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本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99188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生本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生本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生本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生本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生本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生本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生本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生本理念下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学作者:广东南海市西樵樵北中学 霍弟欢电话:0757-86833975或18929918693关键词:生本理念 情感教学摘要: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别林斯基说:“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 情感目标包括动机的引起、兴趣的培养、感情的陶冶、意志的锻炼、信仰的确立、习惯的形成、方法的掌握以及个性的形成等诸多非智力因素的问题。其中当然包含了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对于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动力作用,这就要政治教师在生本理念下的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如何在生本理念下的教学中发挥情感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呢?(1)教师首先应有真挚、深厚

2、的情感;(2)把师爱倾注于教书育人实践之中;(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4)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技巧,把握情感的表达方式。只有以情感培养情感,才能把爱通向学生 ,从而使情感在生本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魅力。正文:情感,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它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别林斯基说:“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思想政治生本理念下的教学,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依据心理学提出的学

3、生情感影响着学习的理论。在生本理念下的教学中,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能更加主动、努力地学习;相反,便会产生消极情绪,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因此,这就要求政治老师更应在生本理念下的教学中注入情感,改变学生情感情绪的活动性质,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情感目标包括动机的引起、兴趣的培养、感情的陶冶、意志的锻炼、信仰的确立、习惯的形成、方法的掌握以及个性的形成等诸多非智力因素的问题。其中当然包含了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对于促进智力因素发展的动力作用,这就要政治教师在生本理念下的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如何在生本理念下的教学中

4、发挥情感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呢?(一) 教师首先应有真挚、深厚的情感在生本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教者的情感真正能够感染学生,从而产生师生情感共鸣,那么,教师本身的情感必须是真挚的、深厚的。而这种情感则来自于政治教师高尚的师德和崇高的事业心。只有一个政治教师具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和对知识的科学态度,才能从自身产生出真爱,才能在课堂上打动学生,而且教师的爱只有与学生发生共鸣,才可以展现其力量。这就要求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因为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接近学生,才能感化学生。教师的尊严将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教师真挚的爱,将打开学生的心扉,使学生真心接受教师的帮助。否则,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

5、,没有真实、诚挚的情感,在生本理念下的教学中装腔作势,言不由衷,不可能会让学生发生情感共鸣。难以想象一个对社会主义事业缺乏热情的教师,教出的学生个个都对社会主义事业热情洋溢,一个对周围的恶言劣行毫无义愤,熟视无睹的教师,他所教育的学生 竟都是疾恶如仇的人。(二) 把师爱倾注于教书育人实践之中师爱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爱,它是人世间最宝贵的情感之一,师爱高于事业心,排除功利心的情感要比居于家庭、家族利益或朋友间的小范围利益的情感来得纯洁、高尚。正是出于这样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总能不分优劣,一视同仁,善于从优生中发现“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从后进生身上找出积极的因素,悉心加以诱导。区庆良是我在樵北中学

6、任教的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前他对我说“老师十分感谢你对我的培育,若不是老师的赏识 ,培养我当班长,我真不敢想象我会变成怎样。”另一个考入市属技工学校的学生(陈景灿)对我说:“我是一外极差的学生,若不是老师的时时鼓励、帮助,我也不会考入我心目中的学校。”从他俩说的话,我坚信师爱的作用。在这几年教育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其师爱的作用,沟通学生心灵,用师爱滋润学生们的心田,尤其厚爱差生,给他们以爱抚、以关怀,以激励,以信任,以期待,使他们格外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赢得良好发展的教育效果。(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兴趣就是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对学习所抱的积极态度,是学习的内聚力。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得好:“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索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探索的欲望。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事实上,学生的最佳动力,莫过于对学科发生兴趣。而教师的积极情感在激发学生学习中具有动力作用。教师的情感好像融在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催化剂和粘合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发挥着动力作用。实践证明,在生本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相投,

8、彼此亲切,会使学生兴趣油然而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若能在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上和由此产生的行为上给予正确的评价,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则能激发其求知欲,调动积极性。初三思想政治课是在历史课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使他们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初步懂得用生产的观点、阶级的观点、群众的观点观察社会,知道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原因,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克服讲理论课干巴巴的缺点,纠正学生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

9、”的偏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讲课过程中我寓情于教中。这里的“教”是指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思想政治课生本理念下的教学中,要求教师的情感不仅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谐统一,还要与教材内容的情感和谐统一。因为认识活动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对客观事物的无所认识自然也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说,情感总是随着认识而产生的。没有正确认识的情感,只能是情感冲动。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地钻研教材,用精辟、深刻的理论去吸引学生,把阐述理论就同形象化的叙述融为一体,把教材内容本身所表述的情感体现出来,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色彩。如在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一要点,讲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时,要使学生领

10、会“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必须让学生知道旧的经济体制的弊端,其中在分配问题上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严重挫伤了群众和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便引用了当时农村的顺口溜:“开工象条虫,收工似条龙”、“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这是七十年代农业生产劳动状态的真实写照,形象说明了当时农民没有积极性窝工现象严重的情况,以此说明农村改革的必要性。学生听后都会心地说:“不改革,我国农业生产就没有出路。”这就加深了他们对改革必要性的理解,同时也加深对经济体制的认识。这样,在情理交融中,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认识水平。(四) 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技巧,把握情感的表达方

11、式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产生疲劳。”因此,教师在施教中应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技能,把握情感的表达方式,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提高觉悟、增强能力,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的情感是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神态等形象的教学活动来表现的。在生本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亲切和蔼的面容,充满期待的目光、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以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在行动上做出积极的反应,产生肯定的心理倾向,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语言是

12、思想的直接实现”,教师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例如在讲人类社会的起源时,我首先提出:“人类是怎样产生的?人类社会又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对这两个问题感到遥远、抽象,反应冷淡。于是我改用了幽默的口吻设问,并使问题本身具有幽默意味,这样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我问:“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是怎样出现在地球-太阳系中这颗蔚蓝色的天体上的?”同学们就忍不住笑了起来,说“是爸爸妈妈生的”。接着我又问:“那么爸爸妈妈们又是怎样来的呢?”由此一直追溯上去。这样的提问,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对人类起源问题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富于幽默情感的语言,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渗透强烈的情感色彩,这种教与学之

13、间情感相撞的火花,对促进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记忆的持久,对培养学生的相应的情感和提高教学效率,都有深远的影响。而动作、表情、神态虽然属于非语言交流形式,也同样使人感知和分享,在这方面也要讲究艺术和技巧,应注意使之与情感内容相吻合,做到自然、实在,不要故弄玄虚,否则,会弄巧反拙。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在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生活遇到麻烦和挫折时,身体不适生病时,都是教师表达真挚情感的好时机。这时对学生的关照所产生的情感,无论就其稳定和深刻性都远远胜于一般接触。总之,政治教师在生本理念下的教学中要用自己的积极的情感情绪去诱发和激励学生的情感情绪,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只有以情感培养情感,才能把爱通向学生 ,从而使情感在生本理念下的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魅力。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