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990544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设计(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是输送机的动力的来源,主要由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减速器、带动传动滚筒转动。本驱动装置设计中,首先根据输送机的工作要求确定传动方案,然后确定电动机, 由于某些原因,没有上传完整的毕业设计(完整的应包括毕业设计说明书、相关图纸CAD/PROE、中英文文献及翻译等),此文档也稍微删除了一部分内容(目录及某些关键内容)如需要的朋友,请联系我的叩扣:2215891151,数万篇现成设计及另有的高端团队绝对可满足您的需要.由电机及工作机进行减速器设计, 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架,传动滚筒,滚筒头架设计。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驱动装置 减速器 滚筒 AbstractConveyor bel

2、t conveyor drive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source. The main belt conveyor drive motor through a coupling, reducer, driving drum driven rotation. With drum and the friction of the belt, the belt movement, a tilt of the belt conveyor also set up for brakes and stop.In this drive in accordance with t

3、he design of the first conveyor requirements for the work programme identified transmission, and then determine Motors, electrical and machine reducer design work, drive, drive planes, driving drum, drum-head design .Keywords: Beltconveyor DrivingDevice Reducer Drum 目 录1 概述11.1 带式输送机的概述11.1.1 国内外综述1

4、1.1.2驱动装置的类型61.1.3驱动装置的选择与比较71.1.4 减速器的选择与比较122 运动方案的拟订153 减速器设计183.1 选择电动机183.1.1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183.1.2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183.1.3 确定电动机的转速193.2 计算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203.2.1 计算总传动比203.2.2 分配各级传动比203.3 运动参数的计算213.3.1 计算各轴转速:213.3.2 各轴的功率和转矩213.4 传动零件(齿轮)的设计223.4.1 减速器的选型223.4.2 高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223.4.3 低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283.5 轴的设计333

5、.5.1 轴的材料333.5.2轴径的初步估算333.5.3 轴的结构设计343.5.4 按弯扭合成进行轴的强度校核363.6 轴承的选择463.6.1 轴I上的轴承的选择463.6.2 轴III(输出轴)上的轴承的选择513.7 键的选择533.7.1 高速级大齿轮与轴的联接533.7.2 低速级大齿轮与轴的联接543.8 箱体结构设计553.9 联轴器、润滑、密封、公差及其他附件设计573.9.1 联轴器的选择设计573.9.2 润滑603.9.3 密封623.9.4 公差与配合623.9.5 其他附件的设计634 驱动滚筒设计644.1 驱动滚筒的选择设计644.2 驱动滚筒轴的设计69

6、4.2.1 驱动滚筒轴的结构设计694.2.2 滚筒轴的校核704.2.3 滚筒的周向定位715 托辊的设计735.1 托辊的作用与类型735.1.1 作用735.1.2 托辊的类型735.2 托辊的间距755.3 托辊的选型755.3.1槽形托辊755.3.2缓冲托辊765.3.3 回程托辊775.3.4 调心托辊785.4 托辊的密封结构78致谢79参考文献801 概述1.1 带式输送机的概述1.1.1 国内外综述带式输送机的产生已有150年的历史,其结构原理是:带式输送机是以输送带作牵引和承载构件,通过承载物料的输送带的运动进行物料输送的连续输送设备。带式输送机的基本结构是:输送带绕经传

7、动滚筒和尾部滚筒形成无极环形带,上下输送带由托辊支承以限制输送带的挠曲垂度。拉紧装置为输送带正常运行提供所需的张力。工作时驱动装置驱动传动滚简,通过传动滚筒和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驱动输送带运行,物料装在输送带上和输送带一起运动。带式输送机一般是在端部卸载,当采用专门的卸载装置时,也可在中间卸载。早期的输送带是用皮革之类的材料制成,后来用皮革加纤维织物制造。有关输送带的最早文献是由Oliver Evans于1795年在美国费城出版的Millers Guide上发表的,当时的输送机被描述为“在框或槽里的两个滚筒上旋转的薄而柔软的宽环皮带或帆布带”。1858年,STParma lee取得了织物增强的橡

8、胶输送带的专利。1863年,OCDodge关于处理谷物的输送带被授予美国专利。1892年,Thomas Robins发明的槽型结构的带式输送机在矿物工程中应用,确定了当代输送机的基本型式。此后,随着物料运输量的增大,带式输送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新型结构和新型的带式输送机。在这些新型带式输送机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大倾角带式输送机(包括深槽带式输送机、花纹带式输送机以及压带式输送机等)、管状带式输送机、气垫带式输送机、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线摩擦带式输送机等。带式输送机自1795年被发明以来,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已被电力、冶金、煤炭、化工、矿山、港口等各行各业广泛采用,特别是第二次上业

9、革命带来了新材料、新技术的采用、使带式输送机的发展步入一个新纪元。当今,无论从输送量、运距、经济效益等各方面来衡量,它已可以同火车、汽车运输抗衡成为三足鼎立局面,已经成为争先发展的行业。它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简单。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由传动滚筒、改向滚筒、托辊或无辊式部件、驱动装置、等部件组成;能进行批量化生产,并可按需要进行组合装配。(2)输送物料范围广泛。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具有抗磨、耐酸碱、耐油、阻燃等各种性能,并耐高温和低温,可按需要制造,因而能输送各种散料、块料、化学品、牛熟料和混凝土。(3)输送量大。最大量可从每小时几公斤到几千吨,而且是连续不间断运送,这是火车和汽车运输望尘莫及的。

10、(4)运距长。单机长度可达十几公里长。 (5)对线路适应性强。现代的带式输送机在越野敷设时,已从槽形发展到圆管形,它可在水平及垂直面上转弯,打破了槽形带式输送机不能转弯的限制、因而能依山宰水,沿地形而走,可节省大量修隧道、桥梁的基建投资;(6)装卸料十分方便。带式输送机可根据工艺流程需要,可在任何点上进行装、卸料、圆管式带式输送机也是如此。还可以在回程段上装,卸料进行回程运输。(7)可靠性高。由于结构简单、运动部件自重轻只要输送带不被撕破。寿命可长达十年之久,而金属结构部件,只要防锈好几十年也年坏。(8)台运费低廉。带式输送机的磨损件仅为托辊和滚简。输送带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使用人员很少,平

11、均每公里不到1人,消耗的机油和电力也很少。(9)基建投资省。火车、汽车输送的坡度部太小,因而延长米大。修建的路基长 而带式输送机一般可在20度以上,如用圆管式90度都能上去。又能水平转弯大大节省了基建投资;另外,通过合理设计也可大量节约基建投资;现国外带式输送机每公里成本费为100300万美元,国内为人民币500 万元,其中输送带成本占整机成本的30%50%。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输送带成本将进一步下降。(10)能耗低,效率高。由于运功部件自重轻,无效运量小,在所有连续式和非连续式运输中,带式输送机耗能最低、效率最高。(11)维修费少。带式输送机运动部件仅是滚筒和托辊、输送带又十分耐磨。相比之下

12、、火车、汽车磨损部件要多很多,且更换磨损件也较为频繁。(12)应用领域广阔,市场巨大。根据调查,我国现有带式输送机约200万台。其中锅炉上煤约40万台;煤矿120万台;火力发电厂 167座,每厂约3KM。折合1万台;建材厂和水泥厂6千个,平均每厂50台,共计30万台;港口码头约1万台不包括卸船机和散货装船机等。而当作环保机械的圆管式带式输送机在火力发电厂中的除灰系统的潜力更大。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带式输送机有了重大的发展。伴随着能力和速度不断提高的现代计算机的应用,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已经研制出了新的产品,同时理解了有关运输的物理过程。在研究方面,大量重要的工作发源于1980年以前的德国,研究主要

13、针对普通的输送带技术。在德国,一些创始研究人员Viering、Lachmann、Grimmer、Alles、Oehmen、Hager和Funke都致力于设计、输送机理论和运行的研究。特别是Funke在汉诺威完成了关于输送带特别是针对钢丝芯输送带动态特性的博士论文。在关于制动时间和停机方面,通过Funke的研究,提出了停车时高的动张力产生是由于输送带内具有很大的弹性能所致的理论。 目前国外关键技术与装备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设备大型化。其主要技术参数与装备均向着大型化发展,以满足年产千万吨以上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的需要; (2)用动态分析技术和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监控等高新技术,采用大功率软起动与

14、自动张紧技术,对输送机进行动态监测与监控,大大地降低了输送带的动张力,设备运行可靠性高,生产效率高; (3)采用多机驱动与中间驱动及其功率平衡等技术,使输送机单机运行长度在理论上己不受限制,并确保了输送系统各部件的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 (4)应用新型、高可靠性关键部件技术。如包含变频、CST等在内的各种先进的大功率驱动装置与调速装置、高寿命高速托辊、自清式滚筒装置、高效贮带装置、快速自移机尾等。目前西德编制了两个从荷兰鹿特丹到西德杜伊斯堡的带式输送机运输方案,全长206km,该输送机线路必须保证供应鲁尔工业区各钢铁公司所需的矿石,预计整条线路的实际效率为理论效率的7080,线路每年工作50

15、00小时,年运矿石量为3600万吨。国际上在所有已投入使用的运输机输送线路中以建在西撒哈拉的带式输送机运输线最典型。该线路长达100km,用两年半时间建成,整条线路由长为6.911.8km的带式输送机组成。带宽为1000mm,采用ST3150型钢丝绳芯胶带,带速为4.5m/s。澳大利亚恰那铁矿20km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系统是代表着现代带式输送机发展水平的一条运输线,该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托辊制造技术、水平转弯技术和动态分析技术。到现在为止带式输送机中单机长度已超过30.4km,胶带速度已达15m/s,单台输送机装机功率超过25000kw。近二十年来,我国带式输送机有了很大的发展。对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输送机产品系列不断增多,开发了大倾角、长距离新型带式输送机系列产品,并对带式输送机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部件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应用动态分析技术和中间驱动与智能化控制等技术,成功研制了多种软启动和制动装置及以PLC为核心的可编程电控装置。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进行带式输送机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