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题型归纳及例题解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965874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推理题型归纳及例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逻辑推理题型归纳及例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逻辑推理题型归纳及例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逻辑推理题型归纳及例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逻辑推理题型归纳及例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逻辑推理题型归纳及例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推理题型归纳及例题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逻辑推理题型归纳及例题解析 集合或范围重合型 解这种题型的重点放在集合的“部分与全体”上,最直观的办法是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画个 小图,题目即可迎刃而解。45-46 基于以下题干: 在某住宅小区的居民中,大多数中老年教员都办了人寿保险,所有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 的居民都办了财产保险。而所有办了人寿保险的都没办理财产保险。45.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关于该小区居民的断定必定是真的:I. 有中老年教员买了四居室以上的新房。II. 有中老年教员没办理财产保险。III. 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没办理人寿保险。A. I、II 和 III。B. 仅I和II。C. 仅 II 和 III。D. 仅 I

2、 和 III。E. 仅 II。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大多数中老年教员办了人寿保险,而所有办了人寿保险的居民都没办理财产保险,所以 大多数中老年教员没办财产保险,这是II。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办了财产保险,而 所有办了人寿保险的居民都没办理财产保险,所以,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没办理人 寿保险(否则矛盾了),这是III。中老年教员和四居室以上住房之间没有建立因果联系,推不 出I来。46. 如果在题干的断定中再增加以下断定:“所有的中老年教员都办理了人寿保险”,并假设这些断定都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 必定是假的?A. 在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中有中老年教员。B. 并非所有办理人寿保险的

3、都是中老年教员。C. 某些中老年教员没买四居室以上的住房。D. 所有的中老年教员都没办理财产保险。E. 某些办理了人寿保险的没买四居室以上的住房。解题分析正确答案:A。题干发生了一个变化,从“大多数中老年教员都办理了人寿保险”加强为“所有的中老 年教员都办理了人寿保险”,这就意味着所有的中老年教员都没办理财产保险。而买了四居 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办了财产保险,这就是说“所有的中老年教员”和“买了四居室以上住 房的居民”这两个集合没有任何交集。所以这选项A “在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中有中 老年教员”就为假了。78. 如果作为上面陈述的补充,明确以下条件:所有的学校教授都是足球迷,那么下列 哪项

4、一定不可能是真的?A. 有的学校教授不是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B. 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中有的是学校教授。C. 并不是所有的足球迷都是学校教授。D. 所有的学校教授都反对将学校的足球场改建为科贸写字楼。E. 有的足球迷不是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 B。B 项不可能真。因为所有的教授都是足球迷,因此所有的教授都反对改建足球场;而所 有的预算委员会的成员都主张改建足球场。因此不可能有预算委员会的成员是教授。预设或寻找假设型 预设或寻找假设型也是考试的一个重点。这类题型主要表现形式有:(1) 加上一个条件就变成了一个有效的三段论推理,比如题目中问到“上面的逻辑前提 是哪个?”“再加

5、上什么条件能够得出结论”;(2) 题干给出前提和结论,然后提问你假设是什么?或者要你提出正面的事实或有利于 假设的说明,则加强论点,否则削弱论点。比如问到“上文的说法基于以下那一个假设?”“上述结论中隐含着下列哪项假设?” “上述议论中假设了下列哪项前提?”母亲要求儿子从小就努力学外语。儿子说:“我长大又不想当翻译,何必学外语。”以下哪项是儿子的回答中包含的前提?A. 要当翻译,需要学外语。B. 只有当翻译,才需要学外语。C. 当翻译没什么大意思。D. 学了外语才能当翻译。E. 学了外语也不见得能当翻译。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儿子的结论是不学外语,理由是不想当翻译,其推理过程是:“只有当翻译

6、,才要学外语,我不想当翻译,所以不要学外语”(这是一个必要条件推理,把“当翻译”作为“学外 语”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工业用电还是民用电,现行的电费价格一直偏低。某区推出一项举措,对超出月 额定数的用电量,无论是工业用电还是民用电,一律按上调高价收费。这一举措将对该区的 节约用电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上述举措要达到预期的目的,以下哪项必须是真的?I。有相当数量的浪费用电是因为电价格偏低而造成的。II. 有相当数量的用户是因为电价格偏低而浪费用电的。III. 超额用电价格的上调幅度一般地足以对浪费用电的用户产生经济压力。A. 1、11 和III。B. 仅I和II。C. 仅I和III。D. 仅II和I

7、II。E. 1、11和III都不必须是真的。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 C。 容易把“有相当数量的用户是因为电价格偏低而浪费用电的”这个选项也选进来,其实 不妥。比如尽管相当数量的用户因为电价低而浪费用电,但浪费的总量很有限,在浪费用电 的总量中有相当数量的浪费用电是因为公费支出的 (所以大家浪费不在乎 )或是缺乏节电意 识造成的。那么你提高电价就不一定达到目的,而不如采取别的措施(比如限制公费缴纳电 费的总额或是加强宣传节电的力度等等)了。说明解释型具体问法有:(1)下列哪项最能解释上述现象?(2)以下那种说法能够解释上文的数据或结果?(3) 以下那种说法能够有助于解释上文叙述中的矛盾?解这类题型

8、有时需要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但这些知识都属于语言常识和一般性常识, 并且已经在题干或选项中给出,只是要求从中做一些选择和判断而已。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对解释结果型,一般首先要明确解释的关键概念;对解释矛盾或差异型,思考的关键是抓住 原文差异双方的差别,正是这一差别导致了现象的矛盾。全国各地的航空公司目前开始为旅行者提供因特网上的订票服务。然而,在近期内,电 话订票并不会因此减少。除了以下哪项外,其他各项均有助于解释上述现象?A. 正值国内外旅游旺季,需要订票的数量剧增。B. 尽管已经过技术测试,这种新的因特网订票系统要正式运行还需进一步调试。C. 绝大多数通过电话订票的旅行者还没有条件使用因特

9、网。D. 在因特网订票系统的试用期内,大多数旅行者为了保险起见愿意选择电话订票。E. 因特网上订票服务的成本大大低于电话订票,而且还有更多的选择。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因特网上订票服务的成本低,又有更多的选择,是可能减少电话订票的。英国研究各类精神紧张症的专家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 Internet 之后都会出现不 同程度的不适反应。根据一项对 10000 个经常上网的人的抽样调查,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 恼火的人数达到了三分之一;而 20 岁以下的网迷则有百分之四十四承认上网后感到紧张和 烦躁。有关心理专家认为确实存在着某种“互联网狂躁症”。根据上述资料,以下哪项最不可能成为导致“互联网狂

10、躁症”的病因?A. 由于上网者的人数剧增,通道拥挤,如果要访问比较繁忙的网址,有时需要等待很 长时间。B. 上网者经常是在不知道网址的情况下搜寻所需的资料和信息,成功的概率很小,有 时花费了工夫也得不到预想的结果。C. 虽然在有些国家使用互联网是免费的,但在我国实行上网交费制,这对网络用户的 上网时间起到了制约作用。D. 在Interne上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很多时候信息过量会使人们无所适从, 失去自信,个人注意力丧失。E. 由于匿名的缘故,上网者经常会受到其他一些上网者的无礼对待或接收到一些莫名 其妙的信息垃圾。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互联网狂躁症”是由于经常上网引起的。在我国实行上

11、网交费制,会减少用户的上网 时间,所以不会成为“互联网狂躁症”的病因。事实 1:电视广告已经变得不是那么有效:在电视上推广的品牌中,观看者能够回忆起 来的比重在慢慢下降。事实 2:电视的收看者对由一系列连续播出的广告组成的广告段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商 业广告的回忆效果,远远比对中间的广告的回忆效果好。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事实 2 最有可能解释事实 1?A. 由于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人们每天用来看电视的平均时间减少了。B. 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每个广告的总时间长度减少了。C. 一般电视观众目前能够记住的电视广告的品牌名称,还不到他看过的一半。D. 在每一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广告段的数目增加了。E. 一个

12、广告段中所包含的电视广告的平均数目增加了。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题干的事实 2 断定,在一段连续插播的电视广告中,观众印象较深的是第一个和最后一 个,其余的则印象较浅;而E项断定,一个广告段中所包含的电视广告的平均数目增加了。 由这两个条件可推知,近年来,在观众所看到的电视广告中,印象较深的所占的比例逐渐减 少,这就从一个角度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在电视广告所推出的各种商品中,观众能够记住 其品牌名称的商品的比重在下降。其余各项都不能起到上述作用。其中,A项可能有利于说 明,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人们所看的电视广告的数量减少,但不能说明,在人们所看过 的电视广告中,为什么能记住的比重降低。阅读理

13、解或语义分析型解这类题的基本思路:一是要阅读仔细,通过对选项和题干的内容逐一对照,从迅速发现找 到答案的线索;二是,充分运用自己平时积累起来的语感,力求准确理解、分析和推断题干 给出的日常语言表达的句子或内容的复杂含义和深层意义。任何方法都是有缺陷的。如何公正合理选拨合格的大学生?目前通行的高考制度恐怕是 所有带缺陷的方法中最好的方法了。以下各项都符合上述断定的含义,除了:A. 被录取的大多数大学生的实际水平与他们的考分是基本相符的。B. 存在落榜的考生,他们有较高的实际水平。C. 存在被录取的考生,他们并无合格的实际水平。D. 目前,没有比高考更能使人满意的招生制度。E. 无合格的实际水平的

14、考生被录取,是考场舞弊所致。解题分析正确答案:E。选项E将“无合格的实际水平的考生被录取”归结为“考场舞弊”,完全忽略了高考制 度本身的缺陷,与题干的断定不符。虽然有许多没有大学学历的人也能成为世界著名的企业家,比如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比尔盖茨就没有正式得到大学毕业文凭,但大多数优秀的管理人才还是接受过大学教育特 别是MBA教育。虽然得到MBA学位并不意味着成功,但还是可以说MBA教育是培养现代 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以下论断除了哪项外,都可能是以上题干的文中之义?A. 有些人在大学里是学习哲学的,搞起经营管理来却不比学MBA的差。B. 对于有些天才人物,不经历MBA教育阶段也可以学到MBA教

15、育传授的知识和才能。C. 由于MBA教育离实际的管理还有一定距离,得到MBA学位的人还需要在实践中不 断积累管理经验。D. 得到MBA学位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人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有些人成为世界知名 企业高级主管。E. 一些得到MBA学位的人并不一定能管理好企业,把企业搞到破产地步的也不少见。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 D。题干中讲“大多数优秀的管理人才接受过MBA教育”并不意味着“得到MBA学位的学 生,大多数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比如,1000名优秀管理人才中有600名有MBA学位, 但正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可能有10000人,其中有MBA学位的人有3000人。选A不妥。A 说的学哲学的可能会搞经营,与题干中讲的前半部分的意思吻合,即:有的人即使没有正 式学习过管理专业,也可以成为成功的企业家。选B不妥,比尔盖茨的例子褪侵二鳎?摹 爸?逗筒拍堋笔谴邮导?小把y健钡摹Q?不妥,因为题干已经说明了 “得到MBA学位并不意 味着成功”选E不妥,“得到MBA学位并不意味着成功”的意思包含“可能失败”据科学日报消息, 1998 年 5 月,瑞典科学家在有关领域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一种 对防治老年痴呆症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只有在未经加工的加勒比椰果中才能提取。如果科学日报的上述消息是真实的,那么,以下哪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