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961190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研究方案开 题 报 告课 题 名 称: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课 题 类 别: 基础教育课题 学 科: 心理健康 主 持 人 姓 名: 张 俊 琴 主 持 人 单 位: 平罗县城关二小 市、 县 (区): 石嘴山市平罗县 填 表 日 期: 2014、10 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研究方案 开 题 报 告课题负责人 张 俊 琴 平罗想城关第二小学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好,下面我就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做开题报告,恳请各位转家给予指导。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的各种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母祖辈都把自己

2、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但都因为家长的溺爱、高期盼,尤其是少数父母离异的学生,家庭的破碎,还因教师个人的素质,尤其是班主任的做法、态度如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挖苦、嘲讽,甚至恐吓、体罚学生等;再因学校教育、家庭舆论、社会氛围的不一致,这些矛盾体,就滋生了孩子诸多的行为与心理问题,使得部分学生变的冷漠、厌学、逃学、打架、欺诈、偷窃、说谎、自私、孤独、敌对、不合群体、耐搓力差等心理行为问题。为了帮助学生们及时矫正不良认知及不良行为;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积极、热情、愉悦地学习,我校提出了此课题。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社会的发展,促使人

3、们各种情绪负重、各种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因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溺爱和对其子女期望值的不同、环境的丰富复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不少学生产生心理障碍。有研究者发现,目前有35%的小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过度依赖、沮丧、萎靡、厌学、逃学、打架、欺诈、偷窃、说谎、自私、不合群体、逆反、抑郁孤独、明恋暗恋、耐挫力差等心理行为问题。如何使小学生避免或消除上述种种心理行为问题,增进身心健康,预防精神压力和身心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了各学校和社会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4、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和指导, 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从纲要和意 见中,可以明显看出国家已经对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也具有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学校对维护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少年儿童排解各种心理问题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可见,作为班级的承担者班主任在班务工作中渗透心理健

5、康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校地处平罗县城南郊,55%的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祖辈都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有的对孩子爱得过分,有的对孩子要求过严,有的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相当一部分家长缺乏“施爱”的技巧;还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长长期的来往于农村县城两地之间,无暇顾及孩子,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租房,频繁的更换学习、生活环境,特别是有的孩子因父母离异,家庭破碎,更是无人照顾或更特别溺爱,这样就使得相当一部分部分学生缺乏管教与指导,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形成也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

6、其是学习心理健康让人堪忧。调查一、二、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发现,目前这一阶段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是学习心理健康,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 学习成绩不稳定,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的学生厌学或逃学;调查四、五、六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主要表现为学习不求上进、安于现状,厌学、逃学、打架、欺诈、偷窃、说谎、自私、不合群体、逆反敌对、抑郁、暗恋明恋、耐挫力差,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能力差,缺乏自信、自律,尊重的意识和行为差等。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作为小学班

7、主任的我们,有义务在班务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我们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认识到辅导和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还要有一套开发学生心理潜能的科学指导方法。从目前教育现状看,还没有一套针对我校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对策方案,因此,本课题具有极高的课题开发价值,我想就在小学班主任工作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一番深入地研究与探索。(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小学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打好基础,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阶段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必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本课题的提出与

8、研究实践,重在帮助学生及时纠正不良认知和不良行为,增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树立热爱科学、勤学的精神;提高自我调节心理机能的能力;养成自觉、自愿、乐学等优良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等优良品质,形成健康人格。2.我们还要通过课题的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使班主任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理知识和目标、途径与方法,改变其工作方法,转换角色,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自身发展的心理特点、各种能力、兴趣和性格特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快乐学习,形成健全人格; 对健全“班级年级学校”的三级校内心理教育网络

9、,探索出适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对开发班级心育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条件,同时还进一步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发展,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为开创心理健康特色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从国外心理卫生运动的三个阶段来看,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塑造美好的心灵与个性,成为当今世界心理健康运动的目标和发展趋势。 20世纪20年代后国外的学校心理健康辅导迅速发展起来,半个多世纪以来,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地带在美国。60年代后,日本在美国的影响下,在学校设立了心理辅导咨询室,设置心理健

10、康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有关健康、安全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培养学生保持和增强心理健康的实践能力,并将学习意愿、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力、判断力和行动能力作为健康教育的基础学习。学校核心组织的班级也因此引起了足够的重视。90年代初期,国内学校心理健康的教育开始兴起。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专家们强烈呼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些地区的学校还安排心理训练课和讲座,设立了专兼职教师等等,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都因为缺乏有效的途径而趋于形式,它的适应性又不是很高,尤其是在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操作方面显得很薄弱。作为学校的

11、主力军班主任的我们面对花朵般的“小皇帝、小公主”,越来越感到日常工作中有许多的困惑,也感到无从下手。甚至还有部分班主任在处理日常工作和突发性事件中,由于缺乏经验,缺乏对学生心态的了解,在判断过程中往往作出错误的结论和对策,引起师生情绪对抗,矛盾加深(特别是六年级的学生)。同时,由于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不良的舆论导向,以及学生自身的不健康因素而引起的厌学、逃学、说谎、偷窃、欺诈、打架、情感脆弱等问题也愈来愈激烈。许多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有结果表明,我国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小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很多。1999年8月13日,教育

12、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班级实施,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因全面了解学生,最能敏锐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并且是学校、家庭、社区多方面教育力量的最佳人选,所以,能够并应该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因此,面对新形势,新的挑战,我校借鉴中外教育理论及已有的研究成果,本着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个体出发,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提出“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旨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更好的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在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渗透心理健康

13、教育的模式、途径和方法,进而推动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实现每位小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的愿望,使得每位孩子都能健康活泼的成长。(四)本课题的创新之处1、因大多数小学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了解不多,在日常的班务工作或处理突发事件中,都是机械地根据学校安排去处理一些日常琐碎繁杂的事情,也往往是粗略应付,顾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或者是盲目错误的教育,或者是一味的要学生按既定的方向去做,很少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很少在日常的班务工作中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来教育学生,只凭经验而工作,无创新可言。近几年虽有不少学者专家研究此类问题,有很多有关此类的专著或论文,但都因被传统的观念或

14、应付繁杂的事情给冲淡了,所以本课题的提出正迎合了目前的教育形式,正符合了国家对广大中小学生教育的具体要求,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长期性,使日常的班务工作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跨越了一个新的教育方式,即增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小学生自我调节心理机能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树立热爱科学、勤学的精神,养成自觉、自愿的学习态度,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优良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发展。因此,本课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之处。2、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虽有好多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在小学班主任工作领域中还没有形成适合本校的具有针对性在班务工

15、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与策略,所以本课题的提出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同时也能为全校以及我县教师教育教学所需提供相应的可操作性的资料和案例,为小学班主任提高心理工作水平,为增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形成健全人格,快乐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人本主义理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说“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格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教师与学生要彼此真诚,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教学原则,通过教育技术能更好地实现。2、现代德育的思想。现代德育突出人的主体,突出主体的发展,旨在促进人的进步与完善。在心理教育中,一切教育方法都要在学生身上落实,一切教育成果也要在学生身上体现。现代德育要求班主任的育人工作要从人性出发,从每一个特定的人出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点,满足每一个学生人生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