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流通案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98414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券流通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证券流通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证券流通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证券流通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证券流通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券流通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流通案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证券流通案例证券流通案例股市神话的破灭一亿安科技股价操纵案“亿安科技。一个原本不起眼的普通 股票,从1998年8月的5. 6元/股左右, 最高上涨到2000年2月的126. 31元/股, 涨幅高达21.5倍,引起了市场的极大震动, 被广大投资者誉为“中国股票市场的神话、 可是好景不长,在这之后股价开始一路下 滑。鉴于股票出现的异常波动,中国证监会 于2001年1月10日宣布正在查处涉嫌操纵 “亿安科技”股价案,消息一出,市场一片 哗然,当天股价全天封死在跌停板上,之后 股价连连跌停,作为中国股票市场上的第一 只百元股票和中国网络股的“先驱。“亿安 科技”创造的股市神话就这样破灭了。一、事件过程

2、“亿安科技”前身为深圳市锦兴实业股 份有限公司(简称“深锦兴”),于1992年5 月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1999 年8月更名为广东亿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锦兴”股票随之正式更名为“亿安科 技”。“亿安科技”股票从1999年10月25日到2000年2月17日短短的70个交易日 中,股价由26元/股左右不停地上涨,到2000年2月15日,“亿安科技”股价突破百元大关,成为自沪深股票实施拆细后首只市 价超过百元的股票,这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 注。鉴于股票出现的异常波动,中国证监会 对此股票交易展开调查,调查表明“亿安科 技”股票的飙升纯属广东欣盛投资顾问有限 公司、广东中百投资顾问有限公

3、司、广东百 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和广东金易投资顾问 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的操纵行为。调查结果 表明,上述四家公司自1998年10月5日起, 集中资金,利用627个个人股票账户及3个 法人股票账户,大量买入“深锦兴”(后更 名为“亿安科技”)股票。持仓量从1998 年10月5日的53万股,占流通股的1.52%, 到最高时2000年1月12日的3001万股, 占流通股的85%o同时,还通过其控制的不 同股票账户,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进行不转 移所有权的自买自卖,影响证券交易价格和 交易量,联手操纵“亿安科技”的股票价格。截至2001年2月5日,上述四家公司控制 的627个个人股票账户及3个法人股票账户

4、共实现盈利4. 49亿元,股票余额77万股。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炒作“亿安科技”的这四家公司明目张胆地违反了公司法 和证券法,肆无忌惮地操纵股票价格, 牟取暴利。为此,中国证监会对联手操纵亿 安科技股票价格的4家广东投资顾问公司进 行处罚: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总计8. 98亿元,限3个月内卖出剩余股票77万股,盈 利予以没收。股票被盗卖,换成“银广夏”一、 事件过程 的第一天,长城证券阜成门营业部投资者付 某的5只股票被莫名其妙卖出,同时买进了 1300股银广夏,整个股票盗卖和盗买的过程 仅为2分多钟。在随后的几天里,类似的股 票盗卖事件屡次发生,这自然引起了有关部 门的高度重视。2001年9月1

5、0日,即“银广夏”复盘对这几起股票盗卖事件,有关专家指出,从技术操作上看有四种可能: 营业部内部人员窃取了用户的密码。那么,他必须先清空记录,再修改柜台交易 软件数据,这样一定会在数据库上留下修改 的记录。营业部内部人员与软件开发商勾结起 来做的手脚。这样的话,销毁保存在数据库 的修改记录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O黑客捣鬼。(4)被身边的亲朋好友盗取了密彳2001年11月13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 就一起股票盗卖案举行了听证会。原告要求 其所在的证券营业部返还被盗卖的股票,并 赔偿相关的资金损失等。而被告指出,原告 没有证据证明这四笔买卖行为不是自己或 委托别人自愿进行的行为;而且,被告所用 交易软件

6、的软件开发商也出具证明,证明营 业部系统的交易记录没有被修改的痕迹等。 被告最后得出结论,股票盗买盗卖事件是由 于交易密码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应该由交 易者自己承担。“327风波”中国国债期货的夭折“327风波”被国外一些新闻媒体称为“中国的巴林事件。它不仅导致了上海证 券市场的混乱,而且成为中国关闭国债期货 市场的缘由。1 . 327国债期货券种:1992年三年期,1992年7月1日发 行,年利率9. 5% (发行时三年期银行存款利 率为 8. 28%) o交收月份:1995年6月份2 .国债期货每口面值(合约规模)2万元, 保证金为2.5%。3 .财政部1993年7月公告,1992. 19

7、93 年国库券从1993年7月11日起实行保值, 保值贴补率按兑付时人民银行公告的保值 贴补率计算。4 .市场情况1995年2月23日,多方开仓的机构和个 人达1800多家,空方只有900多家,上海 万国证券公司是空方主力;当天收市几小时后,上证所发布紧急公 告:当日327券16: 22分出现异常交易,决定16点22分13秒以后的327券交易均 为无效交易;327券这天发生的事件是中国建国以来 最大的一次金融风暴。5 .上海国债期货市场自1995年3月份起实行涨跌停板制度。6 .中国证监会决定从1995年5月18日起 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各期货交易场所不 准会员开新仓,并组织会员协议平仓,清

8、场 截止日期为5月31日。7 . 5月30日,上证所宣布上海国债期货平 仓5月29日顺利结束。事件过程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先向证券自营商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此时,国 债期货尚未对公众开放,交投清淡,并未引 起投资者的兴趣。1993年10月25日,上海 证券交易所国债期货交易向社会公众开放。从1992年开始,随着投资热潮、价格改革 开放以及工资和服务业的增长,引发了严重 的通货膨胀,1994年零售物价上涨率高达21.7%。人民银行于1993年5月和7月连 续两次提高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并于 1993年7月11日宣布恢复对三年以上定期储蓄存款的保值贴补。随后,财政部也宣布 对

9、1992年、1993年发行的三年、五年期国 债实行保值贴补,每月公布的保值贴补率随 物价的上涨增长得很快。国债期货的价格代 表市场对国债未来价格的预期,对于保值贴 补的国债而言,保值贴补率上涨意味着这些 国债价格上涨。因此,频繁的大幅利率变动 使得投机者在国债期货市场上大肆兴风作 浪。327国债期货品种的原生工具是保值贴 补的首批到期的国库券,并且其价格和发行 量上涨的幅度最大。由于缺乏国债期货交易 的法规及严密的风险控制制度,信息传播又 非常混乱,大量热钱进入国债期货市场,操 纵价格,导致了市场秩序的混乱,期货价格 与现货价格严重偏离。在“327”风波爆发前的数月中,上海证券 交易所“314

10、”国债合约已出现数家机构联 手操纵市场,日价格波幅达3元的异常行情。 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公布的1995年新 债发行量被市场人士视为利多,加之“327”国债本身贴息消息日趋明朗,致使全国各地 国债期货市场均出现向上突破行情。在148.50价位封盘失败、行情飙升后蓄意违规。16点22分之后,空方主力上海万国证 券公司大量透支交易,在最后7分钟交易时 间抛出1056万口合约空单(合2112亿元面 值的国债,而327券本品流通量只有246.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327国债期货的现1992年国库券发行量的3倍,并将价格打压至147. 50元收盘,使327合约暴跌 3.8元,并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

11、线爆仓。为 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上海证券交易所于收 市后发布紧急公告:当日最后8分钟交易无 效,从2月27日开始休市,并组织协议平 仓。开放式基金的日常申购和赎回与封闭式基金不同的是,开放式基金不 能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因此,投资者要 想买入或者卖出基金份额的话,只能直接从 基金管理公司或其选定的基金代销机构进 行申购或赎回。进行申购或赎回时,一般按 照基金当天对外公布的单位资产净值,再加 上或者减去手续费进行。以华安创新为例,申购份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申购费率为1.5%; 1000万元以上的,申购费率为1.2%。而赎回费率不分 金额大小,一律为0.5%。现在某投资者要 申购10万份华安创新,此时华安创新单位 资产净值为1.01元,那么该投资者须支付 的金额为:10X1. 01 X (1+1.5%) =10. 2515(万)一个月以后,由于大盘不断下跌,华 安创新的单位资产净值降到0. 99元,这时, 该投资者要把其先前购买的10万基金份额 全部赎回,那么,该投资者可以拿到的金额 为:10X0.99X (1-0.5%) =9. 8505 (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