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_T1322.85-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85部分:地热矿泉水企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94450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8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_T1322.85-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85部分:地热矿泉水企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DB11_T1322.85-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85部分:地热矿泉水企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DB11_T1322.85-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85部分:地热矿泉水企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DB11_T1322.85-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85部分:地热矿泉水企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DB11_T1322.85-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85部分:地热矿泉水企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11_T1322.85-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85部分:地热矿泉水企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_T1322.85-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85部分:地热矿泉水企业(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13.100C 65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322.852019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 85 部分:地热矿泉水企业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de assessment of work safety Part 85: Geothermal and mineral water enterprise2019 - 09 - 26 发布2020 - 04 - 01 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11/T 1322.852019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评定内容13.1 基础管理要求13.2 场所环境13.3 生产设备设

2、施23.4 特种设备23.5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33.6 用电33.7 消防33.8 危险化学品33.9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33.10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33.11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34 评定细则4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5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6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18附录 D(规范性附录) 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21附录 E(规范性附录) 特种设备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23附录 F(规范性附录)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26附录 G(规范

3、性附录) 用电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28附录 H(规范性附录) 消防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44附录 I(规范性附录) 危险化学品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51附录 J(规范性附录)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52附录 K(规范性附录)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53附录 L(规范性附录)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55I前言DB11/T 1322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分为若干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第3部分:加油站;第 85 部分:地热矿泉水企业;本部分为DB11/T 1322的第85部分。本部分按照GB/

4、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部分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实施。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中安益生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北京市劳动防护科学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栾兴华、叶宏宇、杨晓敏、李公海、姚卫华、谢鹏、汤仁锋、谢昱姝、张蓓、宋冰雪。DB11/T 1132.852019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85部分:地热矿泉水企业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地热、矿泉水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定内容和评定细则。本部分适用于地热、矿泉水企业安全生产等级的划分与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

5、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8537 饮用天然矿泉水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 16330 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卫生规范GB/T 29510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1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A1131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DB11/T 1322.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DB11/T 1322.2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3 评定内容3.1 基础管理要求基础管理要求应符合DB11/T 1322.2的规定。3.2 场所环境3.2.1

6、 厂区布置厂区建筑物、车间及仓库环境应符合GB 50016、GB 50057、GA 1131和GB 16330的规定。3.2.2 作业区域3.2.2.1 对可能存在烫伤、有毒、爆炸等危害介质(如水、蒸汽、硫化氢、可燃气体等)的作业区域, 应根据地热资源勘查与评价内容结合实地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3.2.2.2 矿泉水的包装、贮存应符合 GB 8537 和 GB 16330 的规定。存货区域的货物应定置、整齐、平稳摆放,现场宜设置摆放范围标识线,且摆放高度不应超过 2 m。3.2.2.3 机动车停放应设置停车标识线,且在标识线内停放。非机动车应集中停放。3.2.2.4 操作区域的地面与路面应平

7、坦,无积油、无积水和绊脚物。13.3 生产设备设施3.3.1 一般要求3.3.1.1 不应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3.3.1.2 设备设施的适当位置或附近应悬挂安全操作规程。3.3.1.3 应对设备设施进行投用前检查与确认。3.3.1.4 应对设备设施的运行进行监控,做好维护保养工作。3.3.1.5 设备设施应满足其所在区域安装布局要求。3.3.1.6 设备设施的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外文标注的安全警示标志应翻译成中文,且中外文对照。3.3.1.7 设备设施的防护装置不应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修完毕后立即复原。3.

8、3.1.8 以作业人员的操作位置为基准,凡高度在 2 m 以下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联轴节、带轮、齿轮、飞轮、链轮等外露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应设安全防护装置。3.3.1.9 需要经常打开、移动的防护罩,应设置电气联锁装置,与危险运动联锁。3.3.1.10 在操作、调整和经常维修部位,应设易于触及的急停装置。3.3.1.11 带轮子的机器,轮子应安装锁紧装置。3.3.1.12 设备设施的电源控制开关应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3.3.1.13 机器内配备的激光设备应设安全防护装置。3.3.1.14 产生静电的设备设施应设静电接地装置,定期检测并保存记录。3.3.1.15 吸附塔顶的工作面四

9、周应设置安全护栏。3.3.1.16 吸附塔顶部应安装压力表,压力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3.3.1.17 过滤器应安装压力表和排气阀,自动化系统应可查看压力变化。3.3.1.18 管道、阀门应安装保护装置,坑、沟、池、槽应安装盖板。3.3.2 矿泉水设备、工器具和管道3.3.2.1 凡接触灌装用矿泉水的设备、工器具和管道,应采用无毒、无异味、耐腐蚀、易清洗和不改变原天然矿泉水水质的材料制作,表面应光滑、无吸附性、无凹坑、无剥脱、无缝隙。3.3.2.2 与灌装用矿泉水接触的设备、管道应边角圆滑,无死角,无盲端,不易积垢,不渗漏,便于拆卸、清洗和消毒。3.3.2.3 灌装用矿泉水输送管道应

10、设排污阀或排污口。3.3.2.4 灌装用矿泉水与其他生产用水的输送管道和设备应分开设置,无交叉接触。不同用途的供水管道应涂以不同的颜色。3.3.3 地热水处理设备3.3.3.1 地热水中硫化氢含量达到处理要求时,应加装除硫化氢设备及硫化氢监测、报警装置;设备机房应加装通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空气质量达标。3.3.3.2 现场应有温度显示装置及防烫伤措施。3.4 特种设备特种设备应符合DB11/T 1322.2的规定。3.5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3.5.1 锅炉房锅炉房应符合GB 50016和GB 50041的规定。3.5.2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日常运行中,设备、阀门和管道表面应保持整洁,无

11、明显锈蚀,绝热层无脱落和破损,无跑、冒、滴、漏、堵现象。设备、管道及附件的绝热外表面不应结露、腐蚀和虫蛀。3.6 用电用电应符合DB11/T 1322.2的规定。3.7 消防消防应符合DB11/T 1322.2的规定。3.8 危险化学品3.8.1 危险化学品采购和储存应符合 DB11/T 1322.2 的规定。3.8.2 危险化学品不应进入地热、矿泉水开采、生产及运输环节。3.9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3.9.1 不应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3.9.2 应对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应擅自拆除或者停

12、止使用。3.10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3.10.1 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应符合 GB/T 11651 和 GB/T 29510 的规定。3.10.2 应定期对劳动防护用品的有效性进行确认,当确认失效后,应及时报废并更换。3.11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3.11.1 应对各岗位的所有作业活动进行风险识别,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安全措施。3.11.2 涉及重大风险的作业,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落实风险管控措施。3.11.3 作业活动不应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3.11.4 应教育和督促作业人员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3.11.5 作业人员应掌握本岗位安全职责、安全操作规程、

13、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控制措施、自救互救及应急处置方法,不违规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3.11.6 设备设施保养、维修、检修时,应锁闭所有风险的动力源。3.11.7 作业人员不应将杂物放在设备上。3.11.8 应定期对防尘防毒设施进行检查维护,防止堵塞;应定期检查尘毒收集、处理装置的工作状况,防止跑、冒、滴、漏。3.11.9 作业前应确认工作条件符合下列要求:a) 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旋转设备作业人员不应戴手套;工作服袖口和衣襟部位的纽扣扣实;b) 电气控制箱、机身外壳应关闭;c) 应检查防护罩、急停按钮、限位装置、联锁装置、声光报警等安全装置,确认完好有效;d) 设备工具应检

14、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应有破损、裂纹;e) 启动设备若对作业人员安全产生影响,应通过授权并现场确认后再操作;f) 员工应清楚操作及工作步骤、工作风险并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3.11.10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a) 不应打开运转中机身的外壳或防护罩或触碰旋转部位;b) 正常情况下不应以打开安全防护装置的方式停车;c) 当机器运转时,不应擦试设备,不应隔着设备扔、递物品。身体任何部位不应接触运转部件;d) 机器运行时,不应踩踏、攀爬、倚靠机器;e) 当发现机器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机;f) 在使用设备或工具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控制闲杂人员进入工作区,作业活动不应影响到周围他人安全。3.11.11 作业完成后及临时的撤场应符合下列要求:a) 应整理工具,擦试设备、清理现场卫生并确认工作彻底结束后方可解除能量锁闭;b) 应将现场物品摆放整齐。3.11.12 遇到紧急情况时,应按应急预案处理。4 评定细则4.1 安全生产等级划分应符合 DB11/T 1322.1 的规定。4.2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见附录 A。4.3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 B。4.4 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 C。4.5 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 D。4.6 特种设备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