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1948498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07605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英文名称: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总 学 时:64 讲课学时:56 实验学时:8学分:4适用对象: 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先修课程:地图学、自然地理学、计算机基础执 笔 人:肖燕、段艺芳、侯战方 审定人:张金萍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是地理科学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师应具有GIS专业的学习和应用背景,学生应具有计算机高级语言、地图概论、数据库原理等课程

2、基础,其课程目的是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实例,讨论地理信息如何被存贮在计算机中,并可进行更新、查询检索、分析处理和综合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若干重要GIS工具软件的特点及基本使用方法,并能付诸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科技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准备,而且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和研究地理学的档次。因此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地图遥感知识,这将是学好本课程的基础。该课程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注重能力培养,采用课堂讲授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3、。地理信息系统的实习要求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在数字环境下进行。根据本课程实践性强、图形内容多的特点,课堂讲授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方式。本课程实践性强,教学中除注意突出重点,讲清基本原理外,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操作、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能力上,加强上机练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第一章 导论一、本章重点:GIS的概念和基本构成以及GIS的功能二、本章难点:数据和信息的相关关系,GIS与其他信息系统的区别三、教学要求: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软硬件构成以及功能;理解数据和信息的相关关系;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历史、发展趋势和常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地理

4、信息系统基本概念1 数据与信息数据是客观对象的表示,而信息则是数据内涵的意义,只有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2 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其位置的识别是与数据联系在一起的。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第二节 GIS的基本构成1 系统硬件用以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地理信息或空间数据,包括GIS主机、GIS外部设备和GIS网络设备。计算机是GIS的主机,它是硬件系统的核心,包括从主机服务器到桌面工作站,用作数据的处理、管理与计算。GIS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的数字化仪、扫描仪和全站型测量仪器等,输出设备的绘图仪、打印机和高分辨率显示装置等,以及

5、数据存储与传送设备的磁带机、光盘机、活动硬盘和硬盘阵列等。GIS的网络设备包括布线系统、网桥、路由器和交换机等,具体的网络设备根据网络计算的体系结构来确定。2 系统软件GIS软件是系统的核心,用执行GIS功能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输入、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和图形用户界面等。按照其功能分为:GIS专业软件、数据库软件和系统管理软件等。1)GIS专业软件2)数据库软件3)系统管理软件3 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它具体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 。属性特征:地理实体的名称、类型和数量等。实践特征:实体随时间而发生相关变化

6、。4 应用人员包括系统开发人员和GIS技术的最终用户。5 应用模型应用模型是客观世界中相应系统经由观念世界到信息世界的映射,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世界利用改造的能动作用,并且是GIS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也是GIS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在GIS技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三节 GIS的功能简介1 基本功能1.1数据采集与编辑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通常抽象为不同的专题或层。数据采集与编辑功能是保证各层实体的地物要素按顺序转化为x、y坐标及对应的代码输入到计算机中。 1.2数据存储与管理GIS数据库是区域内一定地理要素特征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1.3数据处理和变换1.4数

7、据处理的任务和操作内容有:1)数据变换。指对数据从一种数学状态转换为另一种数学状态,包括投影变换、辐射纠正、比例尺缩放和误差改正和处理等。2)数据重构。指对数据从一种几何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几何形态,包括数据拼接、数据截取、数据压缩、数据结构等。3)数据抽取。指对数据从全集合到子集的条件提取,包括类型选择、窗口提取、布尔提取、空间内插等。 4)空间分析和统计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是GIS的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它的主要特点是帮助确定地理要素之间新的空间关系,它已经不仅成为区别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为用户提供了灵活地解决各类问题的有效工具。5)产品制作与显示GIS产品是指由系统处理和分析,产生具有

8、新的概念和内容,可以直接输入专业规划或决策人员使用的各种地图、图像、图表或文字说明,其中地图图形输出是GIS产品的主要形式。 6)二次开发和编程为使GIS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要求,它必须具备的另一个重要基本功能使二次开发环境。2 应用功能1)资源管理 2)区域规划 3)国土监测 4)辅助决策第四节 GIS的发展透视1 发展概况GIS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发展到第三代,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技术受到了政府部门、商业公司和大学的普遍重视,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是地理信息系统普遍发展和推广应用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是

9、GIS应用的大发展,GIS成为一种通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工具被广泛应用,称为GIS的用户时代。当前,GIS正向着集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的方向迈进。2 基础理论地理信息系统是传统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明显地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征,这些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同样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第二章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一、本章重点:空间数据结构的类型及其编码方法二、本章难点:地理空间及其表达方法,数据精度和误差来源三、教学要求:掌握空间数据结构的类型及其编码方法;理解地理空间及其表达方法,数据精度和误差来源;了解各种输入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地理空间及其

10、表达1地理空间的概念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概念常用“地理空间”来表达,一般包括地理空间定位框架及其所联结的特征实体。2 空间实体的表达地理空间的特征实体包括点、线、面、曲面和体等多种类型,有矢量表示法和栅格表示法两种。第二节 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特征1 GIS的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是GIS的核心,也有人称它是GIS的血液。GIS中的数据来源和数据类型繁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地图数据2)影响数据3)地形数据4)属性数据5.)元数据。空间数据根据表示对象的不同,又具体分为七种类型:1)类型数据2)面域数据3)网络数据4)样本数据5)曲面数据6)文本数据7)符号数据。2 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空间数

11、据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一般地,空间特征数据包括地理实体或现象的定位数据和拓扑数据,属性特征数据包括地理实体或现象的专题属性数据和实践数据,而空间特征数据和属性特征数据统称为空间数据或地理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拓扑结构不但用于空间数据的编辑和组织,而且在空间分析和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空间数据拓扑关系包括:1)拓扑邻接。2)拓扑关联。3)拓扑包含。3 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表示数据结构是GIS的核心技术,一直是GIS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第三节 空间数据结构的类型1 矢量数据结构基于矢量模型的数据结构,可分为简单数据结构、拓扑数据结构和曲面数据结构。这种数据组织形式能更好地逼近地理实

12、体的空间分布特征,数据精度高,数据存储的冗余度低,便于进行地理实体的网络分析,但对于多层空间数据的叠合分析比较困难。2 栅格数据结构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可分为栅格矩阵结构、游程编码结构四叉树数据结构等。栅格数据结构表达地理要素比较直观,容易实现多元数据的叠合操作,便于与遥感图像及扫描数据相匹配建库和使用等。3 矢量与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3.1矢量与栅格一体化的基本概念既保持了矢量特征,又具有栅格的性质,就能将矢量与栅格统一起来,这就是矢量与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3.2矢量与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设计1)点状目标和结点的数据结构。基本约定:点状目标和结点只有位置,没有形状和面积,不必将点状地物作为一

13、个覆盖层分解成四叉树,只要将点坐标化为两个地址码M1和M2,而不管整个构型是否为四叉树。2)线状目标和弧段数据结构。基本约定:线状目标只要将其通过的栅格地址全部记录下来即可,由于一个线状地物可能由几个弧段组成,所以应先建立弧段的数据文件。3)面状目标的数据结构。基本约定:面状目标应包括边界和边界所包围的整个区域。4 矢量与栅格数据结构的比较矢量与栅格数据结构各有优缺点,如表2-7所示。第四节 空间数据结构的建立空间数据结构的建立是指根据确定的数据结构类型,形成与该数据结构相适应的GIS空间数据,为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提供物质基础。1 系统功能与数据间的关系现代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数

14、据与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2 空间数据的分类和编码2.1空间数据的分类空间数据的分类,是指根据系统功能及国家规范和标准,将具有不同属性或特征的要素区别开来的过程,以便于从逻辑上将空间数据组织为不同的信息层,为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查询和共享提供依据。2.2空间数据的编码空间数据的编码,是指将数据分类的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3 矢量数据的输入与编辑矢量数据的输入过程实际上是产生和矢量数据结构相适应的GIS空间数据的过程,即将经分类和编码的地理要素的图形转换为一系列x、y坐标,然后将这些坐标记录按照确定的数据结构格式,加入到线段或标识点的计算机文件中去。手扶跟

15、踪数字化仪输入、扫描矢量化输入、解析测图仪数据输入及其他数据传输和转换输入等。4 栅格数据的输入与编辑栅格数据的输入过程:产生和栅格数据结构相适应的GIS空间数据的过程。透明格网采集输入、扫描数字化输入及其他数据传输和转换输入。第三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一、本章重点:空间数据坐标转换的基本方法和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方法二、本章难点: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方法和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三、教学要求:掌握空间数据坐标转换的基本方法和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方法;理解多源空间数据的融合方法和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了解图幅数据边沿匹配处理过程。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1 几何纠正为了实现对数字化数据的坐标系转换和图纸变形误差的改正。2 投影转换正解变换、反解变换和数值变换法第二节 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1 由矢量向栅格的转换1.1基于弧段数据的栅格化方法弧段数据栅格化的算法可以分解为两步:数据管理和转换计算。数据管理的任务:按照可用的工作存储区,将要建立的栅格数据划分成数据段,对每个数据段或栅格带建立相应的矢量数据文件。转换计算的任务:将任意的x、y坐标转换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