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1963562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宿迁市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宿迁市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宿迁市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2014年7月8日目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简述1第三章 施工准备23.1 机具准备23.2物资准备33.3人员准备33.4技术准备4第四章 施工组织部署64.1交通规划64.2混凝土运输64.3混凝土浇筑64.4混凝土供货管理7第五章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85.1 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及流程85.2 大体积混凝土泵送要点95.3浇筑方法95.4 大体积混凝土振捣105.5

2、 基础底板混凝土表面处理115.6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125.7 工程重点及关键技术措施125.7.1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145.7.2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控制措施145.7.3 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155.7.4 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差的措施155.7.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6第六章 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186.1测温方案186.2测温点布置186.3测温方案实施196.4测温点做法20第七章 安全保证措施20第八章 环境保护措施21第九章 应急预案21附件一:23第一章 编制依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为工程整体质量控制的重点,本方案的编制依据主要有: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3、50496-200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2002(2011年版);3.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JB204-2005;5.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标准ZJQ08-SGJB208-2005;6.施工图纸;第二章 工程简述宿迁市广播电视发射塔建设工程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城。工程占地面积30636m,总建筑面积15461m。分塔楼、塔身、塔楼及桅杆四部分(塔座建筑面积11374 m,塔楼建筑面积3994m)。塔座最大直径66米,塔楼最大直径40.2米,建筑基底面积3514 m。本工程为钢结构,建筑总高

4、度333米,抗震设防烈度8度。塔座地下一层,层高5.4米,地上四层,层高均为5米,室内外高差0.9米,塔座建筑高度为15.9米;塔身建筑高度200米高,每10米一层结构板;塔楼建筑高度30米,分六层,层高均为5米;桅杆高度87.1米。基础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厚0.5m、0.6m、1.2m和3m ,总方量约3614m,属大体积混凝土。如图2.1-1所示。筏板采用C35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图2.1-1 基础筏板剖面图 计划分三次浇筑完成,混凝土浇筑总量约3614m。第一次浇筑方量约为228m(-11.400m-9.800m),半径R=7.6米,筏板厚度1米;第二次浇筑方量约为77m(-9.800

5、m-7.000m),半径R=7.3米处,竖向筏板600mm厚;第三次浇筑方量约为3309m(-8.700m-5.300m),半径R=11米21.5米,筏板厚度3米,为大体积混凝土,该部分筏板混凝土为施工控制的重点;第三章 施工准备3.1 机具准备表3.1-1 机械设备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汽车泵2台泵送量60m3/h2振捣棒8根3刮杠4根4磨光机4台提浆、拉粗毛5木抹子4把仓库提前储备6小型水泵口径25mm1台排水、养护7手推车3辆8水准仪及塔尺1套结构标高跟踪测量9温度计10个施工测温(外部)10JDC-2建筑电子测温仪测温范围-301301部施工测温(内部)11铁锹10把仓库储备12对讲

6、机6部调频一致13发电机350KW1台停电时用3.2物资准备表3.2-1 材料用量表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塑料薄膜1500保湿覆盖2草甸子1500保温覆盖按2cm计3混凝土试模不少于60组抗压、抗渗两种类型4碘钨灯8盏夜间照明5电缆线根据施工需要3.3人员准备表3.3 人员配备表 序号工种名称人员数量主要职责备注1生产总指挥1总体安排与混凝土浇筑施工有关的人员、材料、设备等相关事项2技术总指挥1全面负责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技术问题的处理3混凝土浇筑总调度2负责浇筑现场人员、材料及设备的调度并对接政府环保、交警等执法部门4技术员2负责处理现场施工技术问题;5质检员1负责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6

7、测量员2负责对现场标高轴线进行复核7混凝土浇筑前台2负责白天浇筑现场质量、进度控制、填写浇筑记录4负责浇筑现场质量、进度控制,并填写值班日记值班人员8混凝土浇筑后台1不定期检查搅拌站原材料及计量工作1负责后台原材料质量控制值班人员9现场车辆交通调度2混凝土罐车的调度指挥,确保浇筑连续10安全总负责1全面负责现场安全工作 11现场安全管理1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2外围环境协调1负责周边环境协调及与居民沟通13混凝土浇筑队长1全面管理负责劳务作业层混凝土浇筑作业的人员调度、质量控制14混凝土浇筑组长1负责浇筑现场作业工人的管理、调度15混凝土供货验票1确认混凝土数量及强度等级16后台放料1根据浇筑

8、现场要求放料17振捣手6二次振捣2人18汽车泵司机2开动泵车19砼工20找平、压实、拉毛等混凝土表面后期处理20木工4护模21钢筋工2护筋22电工1确保施工用电正常3.4技术准备1. 原材料的选择及混凝土的试配表3.4-1 原材料的选择及混凝土的试配序号项目内 容1水泥选用质量稳定、低水化热和含碱量较低的水泥,不得使用早强水泥、C3A含量偏高水泥(C3A含量不得超过7%)及立窑水泥。选用坚固耐久的、级配合格、粒形良好的骨料。2砂砂选用区中砂,细度模数2.62.9之间,含泥量按重量计2.0%,泥块含泥量按重量计1.0%,有害物质按重量计1.0%。非活性骨料。3碎石筏板混凝土粗骨料选用531.5m

9、m连续级配的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含泥量不大于1.0%,泥块含量不大于0.5%,空隙率小于40%,压碎指标小于10%,不得含风化颗粒的非碱活性骨料。骨料进厂后按规范要求取样检验,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4水采用低温水进行混凝土搅拌,以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5粉煤灰为了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采用“双掺技术”超量掺加粉煤灰(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双渗总量不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可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大大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水泥水化热的释放总量;降低混凝土的绝对温升值,可以使混凝土浇筑后

10、的内外温差和降温速度控制的难度降低,从而降低水化热导致的温度裂缝;采用的粉煤灰,要求达到一级灰标准,细度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具有一定的活性,和外加剂相容性较好。6外加剂掺加高效减水剂、缓凝剂的方法改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能,减少水的用量,降低水化热;缓凝剂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防止混凝土土浇注过程中因意外因素导致浇注停止而出现冷缝;同时缓凝剂可以降低水化热峰值,降低单位时间内水化热的释放量,从而减少底板裂缝出现的机率。7混凝土的试配由于混凝土施工工艺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连续作业的施工工序,施工期间,如遇情况较为特别的天气时,要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及材料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配比,并且避免在雨天施工。

11、 2. 及时与当地气象局进行沟通交流,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提前一周了解未来天气情况。 3. 技术交底对混凝土浇注进行的技术交底目的是必须让每位参加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浇筑的人员知道:混凝土的浇筑量,浇筑时间,浇筑流水线,浇筑振捣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各岗位人员的配合。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水化热,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4. 填写浇筑记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商品混凝土供货验收,并填写浇灌记录。质量技术管理人员、工长深入施工一线,跟踪监督、检查现场的施工状况。5. 温控计算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控计算,做好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技术准备措施。专人负责

1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测温工作,发现控制温差值超过指标,及时反馈到项目技术部,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升和温降的梯度,降低混凝土中心温度和表面混凝土温度差,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大气环境温度差。第四章 施工组织部署4.1交通规划本工程位于宿迁市湖滨新区,现场6米宽临时道路,满足双车道通行要求,交通条件良好,在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现场内提前规划回车场地。在施工前将联系交通及城管部门组织协调,施工过程中,指派专人进行主要交通路口车辆协调,并每人配备对讲机一部,确保通讯畅通,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浇筑。第一次浇筑方量约为228m(-11.400m-9.800m);第二次浇筑方量约为77m(-9.800m-7

13、.000m);第三次浇筑方量约为3309m(-8.700m-5.300m)。第三次混凝土浇筑方量较大,本方案主要论述第三次的混凝土浇筑。根据现场实际安排,混凝土每小时浇筑最大量约120m3,每小时需进场车辆(混凝土罐车每车为10m3)约为12辆,约5分钟进场一辆车。大体积混凝土用量约为3309m,综合考虑交通及现场不确定因素,每天浇筑量约2400m,因此本次浇筑时间分别约1.4天(约34小时),场内外交通流的控制对大体积混凝土能否浇筑成功至关重要。为保证场内外交通流畅,需规划场内外交通流向,建立场内外通讯联络系统,并设专人进行场内外交通指挥。根据场外交通情况及场内浇筑速度随时调整搅拌站出料速度。4.2混凝土运输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必须保证充足的商品混凝土连续供应,本工程将安排专人提前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沟通,保证混凝土的供应要求,同时,从场外运输和场内运输两个方面采取措施给予保证。(1)场外运输:选择最短、最顺畅的运输路线,配备充足的搅拌车运输混凝土。(2)场内运输:合理布置汽车泵位置,混凝土运输车行走路线。4.3混凝土浇筑本次浇筑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