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实施策略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957648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实施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实施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实施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实施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实施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实施策略倪和平在金融危机下,国际形势由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进而开始发展为经济多元化,这势 必给高校的德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要求高校德育必须坚持正确 的方向引导。同时经常性的形势政策教育,既是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基础,也是对大 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最现实的材料。同时它能够引导学生自 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它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尽快实 现社会化。那么,如何理解高校形势政策教育的现实意义 ?高校又如何实施形势政策教育? 这些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一、形势政策教育的含义形势政策教育是指以国内外

2、形势与国家的政策为内容的思想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分为形 势教育与政策教育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关系是:一方面,形势教育是基础。高校要帮助 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国外的形势,把握住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政策教育是归宿。 要使学生正确理解国家的政策,增强学生对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自觉认同。因此,在形势政策 教育过程中,形势教育与政策教育两个部分不能割裂,要以分析形势的方式来阐明国家的有 关政策,要把这两个方面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二、高校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课程的意义形势政策教育同思想政治课、日常德育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形势与政策教 育在思想教育中所处的位置和承担的职责是不可替代的。总的来说,开

3、展形势政策教育是由 国家对学生的思想要求决定的。1.学习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知识的要求。马列主义是我们社会 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但是,马列主 义从本质上说是实践的。学习马列主义不仅要学习马列主义的一般原理,而且还要学习马列 主义的具体运用,学习当前实践中的马列主义;马列主义本质上又是发展的,因此,学习马 列主义还应学习发展中的马列主义。我们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在马列主义理论的指 导下,在客观分析形势的基础上制定的。这些方针、政策实质上就是运用中的马列主义、发 展中的马列主义。思政课教材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主要介绍马列主义的一般原理,而对当 前的

4、形势及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则反映得很不充分,这就客观上要求通过形势政策教育来 加以补充。2.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要求。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复兴中 华民族的伟大使命。他们不仅要学会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还应该善于分析当前的 国内、国际形势,正确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大学生能否提高正确分析形势、深刻理解政 策的能力,将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否完成党 和人民所赋予的神圣使命。形势政策教育则能够弥补思想课的不足,因而,它在培养学生分 析形势、理解政策的能力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3. 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要求。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不仅体现在世界

5、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 而且还体现在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上。学生对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所持的立场和态 度,对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所持的立场和态度,都是他们政治立场和政治态 度的集中表现,也是他们思想觉悟的直接体现。大学生在思想上之所以存在不良倾向,就是 因为他们对有关形势政策认识不清。所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形势,深 刻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解决其在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高校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高校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

6、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建设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 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者和接班人。1. 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形势政策课是否能上好,关键在教师,教师素质的提高是保证 教学质量的关键。实践证明,形势政策课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首先,要有过硬的政 治素质。教师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观点、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高度的政治责 任感;要具有坚定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国家具有深厚的情感。这样,教学 过程中才可能产生感召力、影响力,从而取得良好的

7、教育效果。其次,要有扎实的理论素质。 形势政策课教师应具有扎实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的理论功底,要能结合世界形势和我国国情,及时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以及国家的路线、方 针、政策,要能把握当代理论学术的前沿,并对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理性 思考。再次,要有广博的知识素质。形势政策课在教学过程中必然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 学、国际关系以及科技发展等多方面的知识,它与知识传授有着必然的密切联系。这就对教 育者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体制建设是保证。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必须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以及保障机制, 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范化

8、和制度化。这样不仅可以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有章可循, 而且还有利于增强高校对形势政策教育重要性的认同,解决好高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问题。(1)建立有力的领导体制。高校要成立由党、政、工、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形 势政策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工作的宏观领导。领导班子自身形象是德育工作的 一面旗帜,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为此,高校形势政策教育领导小组必须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提高政治素质,二是提高思想素质,三是提高业务素质。(2)建立协调的工作机制。形 势政策教育是高校的整体工作,这就要求各部门共同行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教育 工作的合力。党总支是高校形势政策教育工作的主管

9、部门,应该负责对全校形势政策教育工 作的总体规划,提出教育的重点和明确的要求;团委要负责组织课外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及 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工作科应负责学生思想动态的分析和把握;教务科则负责教学计划的制 定、课堂教学的安排、教学效果的考核。3. 校园文化是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是高校的重要特征。高校没有文化,高 校不引导学生和教师去探索求知,也就不成其为高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包 涵了基础设施文化、环境布局文化、制度规章文化;还包括主要以增长知识为目的的智能型 文化;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审美观念等的观念性文化;有历史沉淀而 形成的独特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组成的

10、素质型文化,是一所高校育人素质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是对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方式。高校要营造校园宣传舆论环境,通过 校园内的报栏、橱窗、黑板报、宣传园地、广播等宣传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国家的各项方针、 政策,从而丰富和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形势政策教育的实际效果。4. 发挥学生主体性是核心。现代德育理论认为,德育是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师生双 方在德育过程中主动性的发挥都直接影响着德育的实效。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 和主动性的发挥对德育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德育实践中往往把 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是教育的客体,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挖掘学生自 我教

11、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认为,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善于 利用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要避免外部动机的消极作用。学生 有了学习动机,就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思想教育工作就会得到良好的效果。同时高校开 展形势政策教育要注意双向交流,增强师生互动。教育者应向受教育者敞开思想,与受教育 者进行对话,在对话中互相启迪,共同提高。为适应学生的特点,在教育方法上要把“我讲 你听”的单调的教育模式,改为平等对话式、座谈讨论式、演讲答辩式等,使学生感到自己 也是教育的主体,这可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将教育搞得生动活泼。总之,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 的形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不断探索和总结形势政策教育的经验和规律,以促进 高校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原文载于中国成人教育,2010 年第 15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