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有限-潜力无限弹性作业的实践和思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95626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力有限-潜力无限弹性作业的实践和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能力有限-潜力无限弹性作业的实践和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能力有限-潜力无限弹性作业的实践和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能力有限-潜力无限弹性作业的实践和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能力有限-潜力无限弹性作业的实践和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力有限-潜力无限弹性作业的实践和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平有限 潜力无限-高中数学“弹性作业”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当前多数学校都制定了符合自己学校的校本作业, 想通过阶段整理,摸索出一条符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模式和方案,我发现作业的布置很值得研究,对于普通班学生,因以基础为主,中等题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实验班和重点班的学生,如何让他们既要吃的好,又要吃的饱,作业布置很有讲究。作业布置因教学而异,因学生而异,不同学生对作业的需求是不同的,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要抓住基础,适当拔高。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高考题和模拟题的训练是提升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入口。 关键词: 弹性

2、作业 自主选择“弹性作业”,顾名思义,就是对作业量、作业难度和作业方式实行弹性化,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传统的作业布置,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同一的内容,期望达到同一的目标。这个点很不现实,一个教学班几十人,每个学生的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对知识掌握的水准也不一致,同一练习怎么可能适合每个学生?如何才能使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实现真正的全效?在课堂中实行弹性作业制,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下面就作业布置谈几点自己的想法,以供大家参考:教师在教学时,不要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要有有效性和时效性。绝大局部学生还是不知道怎么去学习的

3、。尤其是高一新生,他们的学习方法单一,停留在初中的死学苦学上。所以,我们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他们想问题的思路,拓展他们的发散思维和理性思维。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教育创新意识已深入课堂,深入到数学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伴随着新课程的深人,数学作业的设计也要创新,要以批判的眼光继承和发扬传统数学作业的优点,抛弃其难、繁、偏、旧的弊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设计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接近生活学生并乐于接受的数学作业。有针对性地来决定要不要布置作业,该布置多少,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决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老一套。既要有口头的,又要有书面的;既要有只需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4、的,又要有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既要有知识的识记、使用,又要有水平的训练、培养,要多种形式合理组合,适当搭配。如圆的切线问题作业布置力求多样化:基础题:1.点在什么位置(圆上或圆外或圆内)?切线条数是多少?2.点改为P(),切线条数是多少?切线方程为多少?拔高题:1.试探究过圆上任意一点圆的切线方程的一般形式?2.求过与圆相切的切线长是多少?3.求过与圆相切的切线长的最小值?(引入参数) 与高考接轨题:1.求过的直线与圆相切与A,B两点,求的方程2.若直线与圆相切,求的最小值要根据全体学生的实际,分清层次,因人设题。既要有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到的基此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尤其在基础题

5、中重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及基本水平包括运算水平、逻辑推理水平、空间想象水平的训练。作业中还要有“选做”的开放题,以便供有水平的学生在提升训练。也就是要保证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吃饱”,又能够保证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吃得了”,还要保证优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第二、布置作业最好要力求局部学生自主选择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把作业选择权归还给学生。 1、 提供不同的作业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 在习题的提供上,教师要认真研究各个层次学生的现状,针对各层次学生在认知与情感等方面不同的需求,精心为学生设计作业“套餐”。制订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目标,上不封顶,下则保底。

6、首先确定好必须完成的最低要求,布置一些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完成的基此题。同时为那些学习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设计适当的变式练习、综合性练习或实践活动,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弹性作业不是降低学力标准。作业设计的标准是后进生能掌握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具有初步技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较好地掌握基础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优生则要求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升水平,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案例二: 求函数的值域. (苏教版必修五教材)解题思路: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利用函数单调性(结合导数法)解决。下面看几个变式题:基础题:1.求函数的值域.2.求函数

7、的最小值。3.求函数的最小值。4.求函数的最小值。评注:变式题与原题之间是“性异质同”的姊妹题,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异”的表象中发现“质”的本质,注意“整体代换”的应用。提升题:1.求函数的最小值。2.若,求的最小值。评注:变式五经过变形后依然是原题形式,再使用整体代换。变式六把这类问题参数化,深化了这类函数的本质。变3.已知直线过点(2,1),且与轴,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与A,B两点,为坐标原点,求面积的最小值。与高考接轨题:1.(2006陕西.理)已知不等式对任意的恒成立,求正实数的最小值为.2.(2007山东.理)函数的图像国定点,在在直线上,求的最小值.3.(2006上海)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

8、为,则对于任意的,有2 M,0 M.这样的作业,既针对了学生的实际,又表达了明显的自主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 2、 提出不同的作业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 作业的形式要有变化,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我们常用的方法有: (1)自选作业。即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选择课本上一定量的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 (2)自编作业。根据学生实际,自编相关的习题,作为课外作业。 (3)自批作业。将学生某次作业相互交流,让学生当一次小老师批改作业。 第三、作业评价最好要实现分层评价 在作业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水准、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对学生完成的作业 ,教师要给予即时给予评

9、价,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出现的错误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1、批改方式不同。对优秀学生和中等学生的作业,我们立足于让学生互评和自评,让这些学生在互评和自评中得到提升,而对学困生的作业,着眼于教师的面批,在面批中给予辅导,即时补缺补漏,从而达到“保底”的要求。这样,使优等生进一步提升,使中等生获得发展,使学困生充满信心并能达标,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 2、评价标准不同。首先表现不同层次作业不同评价标准。作业都有相对应的优、良、中、差等级。只要完成相对应层

10、次的作业,就能达到相对应等级。其次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题目上,采用不同的等级标准,使学困生达到较低标准时也有得优的机会。使优等生在较高要求的标准下,追求更高质量的作业。比方,在导数的混合运算中,对于学困生假如算错,即时订正到全对,能够给一个优,而对于优等生则要求一次或最多两次成功才能得优。 3、个体评价与团体评价相结合。如作业完成后,公布各组内作业的最高水平和总体水平,展开评比,以促动优生尽力拔高,并促使组内成员着力提升本组的整体水平。鼓励组内成员间的合作,通过协商完成一些高难度作业。这样各组间可能完成难度相同而形式不同的作业,然后在总结讨论时取长补短,触类旁通。 总之,高中数学布置弹性

11、作业,因为作业内容、完成形式、评价标准是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实行设计,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角色,让学生处于作业的“主人地位”,让“作业回归学生自我”。 数学作业布置要遵循针对性强,有效性,教师要敢于删题,剔除高考超纲的题目。教师也要跑适当补充高考常考的题型。布置适当、适量有效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所以,必须对传统的数学作业布置方式实行改革,使它具有艺术性、多样性,使学生愿意做作业,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水平,提升学习效率。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思维习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水平,发散思维,空间想象水平为突破口,必须下大力气。学生产生了从“要我做”为“我要做”的积极情感转变,从而爱上作业,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参考文献:【1】 唐庆华.题型辨析.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1【2】 谷浩涛.一道课本练习题的推广与应用2011【3】 何小亚.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中学数学研究.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