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2004367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 2019 届人教版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测试基础巩固1. 下列有关人体体液的叙述, 正确的是()A. 血液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 人体的体液中含量最多的是组织液C. 组织液、淋巴在成分及含量上完全相同D. 营养不良和淋巴循环受阻均会导致组织水肿2.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血液、组织液和淋巴血浆蛋白、 O2 和葡萄糖葡萄糖、 CO2和胰岛素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口服的肠道中的抗菌药物肌肉注射青霉素A. B. C. D.3. 2018武昌月考 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RNA聚合酶与特定的位点结合, 并转录形成信使RNAB. 记忆 B 细胞增殖分化成

2、浆细胞C. 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CO2和 H2OD. 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形成葡萄糖4. 2017上海十四校期末 如图 K23-1 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 ,A 液、B 液、C液共同组成内环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图 K23-1A.A 液、 B 液、 C液分别表示组织液、血液、淋巴液B. 与 B 液相比较 ,A 液、 C 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 细菌进入 B 液比进入 C 液更容易D.A 液渗透压高于 B 液渗透压可引起组织水肿1名校名 推荐 5. 2017内蒙古师大附中模拟 如图 K23-2 中的 a、 b、 c 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 , 细胞 1、2、3 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

3、液中的多种细胞 , 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图 K23-2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细胞 2 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细胞 3 的种类最多A. B. C.D. 6. 2017长春二模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B. 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 , 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C. 内环境相对稳定时 , 组织液进入血浆和淋巴的量相等D. 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小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7. 2017济南模拟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 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 , 下列事实哪一项不是外界环境因

4、素变化引起的()A. 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B. 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昏乏力、血压升高C. 人屏息一段时间后 , 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D. 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8. 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 , 错误的是 ( ) A.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 稳态遭到破坏可导致疾病D.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 , 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能力提升2名校名 推荐 9. 2017河南安阳一模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外界环境因素的稳定及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B.“摄入过咸食物 ,

5、 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这一过程只涉及体液调节C. 外界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内环境中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含量的变化D. 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只能在消化道中进行 , 不能在内环境或细胞内进行10. 2017四川德阳二诊 如图 K23-3 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 ,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 K23-3A. 甲、乙、丙、丁共同构成了人体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B. 正常情况下 , 图示各部分的成分是稳定不变的 , 这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C. 丙中的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D. 丁中 O2 浓度不可能比乙中的高11. 如图 K23-4 表示人体肝脏组织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下列相关分析错

6、误的是()图 K23-4A. 的表面可能存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受体B. 当的渗透压降低时 ,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 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会使其 pH明显降低D.与成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12. 2017徐州二模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A.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 引起组织水肿3名校名 推荐 B. 内环境的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C. 剧烈运动后 , 机体产生大量的乳酸导致血浆呈弱酸性D. 内环境中 O2 浓度下降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13. 2017宁夏银川兴庆期中 如图 K23-5 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 K23-5A.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 , 将会导致渗透压降低 , 增多B.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 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 A组织细胞C.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D. 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14. 2017福建漳州三模 有一种肾小球炎症常由 -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 ,体检会发现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 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 水浴加热后呈现出紫色B. 患者血浆蛋白经尿液流失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 可出现组织水肿C. 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D. 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

8、抗体复合物可被溶酶体分解15. 如图 K23-6 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 :图 K23-64名校名 推荐 (1) 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 其中组成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有( 填标号 )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 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 , 与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2)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 以葡萄糖为例 , 葡萄糖从血浆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CO2 不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3) 人体内环境能够维持动态平衡 , 当天气变得寒冷时 , 机体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增多 ,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 同时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 骨

9、骼肌战栗。这种调节机制属于( 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 。综合拓展16. 已知 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 , 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 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 , 经过氧化分解 , 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 ,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 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2) 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 细胞外液渗透压, 尿量, 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3)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 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填“会”或“不会”

10、) 发生变化。1.D 解析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A 错误 ; 人体的体液中含量最多的是细胞内液 , 占 2/3,B 错误 ; 组织液、淋巴在成分上相似 , 含量不完全相同 ,C 错误 ; 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 , 血浆渗透压下降 , 血浆中的水分更多进入组织液 , 导致组织水肿现象 ; 毛细淋巴管受阻 , 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造成组织水肿 ,D 正确。5名校名 推荐 2.A 解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 血浆是组成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中有血浆蛋白、 O2、葡萄糖、 CO2、激素、氨基酸等。突触小泡在突触小体中 , 属于细胞内部环境。

11、口服的药物都在消化道中 , 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注射的青霉素首先进入组织液 , 属于内环境成分。3.B 解析 RNA 聚合酶与特定的位点结合, 并转录形成信使RNA发生在细胞内 ,A 错误 ; 内环境是细胞的生存环境 , 因此记忆 B 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发生在内环境中 ,B 正确 ; 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 CO2和 H2 O发生在细胞内 ,C 错误 ; 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形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内 ,D 错误。4.D 解析 据图示可知 ,A 液、B 液、C液分别表示组织液、血浆、淋巴,A 项错误。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 ,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 项错误。毛细淋巴管以稍膨大的盲端起于组织间

12、隙 , 互相吻合成网 , 它的通透性比毛细血管大 , 细菌更容易进入 ,C 项错误。 A 组织液渗透压高于 B 血浆渗透压 , 血浆中的水分会更多进入组织液中 , 使组织液增多 , 引起组织水肿 ,D 项正确。5.D 解析 根据题意及图中信息可判断a、b、c 分别表示淋巴、血浆和组织液。三种细胞外液中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最多。大部分组织细胞存在于组织液中, 所以细胞 3 的种类最多。血浆中成熟红细胞不消耗O2 。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6.B 解析 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A 错误 ; 内环境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 因此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 , 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 正确 ; 当内环境相对稳定时 , 组织液进入血浆的量多于进入淋巴的量 ,C 错误 ; 寒冷环境中 , 温差大 , 因此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