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结的作用及其技巧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1942608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小结的作用及其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堂小结的作用及其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堂小结的作用及其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堂小结的作用及其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堂小结的作用及其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小结的作用及其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小结的作用及其技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加3课堂小结的作用及其技巧一节课开始的情境导入固然重要,但是一节高效的小学数学课不 仅要有有趣是开头,还要有完美的结尾,正如一个成语所说的:“善 始善终”!良好的课堂小结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作用,那么 巧妙的课堂小结能达到“课虽终,趣犹存”的境界。一节课的最后 几分钟,往往是学生大脑最疲劳、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如果教 师能够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巩固知 识、强化兴趣,还能进一步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进一步产生 对数学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愉快的氛围中 把一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下面谈谈我从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些课堂 小结艺术初浅的认识。

2、一、课堂小结的作用1、对课堂教学进行归纳梳理,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 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在课堂结尾时利 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文字、表格或图示将一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知 识结构进行总结归纳。这种小结简明扼要,提纲挈领,目的明确,且 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但也不是依教学的时间顺序,简单地读一遍板 书各纲目的标题就能完成的。它能准确地抓住每一个知识点的外在实 质和内在的完整性,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的系统 性。2、小结能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总结规律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的简要归结,是对学习过程的归纳反思,是 从总体上对

3、知识的把握,不是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课堂小结最重要 的任务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这节课最重要的东西加以回顾提升。这就 需要突出要点、重点、难点、易错点、技能、规律和方法。学生明晰 了要点,有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一节课;学生明晰了重点,也就强 化了考查的内容;学生明晰了难点,就会掌握本课的主要学习方向; 学生明晰了易错点,可以找到致错根源,避免再掉入同一个陷阱;学 生明晰了技能,就能反思自己的做题水平并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学 生明晰了规律,就能在相近题型中主动应用;学生明晰了方法,就能 做到举一反三。3、小结是学生对新知识一次很重要的记忆教师在课堂上复习提问、讲解新课、安排学生自行消化和练习, 都是

4、为了当堂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打好基础。课堂小结紧扣教学目 标,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主要思想,方法去繁就简、语言要简 明扼要,占用的时间少。它用最简单、最经济、概括性最强的术语对 新知识加以组织,并使新知识融合于已有知识经验中从而使新知识更 加巩固。这是效率高、功效强的一种很重要的记忆。通过小结,引导 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教材知识,深化对课堂教学主题的理解和把握, 使得新知识具有更大的迁移价值,为后继的学习和运用它们奠定基 础。4、小结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架设桥梁,埋下伏笔教学既具阶段性,又不乏连续性。有时一个课题需要几课时才能 讲完,这样几节课之间必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可在做小结时提 出一个

5、有启发性的思考,造成悬念,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学生在好 奇心的诱导下主动预习新课,悬念成为新旧知识的连结点和桥梁。这 样不仅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导向,而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 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索取。兴趣是最好的 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我们的付出就会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5、小结是学生复习的依据课堂小结是师生对一堂课总的概括,在小结时,知识、方法、技 能、思想,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获得鲜明准确的知识,在课后依据 这个概括去复习知识,必然能做到“纲举目张”,一堂课的内容自然 就尽收眼底了。无论在课时复习还是单元复习,借助课堂小结都可以 清晰明确的回忆起所学内容及方法

6、技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课堂小结的几种常见形式数学课堂小结方法多样,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 小结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较好的教 学效果.下面结合我们潍州路小学的针对“课堂小结形式”的教学研 讨以及以往的听评课、教学实践和阅读经验,谈谈几种常见的课堂小 结的形式。1. 归纳点睛式课堂小结这是一种常见的课堂小结的方法,老师只需寥寥数语,提纲挈领 归纳所学知识。但是老师要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把整节课的主要内容 加以总结、概况、归纳,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起到帮助学生 整理思维、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的作用。归纳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 是老师,还可以师生共同完

7、成。一般是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 总结,如果总结得当便能够起到画龙点睛之效,不仅能使学生对本节 课的教学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还能使主要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 清晰完整的印象。例如教学“比的意义”一课时,可以提以下几个问 题进行总结:比的读法、写法,以及比各部分的名称;什么是比、 什么是比值?比与除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比与分数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比的后项能否为0?为什么?2. 悬念式课堂小结一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富有启 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起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学内 容需要几课时才能完

8、成,而这几课时的内容又相互联系。这时我们就 可以根据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在上一节课结束的时候创设悬念,可 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与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面积或体积”一 课时,学生在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或者一个数的立方时容易出 错,=66=36或=777=343,然而学生在计算时总是写成=62=12 或=73=21,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求知兴趣,下课前教 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个课堂小结:一个数的2次方就是这个数连续乘两 次,一个数的三次方就是这个数连续乘三次。请同学们思考,“假如 一张纸的厚度是0.083毫米,这张纸很大很大,可以对折30次,你 能猜到对折30次后的结果与珠穆朗玛峰比谁高吗?你

9、有兴趣吗?希 望同学们下课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再与同学和老师一起交流。”后来 我发现很多同学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而且在数学日记中都有体 现。3. 激励式课堂小结这种课堂小结是利用学生期望研究的问题去激励学生探索新知 的方法。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是分阶段来教学的,例如: 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学习小数的加减 法,学习小数的乘除法。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后,可以这样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数中的一个大家族一一小数。那么小数的意义是什 么?它有什么性质?他们的加减乘除又怎样计算呢?有待于我们进 一步去研究解决。这种总结方式,使学生感觉到“学无止境”,有助 于激发其学

10、习动机,扬起再学习的风帆。4. 引申式课堂小结一节课即将结束时,老师把所讲的内容引申,启发学生进一步展 开思考,以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教学 “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在课的结尾教师一边用课件出示四边形、 五边形、六边形,一边问学生:“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那么这些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有没有办法求出来呢? ”当 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启发:“能否将这些图形经历某种做法转化成 三角形呢?”这时学生会猛然醒悟,将这些图形分成2个、3个、4 个三角形,进而求出它们的内角和。教师可再次提问:“那么七边形, 八边形n边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11、吗? ”让学生课后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定理。这样的小结既巩固了三角 形内角和的有关知识,又扩大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开拓了思路,还为 学生后续学习“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做了铺垫。接下来的两种课堂小结的方法是通过教学在低年级的老师们研 究得出的。5. 游戏式课堂小结这种课堂小结要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寓教于乐,使教学 与游戏紧密结合,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低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的注 意力很容易分散,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抓住时机,开展适当的 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可以在教学的最后环节, 根据所学内容,通过游戏、讲故事、听音乐、想想美丽的景色等轻松 活泼、新颖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

12、松,浓厚的学习兴趣得 到保持。印象最深刻的一节课就是在中心双语学校听刘秀花刘主任讲 的一节“认识方位”的一节课。她就是在下课前带领学生做了一组游 戏,让学生在巩固了所学知识的同时,愉悦了身心。6. 竞赛式课堂小结这种课堂小结方式主要适合中低年级的教学,利用儿童争强好胜 的心理特点,在课的结尾适当开展夺红旗、加星星等小组或个人的竞 赛活动,使学生在学中有争,学中有乐。7. 渗透式小结小学数学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注意与知识、技能的教学 有机结合,把数学知识的掌握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恰当地联系起 来。将有意识的教育寓以无意识的受教育之中,做到在知识教学中自 然、适时、适量地渗透。如教学“年、月、日”知识后课堂小结:时 间就像日历一样撕掉一页就不会再回来,说明时间是十分珍贵的,那 么同学们要怎样对待时间呢?又如教学“元、角、分”知识后,设计 的课堂小结是: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 道它们之间是十进关系,还学会了兑换人民币。今后,大家比一比, 谁是储蓄小能手!结合学生实际,自然得体,力求渗透达到“随风潜 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以上只是我们的浅薄之见,不当之处还请在做的各位领导和老师 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不胜感激,因为这是提高我们教学 研究的有效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