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949548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知识点1、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1、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线(光具座不用);2、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应用 u2f 倒立缩小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实像 v=2f(实像大小转折) fu2f 幻灯机 u=f 不成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 u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 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

2、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 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 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实验1、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把烛焰放在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 原理。把烛焰放在_点上,光屏上所成的像最小。把烛焰放在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把烛焰放在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3、2、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 ,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 大致在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3)为了完整地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若透镜焦距为f,则蜡烛应放在凸透镜前物距u分别是:u=2f、u=f,以及u2f、_、_的三个区间内;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像的正倒l3015缩

4、小倒22020等大倒31435放大倒410/不成像/58/放大正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_、_。在第5次实验中,从 一侧瓶过透镜看到在一侧放大的像。4、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蜡烛经过_位置以后,所成实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经过_位置以后由实像变成虚像5、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18所示:(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3)接着使烛焰向

5、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 、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6、如图右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lOcm,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20cm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 ,并将光屏向 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图9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

6、个清晰的像。练习 一、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在凸透镜成像的观察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则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2、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2、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 ( ) A倒立的缩小实像 B倒立的放大实像 C正立的放大虚像 D无像3、透过装水的玻璃杯看到的手指

7、是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这是因为装有水的玻璃杯可看成 4、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30厘米处向透镜处移动时,则下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 )A. 像始终变大。 B. 像始终变小。C. 像先变小后变大。 D. 像先变大后变小。6、蜡烛放在离凸透镜40cm的主光轴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在原来位置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40cm,

8、则所成清晰的像定是( )A虚像 B放大的 C正立的 D缩小的7、凸透镜由成放大实像变为缩小实像,物体所在位置的转折点是在:( ) A、透镜中心处 B、二倍焦距处 C、焦点处 D、无限远处8、要使凸透镜起放大镜的作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_,能成_、放大的_像。9、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明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30cm B、25cm C20cm D、15cm10、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 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7.5 cm B12.5 cm

9、C4.5 cm D 10 cm11、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mm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大于mm 恰为mm 小于mm D略大于mm12、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进入场馆距门口0.5一1.2m处时,安装在门上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1m13、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

10、距离应 2f(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同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7、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14、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

11、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C 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光屏上没有像二、实验综合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透镜的光心位于它的主光轴上。B、物体经过普通照相机的镜头后在底片上成一个缩小的像。 C、凸透镜成的实像都是缩小的。 D、凸透镜成的虚像都是正立的。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凡是凸透镜成B、凡是凸透镜

12、成的实像都是物、像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 C、凡是凸透镜成的虚像都是物,像都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要么是放大的,要么是缩小的。18、如图3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成缩小实像,然后只将蜡烛向透镜逐渐移近,那么A光屏上出现等大的实像B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实像C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实像D透过凸透镜可能会看到放大的像1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的清晰像,若把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则在光屏上的像( ) A、上半部分消失B、下半部分消失 C、像仍然存在,但变暗D、像没有变化20、下图所示放映投影仪时,要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母,投影片正确的插法应该是(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