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B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199049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B卷(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7题;共94分)1. (4分) (2017高二下枣庄期末) 下图为2016年2月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的由“嫦娥三号”着陆器上的相机拍摄的“玉兔”号月球车及月球表面图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月球车“玉兔”看到的星星是不会闪烁的,这是因为( ) A . 玉兔是机器B . 月球上没有水C . 月球上离星星更近D . 月球上没有大气(2) 影响月球表面大量岩石风化物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 . 温度B . 流水C . 风力D . 生物2. (2分) 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 )A .

2、 行星和星云B . 恒星和行星C . 恒星和星云D . 行星和彗星3. (2分) 下列关于地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壳是地表至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B . 地壳包括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洋地壳较厚,大陆地壳较薄C . 在地球内部圈层中,地壳的厚度最小D . 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其主要由岩石构成4. (4分) (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 2017年9月8日12时49分,在墨西哥恰帕斯州托纳拉西南137千米处海域发生8.4级地震,震源深度19千米。下图为地震位置图(A为地震位置),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 此次震源位于地球的哪个部分( )A . 地壳B . 上地幔C . 下地幔D . 地核

3、(2) 关于此次地震图示成因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5. (6分) (2016高一上深圳期中)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天宫”二号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 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入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开始了为期30天的太空驻留生活。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 家住美国纽约(74W,41N)的某华侨观看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

4、”的发射直播,当飞船点火升空时,纽约当地时间是( )A . 2016年10月17日20:30B . 2016年10月16日20:30C . 2016年10月16日18:30D . 2016年10月17日18:30(2) 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驻留生活期间( )A .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B . 深圳昼长夜短且昼渐短C . 天宫二号飞离了地月系D .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3) 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天宫二号空间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太阳活动对空间站的影响可以忽略B . 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站的安全及地空联系(通信)C . 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站的影响大D .

5、空间站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6. (2分) (2017高一上黑龙江月考)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 A . 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B . 太阳辐射C . 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D . 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7. (2分) (2018高一上广西月考) 关于水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液态水和固态水组成的一个圈层B . 是一个连续而有规则存在于地球表面的圈层C . 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D . 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及海洋水组成8. (4分) (2013高一上浙江期中) 2010年11月12日北京时间20:06,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巨轮形状的海心沙举行开幕式,回答下题(1) 在纽约(7

6、3.5W)的王先生想观看开幕式,选择当地时间( )A . 11月12日8时 06分B . 11月13日9时06分C . 11月12日7时 06分D . 11月12日18时 06分(2) 亚运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A . AB . BC . CD . D9. (4分) (2015高一上荆门期末) 如图是某天文爱好者在晴朗的夜晚,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长时间曝光拍摄的一张“星星的轨迹”照片读图完成下题(1) 该照片曝光时长最接近( ) A . 1小时B . 4小时C . 8小时D . 24小时(2) 拍摄者所在的位置最可能在( ) A . 90NB . 60N附近C . 3

7、0N附近D . 赤道附近10. (2分) (2013高一上椒江月考)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B . 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C . 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D . 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11. (6分) (2018高二上南溪月考) 读沿108E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为云贵高原B . 渭河平原C . 为四川盆地D . 为汉江谷地(2) 符合地地形特征的是( ) A . 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B . 远看成山,近看成川C . 海拔较高,世界屋脊D

8、.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3) 下列关于地地形区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B . 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C . 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D . 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12. (2分) (2016高一上铜陵期中) 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A . 太阳直射点终年位于赤道上B . 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C . 地球上热量空间分配将会均匀D . 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13. (6分) (2017高二上南阳月考) 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 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 A . 向斜谷B . 背斜谷C . 向斜山D

9、. 背斜山(2) 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 A . 页岩B . 板岩C . 石灰岩D . 花岗岩(3) 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则图中乙地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 ) A . 常绿阔叶林B . 落叶阔叶林C . 针阔混交林D . 针叶林14. (2分) (2015高三上合肥期中) 下图为某地气象台进行的气温日变化监测图。(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读图,据图判断( ) A . 16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B . 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C . 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D . 百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15. (2分) (20

10、13高一上曹县期中) 地球内部由外向里的分层依次是( )A . 地幔、地壳、地核B . 地核、地幔、地壳C . 地壳、地幔、地核D . 地壳、地核、地幔16. (10分) (2013高一上汉中期末)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题(1) 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甲、丁为相距不远的陆地,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行方向,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 A . 甲乙丙丁B . 丁甲乙丙C . 丁乙甲丙D . 丙乙甲丁(2) 如果如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AB为近地面,则下列叙述正确

11、的是( ) A . 代表信风带B . 甲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 . 甲处为少雨地带D . 丁处为热力原因形成的低气压带(3) 如果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AB为下垫面,则( ) A . 甲处代表陆地B . 环节代表水汽输送C . 人类活动对环节的影响最大D . 环节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4) 若此图为南太平洋的洋流示意图,图中世界著名渔场是( ) A . 北海道渔场B . 北海渔场C . 秘鲁渔场D . 纽芬兰渔场(5) 如果图为地壳物质循环模式,AB为软流层,为岩浆活动,为变质作用,则( ) A . 甲为岩浆岩B . 乙为沉积岩C . 丁为变质岩D . 为沉积作用17. (2分) (2019高

12、二上天津期末) 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其中位于北半球,且多带来阴雨的天气系统是( ) A . B . C . D . 18. (2分) (2013高一上淮北期中)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A .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 . 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 .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 .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19. (4分) (2015高一上潍坊期末) 地质剖面图能直观的显示岩层的分布状况,如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及该地某日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丁、乙、甲B . 丙地可能有地下水出露C . 乙地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D . 若在图示地区修建南北向隧道,应选择乙地(2) 该日( ) A . 甲乙两地之间吹偏东风B . 乙地可能有上升气流C . 乙地昼夜温差小于丙地D . 甲地一定为晴朗天气20. (4分) (2017江苏模拟) 下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3500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甲地与乙地的高差可能是( )A . 90米B . 100米C . 200米D . 300米(2) 该山地的基带可能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