. 1 原因 (1) 砼和易性差,离析,砼稀散。 (2) 砼拌合物塌落度小(干粘) 。 (3) 砼拌合物抓底、板结。 (4) 采用单粒级石子,石子粒径太大,泵送管道直径小。 (5) 石子针片状多。 (6) 泵车压力不够,或是管道密封不严密。 (7) 胶凝材料少,砂率偏低。 (8) 弯管太多。 (9) 管中异物未除尽。 (10) 搅拌砼时,不均匀,水泥成块未松散成水泥浆。 (11) 第一次泵送砼前未用砂浆润滑管壁。 5. 2 解

9、决途径 (1) 检查砼输送管道的密切性和泵车的工作性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检查管道布局,尽量减少弯管,特别是90的弯管。 (3) 泵送砼前,一定要用砂浆润滑管道。 (4) 检查石子粒径、粒形是否符合规范、泵送要求。 (5) 检查入泵处砼拌合物的和易性,砂率是否适合,有无大的水泥块,拌合物是否泌水、抓底或板结等现象,若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见砼泌水、离析问题)。 (6) 检查入泵处砼塌落度、黏聚性是否足够,若塌落度不足,则适量提高砼外加剂的掺量,或在入泵处掺加适量的高效减水剂,若是砼黏聚性不足,则适量增大砂率或是掺加适量的级粉煤灰。 (7) 检查砼的初始塌落度是否20cm ,若是砼

10、塌落度损失快而引起的砼堵泵现象,则应首先解决砼损失问题(见塌落度损失问题)。混凝土的早期收缩: 自收缩是因水泥水化过程造成混凝土内部干燥而引起。自收缩随水胶比的降低而增大。不同水胶比的混凝土其收缩差异主要发生在早期(1小时前),自收缩的增长速度随龄期的增加而逐渐减慢。 早期收缩的影响因素:养护温湿度。湿度相同时收缩随温度上升而提高,同样温度下,湿度高时,混凝土收缩小。风速、温妄、湿度三者对混凝土初期收缩的影响。湿度在成型后12小时内影响大,风速从第3小时开始有很大影响,与湿度、风速相比温度的影响随时间变化不大;山砂配置的混凝土收缩大于河砂混凝土,并且山砂产地不同,引起收缩也不同,山砂中所含粘土

11、越多,混凝土收缩越大;外加剂经试验比较认为使用萘系超超塑化剂的试件收缩较大。混凝土的早期开裂 1水泥的异常凝结。凝结时间异常的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因塑性收缩和凝结两者速度不协调,更易导致早期开裂。在我国施工经验中,曾发现使用凝结时间快的水泥或掺有促凝剂作用的外加剂常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平裂纹的出现,其控制方法是掺缓凝剂调节凝结时间适当提高水灰比。 2拌和水中杂质的影响。施工经验证明,拌和水中的盐份、腐蚀酸可加强早期开裂趋势。 3山砂的影响。施工现场调查发现,山砂拌制的混凝土在天气晴朗且有风时新浇筑的楼板全部出现裂纹;用洗净的山砂就不出现裂纹。山砂产地不同,其作用各异,对混凝土开裂有不同影响,其控制措

12、施是选用洁净的河砂。 4早期养护。气温、湿度、风速及混凝土温度都影响水分蒸发速度,应及时采取临时挡风、遮阳、覆盖塑料布,喷养护剂等措施,避免水分过快失去,既有效防止早期开裂。混凝土碱集料反应 碱集料中某些活性矿物与混凝土微孔中的碱溶液产生化学反应,碱集料反应产生碱-硅酸凝胶,并吸水膨胀,体积增大34倍,从而引起混凝土剥落、开裂、强度降低,甚至导致破坏。防止碱集料反应的措施是选用低碱水泥或掺粉煤灰等掺和料降低混凝土中的碱性,对含有活性成分的骨料加以控制等方法。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中的问题探讨摘要:在混凝土、砂浆或净浆的制备过程中,掺入不超过水泥用量5%(特殊情况除外),能对混凝土、砂浆或净浆的正常性

13、能要求而改性的一种产品,称为混凝土外加剂。外加剂按其所对于应的功能不同分为减水剂、引气剂、僧水剂、促凝剂、早强剂、缓凝剂、发气剂、气泡剂、灌浆剂、着色列、超塑化剂、保水剂、粘结列、阻锈剂,喷射混纂土外加剂等。下面就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1 选择混凝土外加剂和检验外加剂产品的质量用户单位可可以根据工程设计、施工要求和技术指标进行比较,选择适合的生产厂家混凝土外加剂产品。建议采取组织实地考察,防止假冒。根据工程技术要求提出所需外加剂产品的质量指标、型号和参量,通过试验获得封存样品。将首批外加剂与留样作对比试验,在所供产品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501192003

14、)后即可批量使用检验外加剂产品质量的方法,对减水剂类产品,可采用净浆流动度作比较。取同批号水泥,在同掺量、同水灰比及相同条件下进行检验,先测初始流动度,经1h后再做一次流动度作比较,或通过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作比较。两种试验误差值允许在5%。当发现现差异较大时,应及时告知厂方,以便查明原因。2 检验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如何检验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问题,是新问题,也是老问题。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相容性问题应引起外加剂和水泥生产厂家的同等高度重视。许多实际施工状况,即使是完全符合质量标准的水泥和外加剂,在作为原材料进行配制混凝土埋亦会出现不相容性。其主要现象;在使用一批外加剂或续供外加剂时,常出现混凝土

15、坍落度有用大有小、坍落度损失或快或慢、凝结时间时长时短,有时还出现泌水等现象。检验外加剂与水泥是否相容的方法,对减水剂类产品,通常采用净浆流动度作试验即同一批外加剂与新进的水泥和原用的水泥进行比较试验,以判别是否是外加剂的原因而出现的问题。在判明情况的前提下,一般采取调整外加剂掺量或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的办法,同时与外加剂厂家或水泥厂家联系。3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高性能混凝土工艺,应内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以满足集中搅拌、远距离运送、泵送、不振捣、自平流、自密实等过程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此问题直接影响混凝土泵送及现场操作。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原因很多,较为多见的有外加剂的品质、水泥的因素、环境温度、水灰比的大小、砂率的含泥量,掺合料的变化以及拌和方式等。其中最具影响的因素是水泥和外加剂。如需解决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的问题,建议通过适当增加外加剂掺量,其幅度在原掺量基础上增加10%30%;如果是使用早强型新鲜水泥,则在原混凝土用水量的基础上增加5%10%。以上两种方法均可。4 混凝土出现泌水(结底)现象混凝土在施工中出现泌水(结底)及堵泵现象,一是外加剂减水率偏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