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学习习惯养成指南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1973216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课堂学习习惯养成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1课堂学习习惯养成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1课堂学习习惯养成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1课堂学习习惯养成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1课堂学习习惯养成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堂学习习惯养成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课堂学习习惯养成指南(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习惯培养指南八肯中小学序 言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让这些行为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需要让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确实,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

2、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乃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 今天我们编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指南旨在指导家长培养孩子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教育就是为了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更是为了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我校多年的养成教育已经在学生身上结出了累累硕果,愿我们的学习习惯也能早日开花、结果,进而伴随同学们一生。一、课堂学习

3、习惯纲性要求1、每堂课上课前学生要集体诵读“好习惯歌谣”。2、上课前将与本课有关的学具、课本和练习本准备好,并整齐的摆放在课桌左(右)上角。3、回答问题时表述完整,声音清楚、响亮。 4、听课时坐姿科学,昂首挺胸,双手重叠平放于桌上。5、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写字要做到规范、整洁,行款符合要求。6、读书姿势正确,朗读时双手持课本立于桌上。7、遇到不会读的字或不懂的题及时问老师或同学。8、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并且要做到先复习,再去认真完成作业,会合理安排时间,做作业有一定的速度。9、保护课本和作业,不折角、不卷边。10、课

4、前能根据老师要求或提示预习课文。11、养成及时、认真完成作业以及做完作业自觉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订正的习惯。12、养成文明说话习惯,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13、学会礼貌倾听,在交流互动过程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做到听得准确,记得迅速,边听边想,听思结合。14、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会积累和运用,能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鉴赏文本,喜欢阅读、能感受阅读的乐趣。15、在预习或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要尽力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向同伴或老师虚心请教。质疑讲求技巧,要会问、乐问、善问,养成自行筛选问题,依靠自己解决简单问题,与同伴互助合作解决重点问题的习惯。16、能自信、自然大方地与别人交谈,培养认真

5、倾听、准确表达、乐于表达的好习惯,培养文明、和谐地与人交流的能力17、具有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学习中,形成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能和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学习,善于聆听别人的意见,乐于完整、大方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小组利益为重。18、教师上课每节课要有5-8分钟的总结,每周要安排一课时的反思总结课,旨在对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总结,便于查优补劣,完善下一步学习任务。 八肯中小学二、学习习惯分类目标(一)、预习习惯:目标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预习字词,理解字词。结合课后问题,通过自主预习,能够找出答案。初步把握文章结构,了解课文内容,在预习中学会批注,并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有价值的问题。低年级:1

6、、按老师要求查字典,预习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阅读课文,根据课后的问题找出答案。3、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年级: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根据老师要求,解释有关词语。3、根据课后问题,了解课文内容。4、提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高年级:1、把新课读两遍。2、遇到生字词查字典解决音、形、义、并结合课文理解词的意思。3、能根据课后问题,了解课文内容。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阅读习惯目标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本;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的习惯。低年级

7、:1、能借助拼音,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2、力争在读文本前先把长句读通顺、流利,不能两字一顿;中年级:1、在规定时间内争分夺秒,把全文读得十分流利;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文本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做上标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高年级:1、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2、学会边读边思边做批注,抓住要点写清自己的感悟;3、自觉、主动地通过多种途径阅读与课文有关的文章不,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三)、表达习惯:目标要求:学生能自信地、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地与别人交谈,培养认真倾听,准确表达乐于表达的能力,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低年级:1、发言

8、先举手,不随意插嘴;2、发言声音响亮、自信、积极;3、能说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中年级:1、用词准确,能说一段连贯完整的话;2、有条理地表达;3、有自己的观点,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高年级:1、能围绕话题有条理地用一大段话发表自己的观点;2积极参与讨论,能学着判断、评价同学的发言;(四)、倾听习惯:目标要求:礼貌倾听,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积极思考,做到听得准,记得快。低年级:1、听课时不做其他事情,不东张西望;2、听老师讲课时眼睛看着老师、黑板、看着老师的演示;3、听同学发言不插嘴,要听清同学讲的什么;中年级:1、专注投入地倾听,做到能复述别人表达的内容;2、边

9、听边把自己思考的内容与同学的发言作比较,找出异同,找出自己的不足,为自己表达作好准备;高年级:边听边思考,能在脑子里迅速作出判断,哪些信息准确、合理、为什么,哪些信息有误,为什么,并能通过自己的神情传递给老师。(五)、作业习惯:目标要求:书写姿势正确;作业自觉按时完成;书写规范、工整,作业本整洁;做作业时专心、投入;能独立思考和解题。低年级:1、书写姿势正确;2、书写规范、工整、作业本整洁;中年级:1、独立完成,不依赖老师、父母的监督、指导,书写认真;2、自己合理安排时间,能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3、及时改正错题;高年级:1、作业前先温习一下有关知识,然后独立思考独立完成;2、每次作业像对待考

10、试一样认真、专注。3、能够独立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及时改正。(六)、质疑习惯:目标要求:在预习或学习中的疑问要努力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向同伴或老师虚心请教,养成自行筛选问题,依靠自己解决简单问题,与同伴互助合作商议重点问题的习惯。低年级:1、在学习上、生活中有不明白的及时请教2、遇到不会读的字及时问老师或同学。中年级:1、及时在记录本上记录在预习本中或学习中的疑问并努力解决。 2、对经努力无法解决的问题能虚心向别人请教。高年级:养成自行筛选问题,依靠自己解决简单问题,与同伴互助合作商议重点问题的习惯。(七)、合作习惯目标要求:具有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学习中,形成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能

11、和小组成员之间,能聆听别人的意见、大方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顾全大局。低年级:1、具有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具有团结协作的能力。2、形成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能和小组成员进行简单、友好、有效的合作。中年级:在小组中能聆听别人的意见、大方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顾全大局。高年级:1、能在组长的领导下参加小组中的各种活动,能与小组中其他成员和谐相处。2、小组凝聚力强,合作有理有序。三、学习习惯培养方法(一)、预习习惯的培养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使命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应切实

12、的把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的独立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一、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莎士比亚有句名言:“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每个人的最好老师。有了兴趣的促动,预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1、在策略上要注意预习内容难易适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培养措施,逐步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引发学生预习的兴趣。每次预习除了一些常规要求之外,教师应根据教材中每篇课文的特点,制订明确的,难易适度,具有学法指导性的、可操作性强的预习提纲,在课前提前呈现给学生,并对预习提纲作必要的解释,让学生明确预习的操作方法和

13、步骤,使学生有章可循,有的放矢,避免预习的盲目性。刚开始预习训练时,可以适当降低要求,目标不要定得太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弹性要求,才能使中下层学生不至于遇难而退。2、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预习成功的喜悦,诱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检查预习情况时,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特别是后进生的进步时,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肯定他们的成绩,使他们感受到进步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同时还可根据学生近段时间的表现,评选“预习能手”、“资料小灵通”、“好词佳句积累家”等,从而督促学生持之以恒地认真预习。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将课前预习落到实处。我们可以在预习表格中,设置

14、“家长评价”一栏,引导家长及时监督孩子的预习情况。此外,还可利用家校联系卡,将学生一周以来的预习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争取家长的配合。3、把竞争意识引入到预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在预习中适当的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如,在课堂上,限定一定的时间,开展预习生字词比赛,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掌握最多的字词,优胜者可获“识字大王”称号。这样,培养了学生预习的兴趣,预习习惯随之逐步养成。 二、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学生的预习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预习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为预习活动构建模式,使预习活动有章可循。预习一篇

15、课文,一般来说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概貌。从头至尾地把课文读一遍,要求能大概的掌握课文的内容,获得整体印象和感受。如在预习草原时,学生能初步了解到课文讲的是“我”到陈巴尔虎旗访问,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受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款待。通读时,还要求学生看课文后的思考题,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读就显得不盲目。2、学习生字新词。自学认字表,写字表中的生字,掌握读音。在课文中找出生字词,并运用字典自学生字词,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的含义。3、参照教师给出的预习要求再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认识,熟悉课文,但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问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运用划划、点点、记记等标记,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语句以及课后问题作标记,并提出质疑。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课堂上及时质疑,及时得到释疑。对能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的学生,老师应多加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此外,对一些历史性,政治性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