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197117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制造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认识历史领域各种不同知识范围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阅读,可以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引起兴趣,重视历史课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十多万年以前,从而激

2、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感情。2、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从我国远古人类制造工具、会劳动的历史,认清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教学重点:北京人,包括北京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制造石器、使用火、群居生活等。教学难点:远古人类历史离我们非常遥远,学生对寻找有科学依据的感触和历史想像有一定难度。教材分析远古居民的生活景象。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遍及南北,十分丰富。本课只是讲了三个典型: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以发现头盖骨化石闻名世界的北京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山顶洞人。 “北京人”是本课的重点。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它的发现成为古人类考古和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北京人”这一子目从北京人的发现、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艰苦的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等内容,全面而简要地勾画了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中华大地上,谁是最早的居民呢?他们长什么样?吃什么?穿什么?住在什么地方?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寻我们祖先生活遗迹,“拜访”祖先。进行新课距今170万年到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第2课到第3课,我们将要了解这一时期我们祖先的生活生产状况。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是谁揭开中国原始社会的序幕的吧。20世纪2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中华大地上发现了众多的原始人类遗址。我国目前已发现的远古人类有多少呢?他们分布在何处?一起来看课本插图。识图中国原始人

4、类主要遗址分布图。(读历史地图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看题目,知道这幅图要告诉我们什么;第二,看图例,知道图中符号所表示的含义;第三,看图中的地名、分布方位及古今地名注释;第四,找出特点。)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从中国远古人类遗址的分布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华大地上,北起辽河,南至珠江,都发现了远古人类的遗迹。事实证明,我国是历史十分悠久、古代遗址遗物最为丰富的国家,这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根据学术界统计,我国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数百处,旧石器早期遗址也有七十多处,但在课文地图上不可能一一都列出来,只能列出重要的几处,而在课文正文中,仅举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几处。要求学生记忆这

5、三处远古人类遗迹。生活年代最早的是元谋人,他们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因发现于云南元谋而得名。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元谋(板书)教师(提问):对于元谋人,我们发现了哪些考古资料呢?学生:回答略。教师(出示元谋人牙齿化石图,提问):什么是化石呢?同学们查字典了解一下。学生:通俗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教师:根据考古学家的推测,这两颗牙齿,一颗为左上内侧门齿。一颗为右上内侧门齿,同学们可以对照一下同桌同学的门齿,看与元谋人的牙齿有何不同?学生:回答略。教师:图上这两颗牙齿同属于一个成年个体。这两颗牙齿硕大、粗壮,由此可

6、推测,其主人是一青年男性。这与以后的北京人相比,其牙齿的形态、构造更为原始。另外,考古学家在元谋人的遗址中还发现一些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在遗址的黏土层中还发现许多炭屑和呈黑色的烧骨,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那些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说明元谋人已开始使用石器,那些黏土层中的炭屑和呈黑色的烧骨,说明元谋人会使用火。仅凭这些考古资料想揭开原始人生活神秘的面纱还很困难,我们还迫切需要通过一处考古资料丰富的远古人类遗址来揭示原始人的生活。给我们提供大量丰富考古资料的是什么遗址呢?学生:回答略。教师:20世纪20年代后期,考古工作者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的岩洞里,首次发现了北京人的头

7、盖骨化石。在以后的考古发掘中,陆续出土了200多块属于40多个北京人的骨化石、10万多件石器和石片、大量灰烬和100多种动物的骨化石,这么丰富的考古资料使北京人成为举世闻名的远古人类。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面我们就一步步来了解北京人的有关知识。二、北京人(板书)学生活动:找出北京人的发现地点和生存年代。(发现地点是北京周口店,距今约70万20万年。)教师:北京人到底长什么样子?他们的体质特征如何?形貌、体质特征(板书)教师:(课件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图片)。提问:请同学们对照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说说北京人的头部特点。学生:回答略。教师:同学们发

8、现北京人长得既像猿类而又具有现代人的特征,所以称他们为“猿人”。北京人头部的猿类特征比较明显,比如前额低平,眉骨粗壮,颧骨突起,嘴部前伸,没有下巴。他们的脑容量虽比猿类大一半以上,但只等于现代人平均脑量的76。他们的体格健壮,肌肉有力,毛发浓密,身高一般是一米五六左右。北京人的四肢相对来说比头部要进步些,他们的上肢已基本具备了现代人的形式,下肢虽然和现代人相似,但还有若干原始性。由此就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北京人的身体结构有的地方如上肢,那样接近现代人,而有的地方如头部和下肢却更像猿呢?同学们能推测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学生:讨论、交流、回答略。教师:正是由于劳动使上肢肌肉、韧带和骨骼日趋发达,

9、使手由最初只能做简单动作到逐渐会做各种复杂动作,灵巧性越来越强,灵活程度已与现代人差不多了。因此,手是最先向现代人方向发展的。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下肢在四肢分化后,只担负支撑身体和行走的任务,所以它的发展就落在了上肢的后面,虽已能直立行走,但还有些屈膝。至于脑及脑外面的头骨结构,是在手足分工、直立行走之后,由于劳动实践和语言的推动才发展起来的,因此,北京人的头部还有较多的原始性。人体发展的这种先后顺序证明,人类是由于劳动才从古猿转化来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教师(提问):北京人是如何劳动的呢?学生:讨论、回答略。制造工具(板书)教师(总结):北京人生活的时

10、代,周口店一带的地理环境除了距离海边比现在近得多,气候比现在温和、湿润之外,大致和现在差不多。在周口店的南边、东南边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北边和西边是重叠的高山和蜿蜒起伏的丘陵,北京人就住在这里的龙骨山的天然洞穴里。那时候,成群的野马、鹿和羚羊在平原上奔驰;犀牛和大象也常到那里寻找食物;在高山和丘陵上,松、柏、桦繁茂成林;还有结着小肉果的朴树和开小紫花的紫荆杂生于丛林中;成群的猕猴往来攀跃,寻找着果实;凶猛的剑齿虎和熊、狼、豹等猛兽出没于山野间,严重威胁着北京人的生存。北京人跟险恶的环境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这过程中逐渐地创造了和自然作斗争的武器,那就是石器和火。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石器,一般是把石

11、块打制成带刃的石片,再经过单面加工制成的。也有一部分石片是没有再加工就使用的。这些石器按其形状和用途,可分为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两端刃器等。砍砸器和刮削器的发现间接证明了北京人还能利用石器把树木砍削成木棒作为工具。这些工具在今天看来自然是十分粗笨的,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们的祖先能把它们制作出来,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能够制造工具,人类的劳动实践便开始了。北京人就是凭借着这些粗笨的工具,向大自然索取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北京人同自然作斗争的另一种重要武器,就是火。在他们住过的山洞里,留下了很厚的灰烬堆,还有被火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木炭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略

12、。教师:说明北京人已经懂得用火了。从灰烬的成堆来看,他们还不会人工取火。那么他们的火是怎样来的,有了火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回答略。使用天然火(板书)教师:火的使用,使人类能够吃到熟食,促进了体质的发展;还能利用它御寒、照明、驱逐野兽,大大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尽管这样,北京人的生活条件还是极其艰辛的,既要抗击种种自然灾害,又要抵御猛兽的侵袭。他们常常由于猎获不到食物或是同猛兽搏斗而丧失了生命。在已发现的四十个北京人的遗骸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死于14岁左右,生活到50岁以上的仅有一人。在这样艰难险恶的环境下,我们的祖先是靠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一代代繁衍下来的呢?谁能描述一下他们的生活方式

13、?学生:回答略。群居生活(板书)教师(讲述):他们过着互相协作的群居生活。这种社会性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社会力量的源泉。北京人大约几十个人结合在一起,共同劳动,一起分享微薄的劳动果实,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他们每天早晨成群地出去打猎,主要猎取肿骨鹿、梅花鹿、野马、野羊等。狩猎的方法大概是十几个年轻力壮的男人,先躲藏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等野兽一出现,就手持工具围猎追打。这种原始的狩猎方法和简陋工具,是不容易猎获到动物的。妇女到附近的丛林和原野去采集野果,挖掘植物的根茎。采集是北京人获得食物的主要方法。北京人群居在山洞里,燃起一堆火,烤熟猎获的动物肉,或是烧熟采集来的朴树子等,共同享用这些食物

14、。晚上在洞口燃着几堆火,防御猛兽的侵袭。在群居生活中,他们还处于原始的乱婚状态。这种群体就是原始人群,也就是早期的人类社会。我们的祖先,就是靠着这种社会组织,经过长期的艰苦劳动和斗争,顽强地改造着自然,改造着自己的体质,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三、山顶洞人(板书)到了距今1.8万年的时候,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又生活着一种原始人类,因他们的遗骨化石是在龙骨山山顶的洞穴中发现的,所以被称为“山顶洞人”。自学提示:1、为什么称为山顶洞人?(发现地点 )2、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头部复原像。3、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有哪些改进?(骨器、磨制石器、钻孔技术)他们是如何懂得人工取火的?(摩擦生热,来源于生活经验) 4、

15、山顶洞人佩带装饰品,这说明了什么?(原始的对美的追求)5、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谁的生活年代离现在最近?谁更像人类?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低级向高级进化)学生:阅读、回答略。课堂小结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以其智慧和力量,同大自然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推动着人类的进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认为重点应是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用课件展示知识结构。 远古人对比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突出点最早最丰富、举世闻名 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距今约7020万年距今约1、8万年生活地点云南元谋北京周口庄北京周口店头部特点 还保留猿的特征和现代人相似使用工具 打制石器打制、磨制、钻孔火 天然火人工取火组织形式 群居氏族 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互相解答。学生质疑、解答略。作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请写入历史课后记中。想像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写一篇小作文。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