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94个注意点中考必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200017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94个注意点中考必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94个注意点中考必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94个注意点中考必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94个注意点中考必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94个注意点中考必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94个注意点中考必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94个注意点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2、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导热性等。3、 化学性质:必须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毒性等。4、 镁燃烧的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化学方程式:2Mg + O2 = 2 MgO5、 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有:CO、SO2、NO2。6、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化学方程式:C + O2 = CO2。7、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2、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方程式:S + O2 = SO2。集气瓶中应放少量水,防止SO2污染。8、磷燃烧的现象:冒出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4P +5O2 = 2 P2O5。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耀眼的强光,化学方程式:4Al+ 3O2 = 2Al2O39、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化学方程式:3Fe + 2O2 = Fe3O4。10、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出现水珠,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化学反应式:蜡烛 + 氧气 = 二氧化碳 +

3、 水。11、细铁丝和铝在氧气中燃烧时,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集气瓶破裂。1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1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14、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一变多)1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 = 2KCl + 3O2、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H2O2 = 2H2O+ O2 。16、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17、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也可以用

4、排水法。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18、用KMnO4、KClO3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略朝下。原因是;防止试管破裂。19、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大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尘进入导气管。20、用KMnO4、KClO3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将导气管从水槽移出,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破裂。21、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由多种分子组成)2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一种分子组成)23、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25、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

5、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是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1 :2,质量比是8 :1。反应式;2H2O = 2H2 + O2。26、氢气燃烧的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反应式:2H2 + O2 = 2H2O 。27、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28、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9、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30、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原子核和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3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等于电子

6、数。32、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单位是“1”。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33、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4、元素符号的意义有:(1)、表示一种元素。(2)、表示一个原子。()金属、非金属固体、稀有气体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物质。35、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36、前20号元素的排列顺序为: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磷(P);硫(S)、氯(Cl)、

7、氬(Ar)、钾(K)、钙(Ca)。37、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有8个电子,化学性质稳定。金属元素最外层少于4个电子,容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大于或等于4个电子,容易得到电子。38、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在离子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质子数大于电子数时带正电是阳离子,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时带负电是阴离子。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等于原子得失电子数,得电子为负;失电子为正。常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数字写在前,正负号写在后,“1”可省略表示。39、常见的离子有Na+、K+、H+、Ag+、Mg2+、Ca2+、Ba2+、Zn2+、Cu2+、Fe2+、Fe3+、Al3+、O2+、Cl-、SO42-、

8、CO32-、NO3-、OH-、ClO3-、NH4+ 40、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正负号相同,标法不同,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写在前,数字写在后,“1”不能省略。41、化学式的意义有:(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一个分子。(3)表示物质由那些元素组成,(4)表示一个分子由那些原子构成。42、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43、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44、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方法:一排顺序(正价前,负价后),二标价。三

9、交四约五检查。45、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46、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个数,原子的种类,原子的质量,元素的种类。肯定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47、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二者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不同。48、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 + O2 = CO2;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 + O2 = 2CO。49、碳跟氧化铜反应的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化学方程式为:C +2CuO = 2Cu + CO2。50、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氧

10、的物质是氧化剂,被还原;得氧的物质是还原剂,被氧化。51、碳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 CO2 = 2CO。该反应吸收热量。52、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是利用了它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的大的性质。53、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颜色变红,化学方程式:CO2 + H2O = H2CO3。给变了色的溶液加热又变成紫色,化学方程式:H2CO3 = CO2 + H2O。54、检验CO2的方法是将其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55、煅烧石灰石的化学方程式:CaCO3 = CaO + CO2。5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

11、 +2HCl = CaCl2+H2O+CO2。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为CO2易溶于水。57、一氧化碳燃烧的现象:发出蓝色火焰。化学方程式:2CO + O2 = 2CO2。5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现象:黑色粉末变红,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化学方程式:CuO + CO = Cu +CO2。CO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入气体一会儿再加热。原因是:防止加热混合气体而引起爆炸。实验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气体。原因是防止生成的铜又被氧化。由于一氧化碳有毒,所以要进行尾气处理。方法是:点燃。59、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必须与氧气接触、

12、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60、灭火的方法可采取:一、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二、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61、有机物:含碳的化合物。无机物:不含碳的化合物。但CO、CO2、及含CO32-的化合物虽然含碳而属于无机物。62、甲烷:俗称沼气,化学式:CH4。燃烧的化学方程:CH 4+2O2 = CO2 +2H2O。63、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 +3O2 = 2CO2 +3H2O。64、空气中,CO2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硫的氧化物及氮的氧化物会引起酸雨。65、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66、铁能与稀酸反应,反应式

13、为:Fe +2HCl=FeCl2 +H2;Fe +H2SO4 =FeSO4 +H2。67、铁与硫酸铜反应现象:铁丝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反应式为Fe +CuSO4=FeSO4+Cu。68、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69、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但含碳量不同。生铁(C%)2%4.3%,钢(C%)0.03%-2%。磁铁矿:Fe3O4 赤铁矿:Fe2O3 菱铁矿:FeCO3。70、炼铁的原理:Fe2O3 + 3CO = 2Fe + 3CO2;反应现象: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注意事项同CO还原CuO;Fe3O4 + 4CO = 3Fe + 4

14、CO2。7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72、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73、不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74、溶解度: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计算式:溶解度 =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100标准 (克)75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P%=M质/M液100%。76、在一定的温度下,某饱和溶液中,P% =S /S+100100%。77、溶液稀释的原则: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M浓P%浓 = M稀P%稀。78

15、、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79、在能导电的溶液里,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80、酸:组成里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H+酸根)PH7盐酸(HCl):纯净的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工业盐酸略 呈黄色。浓盐酸易挥发(打开瓶盖出现白雾)。硫酸:(H2SO4)无色、粘稠液体、难挥发。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81、代表物 吸水性:用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碱性物质(NH3) 浓硫酸: 脱水性: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能生成H2。硝酸:物理性质与盐酸相似易挥发。有酸的通性,但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1)、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2)、酸+金属盐+H2(金属必须排在H以前、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82、酸的通性 例:Zn+H2SO4=ZnSO4+H2;Fe+2HCl=FeCl2+H2(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例:6HCl +Fe2O3 = 2FeCl3 + 3H2O、H2SO4+ CuO =CuSO4 +H2O(4)、酸+碱盐+水。例:2HC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