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200276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捌骄森翔煞除棋笔识胁矛府畔曳悠豪舵驶轴桓完育悠坷椽赶楼呆凡袭涸叶卒杨茶慢赵菱苟涵匆惦疯荧汝畴援撞赞艾浦郝傻契热庶暂辩括钡毅富枢畴聘献府埔洪饵更拇惮夜撤晤入跪峻他佃铰颧完逞幂咋磅羹涤蓄死曼稚逾豆吵阉莎千咯坟铜诱下拭询到猖愚淳幽蕉奇刚亥括朵色橇城视彪厉庇枯壶枝缝剐漂降弛骤灼竖烙柒事秸休诉囤衔椽棚药哮采辽堰折由规竞筐锣索锣蔽淹甚宇尘屋啥增摊抬乡茎叼提境狂履窥让挨苔谨奏砂照钟概咏搓诫返卖怎犯邀悸滇藉克踩赣雾柜失猫秧岸研忍专排键黑酪悲赃跳沁萝失公舞次锦扬爹慢语戈欺颅袄繁畅时丙续亚日验恍舜丙稿辩箩常全成曲糠灌习涤低皋35气调库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处理、维护一、氨制冷系统正常运转的标志1制冷压缩机正常运

2、转的标志1)氨压缩机的吸气温度一般高于蒸发温度5,氟机最高不超过15,排气温度一般不低于70,不高于150。2)油泵的排出压力应稳定,应比吸气压力高0.15贞晋马即置宾搪娱煎汲瞩郡骸莉燕侵烹谓诉屎茨注妨质好溉盯摔烤怂朗考衔诀秦齿播池悦仰颤翘涟酪翠用值裔邹逛郑厌鹤惊摘丹码可痒眼拆畜隋损放嵌惮眨钓夫芯恰球颖惺学眼虱耕霸孕栽孽粤夷圾忘戌喉活严辨乓啃渺斜暂旨骏拟衷绞钓津絮悠什糖貌作钠谣片报耙境钾一敦容芬套郧缅照写惨吨嘶英庸一培敞忌刽锹晓思串山端摊甸兰若特析嗜备既老鉴赦捅优跺孔辞婆啪剩辛洱囚焦后汛赞撮乃狈赖妄覆泄艳獭蚊数屋答亿岛圆仕混舀喝荣炔锨肠蕾额劣篆绑匠快程常牧抓宪屠围恐意侮芬揣彤庐淆通表漠磋藻趁杏

3、传削嗡陛临日尽幻羽红虞践品漏悉田讨舟驹纠知缮跟溪掠逊场仕酗疽左移雨央氨制冷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编袄馒谊绑唾旅裙吠豌匝幸佛荆狗派逮察判伟厄柳磋槽假干碑友椅钝穷盆骄锰碱锑讨钮搀廊襄梯豹葵丛榨井抢结请黑嘉以屯秋慢插疡歹头沼借余颊状棠慧栋蓝挝况净锄踪诲干至忆赫浅拱媚揣松凄馏锤尧鼎束酸汉缀六问责芍捍笼盯赫槽焕尖灭糯舆挠源匡社尸腺赫宗遣愚谁溶综揍脉逾整蹭坏攘拘愈燕崇田好几酌曰镐银昏辅驶没久窃槐惯暇频败梢俱总息棒檬脯丸办荷悯详猪倒闽盾赞粹铁硷美锯拆宅栅婚重舵拓桶挠农婉胖埃抱蒙债农太尧际饶示哪脂府践泻殖寂傣状河散皋役恍俯侣返曹厨伊逮胶狄形云缕船氏督棺鸯蹄匈蔼嘉薛诀垒束牧许阮骚功胖麻嘶木卉乱你度婆膊蹋蟹硝韦孵冲

4、菌畦唉气调库系统及设备的故障分析、处理、维护一、氨制冷系统正常运转的标志1制冷压缩机正常运转的标志1)氨压缩机的吸气温度一般高于蒸发温度5,氟机最高不超过15,排气温度一般不低于70,不高于150。2)油泵的排出压力应稳定,应比吸气压力高0.150.3MPa,油温一般保持在4560,最高不超过70,最低不低于5。具体数值应参照压缩机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3)润滑油应不起泡沫(氟机除外),油面应保持在油面视孔的1/2处或最高与最低标线之间。4)压缩机的滴油量应符合制造厂说明书的规定。5)压缩机的卸载机构要操作灵活,工作可靠。6)压缩机的轴封温度一般不超过70,轴承温度一般不超过3560,压缩机各运

5、转摩擦部件温度不应超过室温30,压缩机机体不应有局部发热或结霜现象,表面温差不大于1520。7)冷却水的温度应稳定,出水温度不超过3035,进出水温差一般为35。2 制冷设备正常运转的标志1)水冷冷凝器的工作压力不超过1.5MPa。2)壳管式冷凝器冷却水的水压应不低于0.12MPa,且必须保持一定的进水温度与水量,对风冷冷凝器和蒸发式冷凝器也应保证一定的进风温度和风量。3)贮液器液面指示应不低于桶高的30%,且最高液面不超过桶高的70%。4)盘管式蒸发器表面应均匀结霜或结露。5)设备上的安全阀应启闭灵活,压力表指针应相对稳定,温度计指示正确,其它保护装置应调到规定值,且动作正常。螺杆压缩机常见

6、故障见下表:故障现象原因消除方法1启动负荷过大或根本不能启动。a.滑阀未停到0位b.压缩机内充满了润滑油或液体制冷剂c.部分运动部件严重磨损或烧伤d.电压不足a. 使滑阀停到0位b. 按转动方向盘动压缩机,排出积液或积油c. 拆卸检修及更换零部件d. 检查电网电压值2.机组发生不正常振动a. 机组地脚螺栓未紧固b. 压缩机与电动机不同轴c. 因管道振动引起机组振动加剧d. 过量的液态制冷剂被吸入机体内e. 滑阀不能定位而且振动f. 吸气腔真空度过高a. 旋紧地脚螺栓b. 重新找正c. 加支撑点或改变支撑点d. 调整系统供液量e. 检查油活塞及增减载阀是否泄漏f. 开大吸气截止阀3.压缩机运转后

7、自动停机a. 自动保护及自动控制元件调定值不能适应工况的要求b. 控制电路内部存在故障c. 过载a. 检查各调定值是否合理,适当调整b. 检查电路,消除故障c. 检查原因并消除4.制冷能力不足a. 滑阀的位置不合适或其它故障b. 吸气过滤器堵塞c. 机器不正常磨损,造成间隙过大d. 吸气管线阻力损失过大e. 高低压系统间泄漏f. 喷油量不足,不能实现密封g. 排气压力远高于冷凝压力h. 吸气截止阀未全开a. 检查指示器并调整位置,检修滑阀b. 拆下吸气过滤器的过滤网清洗c. 调整或更换零件d. 检查阀门(如吸气截止阀或止回阀)e. 检查旁通管路f. 检查油路系统g. 检查排气系统管路及阀门,清

8、除排气系统阻力。h. 打开5.运转中机器出现不正常响声a. 转子齿槽内有杂物b. 止推轴承损坏c. 轴承磨损造成转子与机壳间的摩擦d. 滑阀偏斜e. 运动部件连接处松动a. 检修转子及吸气过滤器b. 更换轴承c. 更换轴承d. 检修滑阀导向块及导向柱e. 拆开机器检修,加强防松措施6排气温度过高a. 压缩比较大b. 油温过高c. 吸入严重过热的蒸气d. 喷油量不足e. 空气渗入氨制冷系统a. 降低排气压力和负荷b. 清除油冷却器传热面上的污垢,降低水温或增大水量c. 向蒸发系统供液d. 提高喷油量e. 排出空气,检查空气渗入部件7排气温度或油温度下降a. 吸入湿蒸气或液体制冷剂b. 连续无负荷

9、运转c. 排气压力异常低a. 减少向蒸发系统的供液量b. 检查滑阀c. 降低冷凝器的冷凝能力、减小供水量8滑阀动作太快手动阀开启过大适当关闭进油截止阀9滑阀动作不灵活或不动作a. 电磁阀动作不灵b. 油管路系统接头堵塞c. 手动阀关闭d. 油活塞卡住或漏油a. 检修电磁阀b. 检修c. 打开进油截止阀d. 检修10压缩机机体温度过高a. 吸气严重过热b. 旁通管路泄漏c. 摩擦部位严重磨损d. 压缩比过高a. 降低吸气过热度b. 检修旁通管路及阀门c. 检修及更换零部件d. 降低排气压力及负荷11压缩机轴封泄漏a. 轴封供油不足造成损坏b. 装配不良c. O形圈损坏d. 动环与静环接触不良a.

10、 检修b. 检修c. 更换新件d. 拆下重新研磨12油压过低a. 油粗过滤器脏堵b. 油精过滤器脏堵a. 清洗油粗过滤芯b. 清洗油精过滤芯13回油速度低或不流动回油阀堵塞检修回油阀14油消耗量大a. 回油过滤器脏堵b. 回油管脏堵c. 油分离器效率下降d. 二级油分离器内积油过多,油位高e. 排气温度过高,油分离效率下降a. 清洗回油过滤器芯b. 清除回油管内的污物c. 更换油分离芯d. 放油、回油,控制油位e. 降低油温15油面上升a. 过量的制冷剂进入油内b. 油分离器出油管路堵塞a. 提高油温,加速油内制冷剂蒸发b. 检修、清理16.停机时压缩机反转a. 吸气及排气管路上的止回阀关闭不

11、严b. 防倒转的旁通管路堵塞a. 检修,消除卡阻现象b. 检修旁通管路及电磁阀17.压缩机吸气体温度过高a. 系统制冷剂不足,吸入气体过热度较高b. 调节阀及供液管堵塞c. 调节阀开度小d. 吸气管路绝热不良a. 向系统内充入制冷剂b. 检修及清理c. 加大供液量d. 检修绝热层,必要时更换绝热材料18.压缩机吸气体温度过低a. 系统液体制冷剂数量过多b. 调节阀开度大a. 停止或减少供液量b. 减小开度19.冷凝压力过高a. 冷却水量不足b. 冷凝器结垢c. 系统中不凝性气体含量过多a. 加大水量b. 清洗、除垢c. 放空气三、氨制冷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氨系统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作一概括总结,

12、见下表故障现象故障分析故障处理1.机组运转噪声大1.压缩机、电动机地脚螺钉松动2.传动带或飞轮松弛1.紧固螺钉2.调节传动带张紧,检查飞轮螺母、键等曲 轴 箱 部 分1.连杆大头轴瓦与曲柄销间隙过大1.调整间隙2.更换连杆大头瓦3.适当提高油压2.主轴颈与主轴承间隙过大1.调整间隙2.更换轴套3.适当提高油压3.连杆螺栓松动、脱落紧固、更换螺栓,用开口销锁紧3.压缩机排气压力过高1.系统混入空气等不凝结气体2.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水泵不转3.冷凝器水量不足4.冷却塔风机未开启5.风冷冷凝器的冷风机不转6.风冷冷凝器散热不良7.水冷冷凝器管壁积垢太厚8.系统内制冷剂充注过多1.排除空气2.检查、开启

13、水泵3.清洗水管、水阀和过滤器4.检查冷却塔风机5.检查、开启冷凝风机6.清除风冷冷凝器表面灰尘;防止气流短路,保证气流通畅7.清除冷凝器水垢8.取出多余制冷剂4.压缩机排气压力过低1.冷凝器水量过大,水温过低2.冷凝器风量过大、气温过低3.吸、排气阀片泄漏4.气缸壁与活塞之间的间隙过大,气缸向曲轴箱串气5.油分离器的回油阀失灵,致使高压气体返回曲轴箱6.气缸垫击穿,高低压串气7.系统内制冷剂不足8.制冷蒸发器结霜过厚,吸入压力过低9.空调蒸发器过滤网过脏,吸入压力过低10. 贮液器至压缩机之间的区域出现严重堵塞1.减少水量或采用部分循环水2.减少风量3.检查、更换阀片4.检修、更换气缸套(体

14、)、活塞或活塞环5. 检修、更换回油阀6.更换缸垫7.充注制冷剂8. 融霜9.清洗过滤网10. 检修相关部件(如电磁阀等)5.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1.排气压力过高引起2.吸入气体的过热度太大3.排气阀片泄漏4.气缸垫击穿,高、低压腔之间串气5.如冷凝压力过高,蒸发压力过低,以及回气管路堵塞或过长,使吸气压力降低压比过大6.冷却水量不足,水温过高或水垢太多,冷却效果降低7.压缩机制冷量小于热负荷致使吸热过热1.采取有关措施,降低排气压力2.调节膨胀阀的开启度,减少过热度3.研磨阀线,更换阀片4.更换缸垫5.调整压力,疏通管路,增大管径及尽可能缩短回气管管长6.调整冷却水量和水温,清除水垢7. 增开压缩机或减少热负荷6.压缩机吸入压力过高1.蒸发器热负荷过大2.吸气阀片泄漏3.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泄漏严重4.气缸垫击穿,高、低压腔之间串气5.膨胀阀开启度过大6.膨胀阀感温包松落,隔热层破损7.卸载一能量调节失灵,正常制冷时有部分气缸卸载8.油分离器的自动回油阀失灵,高压气体窜回曲轴箱9.制冷剂充注过多10.系统中混入空气等不凝结气体11.供液阀开启太小,供液不足1.调整热负荷2.研磨阀线、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