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199248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花木街道花木街道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文化中心,东北侧至云山路、云间路,与金桥镇交界;西北至杨高路,与洋泾街道、 塘桥街道相接; 南与北蔡镇相邻; 东与张江镇相连,毗领汤臣高尔夫球场、张江高科技园区,总面积20.93 平方千米。 2012 年有常住人口221327 人,其中户籍户数4.4 万户,户籍人口10.7 万人,人户分离人口近10 万;有来自 10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士2.6 万,外来人口4.54 万。1办事处驻玉兰路218 号,邮编 201204。区政府座落于世纪广场。有来自 104 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士1.7 万余人。区域内有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新国际博

2、览中心、东方艺术中心、世纪公园、 上海科技馆等标志性设施。街道下辖牡丹、 由由、培花、钦洋、联洋、东城6 个分社区及其42 个居委会,共有 184 个小区、 4416 个楼组、 5424 个楼组长。 2 行政区类别上海市浦东新区所属地区浦东新区政府驻地上海市地理位置东北侧至云山路、云间路面积 20.93 平方千米人口 221327 人目录 1 历史沿革 2 行政区划 3 街道建设 4 城市功能 5 获得荣誉 6 主要领导 7 体育竞赛历史沿革花木之名,因种植花草树木历史悠久而得名。其地原为凌家花园,;.为清代一凌姓富商所建。花木乡境地,唐宋时属华亭县长人乡,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 年)属上海

3、县长人乡,清雍正三年( 1725 年)划属于南汇县,为南汇县张江区北蔡乡所辖。1950 年 6 月,从南汇县划属川沙县。1959 年 5 月,建立林家人民公社。同年9 月改名为花木人民公社。自此出现“花木”一名。 1984年置乡, 1995 年建镇。 1997 年,面积 12.6平方千米,人口2.3 万,辖龙王庙、蔡家、花木、龙沟、潘桥、同乐、勤农、界沟、建国 9 个村委会和1 个居委会。 2000年,撤销花木镇、严桥镇,设立新的花木镇。2001 年,撤销钦洋镇、花木镇,设立新的花木镇。2006 年 7 月 17 日,经上海市政府批准,撤销花木镇,设立花木街道。花木集镇原名龙王庙镇, 为原花木

4、乡党政机关所在地,为南北向对面街。郁家浜咸塘浜在乡境东北交汇,向西经白莲泾达黄浦江。镇上有造纸机械厂、卫生院、中心小学等单位,镇西有上海联合化工厂、淮海制药厂等市属厂。近年在老街东首建成商业新街。古龙王庙在镇南,始建年代缺考,1959 年部分庙房拆建为花木中心校。 行政区划花木街道下辖牡丹、由由、培花、钦洋、联洋、东城 6 个分社区及其41 个居委会, 3 个村委会。牡丹第二居委会(原花木新村二居委,2009 年更名)牡丹第四居委会(原花木新村四居委,2009 年更名)牡丹第七居委会(原花木新村七居委,2009 年更名)培花新村四居委会培花新村六居委会培花新村七居委会由由一居委会;.由由二居委

5、会由由四居委会由由五居委会由由六居委会由由七居委会牡丹第八居委会 (原花木新村第八居委, 2009年更名)东城新村第一居委会锦绣居委会牡丹第一居委会(原花木新村第一居委,2009 年更名)牡丹第六居委会(原花木新村第六居委,2009 年更名) 万邦第一居委会 牡丹第五居委会(原花木新村五居委,2009 年更名)培花新村一居委会培花新村二居委会培花新村三居委会明月第一居委会东城新村第三居委会东城新村第四居委会培花新村第九居委会牡丹第三居委会(原花木新村第三居委,2009 年更名)东城新村第六居委会蓝天居委会东城新村第二居委会东城新村第五居委会东城第七居委会东城新村第八居委会 ( 2009 年新增

6、)由由八居委会 ( 2009 年新增)世茂湖滨花园居委会(2009 年新增)联洋新社区第一居委会( 2009 年新增)联洋新社区第二居委会(2009 年新增)联洋新社区第三居委会(2009 年新增)联洋新社区第四居委会( 2009 年新增)联洋新社区第五居委会( 2009 年新增)联洋新社区第六居委会(2009 年新增)潘家桥村村委会花木村村委会龙沟村村委会街道建设花木街道隶属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功能区域。该区域共有42.77 平方公里、65 万人口, 2.6 万家注册企业,1435 万平方米的商办楼宇。是上海市城市形态最新、产业功能最强、经济实力最大的功能区域。陆家嘴功能区是上海国际金融

7、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和主要承载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小区艺术座椅花木街道(镇)曾被国际卫生组织授予 “国际安全社区” 和“国际卫生镇” 称号;曾被国家相关部门授予 “全国文明单位” 、“国家卫生镇”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全国和谐社区示范街道” 、“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称号;曾被上海市相关部门授予“上海文明社区”、“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2004年在全国 1000 个强镇评比中,位列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指数全国第六、上海第一。花木街道经济发达,2008 年上缴地方财政税收30 亿元。市民安居乐业,共有24 个民族国内人士

8、104 个国家和地区的2.6 万境外人士在此居住。城市功能1、行政管理功能浦东新区党、政、人大、政协、司法等首脑机关全部在浦东行政中心办公(丁香路一带)。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上海市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等市级行政管理机构也在此办公。2、文化教育功能有中国著名的东方音乐厅、上海科技馆、浦东干部学院、有上海市知名的进才中学、浦东图书馆、浦东少年宫、浦东展览馆、上海日本人学校(浦东校区)等。3、会议展览功能总建筑规模达25 平方米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是上海首屈一指的会展场所。 4、商业商务功能家乐福、麦德龙、百安居、大拇指广场、亚泰盛汇、联洋广场等均为闻名的商业大卖场和商业广场。一大批海内外知名的国

9、际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也都在;.民生路沿线办公。5、休闲旅游功能上海市最大的公园世纪公园、陈逸飞设计的“日晷”城市雕塑、法国罗丹创造的“思想者”坐像、法国凯萨制作的“大拇指”雕塑等都在花木。 6、宾馆饭店功能淳大万丽酒店、世纪皇冠假日酒店、证大丽笙酒店、 东怡大酒店等4 座高星级酒店早已开业经营。7、城市交通功能世界唯一的一条商业经营的磁浮线中心城市始发站、轨道交通二号线早已投入运营、轨道交通七号线和九号线都在紧张施工过程中,2010 年都可投入使用。8、高端居住功能整个联洋国际社区、半个碧云国际社区都位于花木街道的范围。获得荣誉2004 年成功创建上海市文明镇,上海市荣获“五好镇党委”,综合实

10、力排名全国千强镇第六,上海市第一; 2005 年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 2006 年、 2008 年、 2010 年,花木街道连续三届获得上海市“文明社区” 荣誉称号; 2007 年,被命名为全国首批 “国家安全社区” 和第二批 “国际安全社区” ;2009 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 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殊荣。 1 主要领导李登华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行政组织党组书记负责办事处全面工作。张荣庆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负责行政和机关、 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国际安全社区建设、安全监察等工作。分管综合监察队(安全监察队) 、国际安全社区促进办公室。协管社会稳定工作、党政办公

11、室。徐明宝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武装部部长负责人民武装工;.作,分管人民武装部。负责撤制村队和动迁工作,协管城建科、城建管理中心。 尹志平办事处副主任负责社会民生工作,牵头(协管)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分管社会发展科、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促进就业办公室、老龄委;联系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雄伟办事处副主任、居民区党委书记负责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分管居民区党委、社区管理委员会、业主大会指导委员会、六大分社区党委、社区服务中心;联系花木房管办。3 体育竞赛德国房车大师赛( DTM )上海街道赛 DTM 房车赛是当今世界最富盛名的顶级房车赛,在房车比赛类型中

12、是属于最高级别的比赛,至今已有20 年的历史,是代表欧洲最高水准的赛事,每年在欧洲举办十场分站比赛,数以十万计的观众在比赛当日到场观看赛事。DTM 房车赛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房车赛之一,在房车比赛类型中属于最高级别,曾被誉为“装上房车外壳的F1”。 2010 年 11 月 28 日DTM 上海站在浦东展览馆世纪公园上海科技馆一线的街道上进行,此后,还将继续举办5 年。中国四大象棋之乡花木街道是中国四大象棋之乡之一,社区内的花木行政文化中心常年进行象棋比赛。花木行政文化中心内部设有乒乓房、舞蹈房、健身房等供居民使用,同时也开设空手道、拉丁舞、 跆拳道班等供居民参加。参考资料 1.锦绣花木2.街道简介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办事;.处 2012-09-13 引用日期2012-09-133.街道简介领导介绍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街道办事处2012-09-13 引用日期 2012-09-13 词条标签:街区路, 地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