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范文锦集6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94177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培养方案范文锦集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才培养方案范文锦集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才培养方案范文锦集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才培养方案范文锦集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才培养方案范文锦集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才培养方案范文锦集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培养方案范文锦集6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才培养方案范文锦集6篇 人才培养方案 篇1(3524字)1 培养目的1.1 根据公司确立的“五个一”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人才梯队培养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合理开发和挖掘各层次人才的潜质,以促进A服务业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为公司新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资源保障,实现:1.1.1 人才无断层:要保有一到二名的合适人选,当某个关键职位由于前任提升、退休或辞职等原因出现空缺时,可接替这个职位。1.1.2 工作顺利交接:要保证连续性较强及较重要的工作,当承担工作任务的人员突然离开岗位时,后继的人选在短时间内能顺利交接工作。1.1.3 形成人才磁场:要保障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吸

2、引各类贤才的加盟,达到人才“蓄水池”的作用。2 培养原则2.1 领导问责培养原则。各级单位及部门负责人对人才培养工作负直接责任,人才培养的成效应纳入考核范畴。2.2 滚动进出培养原则。不论资排辈,实行“赛马制”滚动培养,每年根据实际工作表现调整人才梯队,选择优秀人才纳入人才库中,对实际工作中表现一般的人员淘汰出人才梯队。2.3 个性化综合性原则。坚持专业培养与综合培养同步进行,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和培养方向,设计针对性的发展通道和培养方法。3 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A公司本部及各子公司。4 管理职责4.1 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建立“统一管理、分级实施”的人才培养体系

3、,具体负责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政策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认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5 甄选方法5.3.1 职业操守、知识技能、工作资历等基本条件通过个人材料,结合日常工作观察情况进行分析。5.3.2 关键能力资质通过调查表、访谈等形式进行分析,条件具备的可借助专业机构的测评软件进行测评。5.4 甄选程序5.4.1公司关键岗位的数量可按公司当前职位总数的30%之内进行评定,每个关键岗位至少要选定12名后备人员。如果公司内部没有合适人选的特殊岗位,可考虑外部招聘。5.4.2 后备人才由各单位根据公司制定的甄选原则及条件进行筛选确定,并报A人力资源部审核备案。5.4.3 确定的关键岗位

4、一般应公开,但关键岗位后备人选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可在单位内部公开,也可只在单位领导班子范围内公开。5.4.4 流程:步骤 流程内容 责任部门1 提交关键岗位及后备人选 各管理部门2 关键岗位及后备人选资质审核,并绘制关键岗位及人才梯队配备图 人力资源部门3 提交公司领导班子评定 人力资源部门4 确定关键岗位及后备人才名单 公司领导班子5 后备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制订、跟进实施 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6 后备人才的考核、评价 人力资源部门、管理部门7 后备人才的调整 公司领导班子8 后备人才库的维护与管理 人力资源部门6 关键岗位人才梯队库6.1 目的作用。公司人力资源部汇总审核各单位根据甄选条

5、件确定的后备人才,创建关键岗位后备人才库,完善后备人才档案,以促进信息查询、跟踪培养、管理评估、选拔与调动等管理。6.2 梯队层级。根据同一关键岗位对人才培养的先后顺序,按照各单位的综合评价划分一级梯队和二级梯队,一级梯队人才为优先发展级,二级次之。6.3 梯队晋升。当关键岗位出现人员缺位时,优先考虑从一级梯队人才中选拔合适人员,同时从二级梯队人才中选拔合适人员补充到一级后备人才;当二级梯队人才空缺时,则相应从公司选拔优秀者补充空缺。6.4 晋升条件。关键岗位空缺时,应优先从后备人员中聘任,后备梯队人员一般应在经过1年以上培养后才能晋升上一级管理岗位(特聘人员除外)。7 培养使用方式主要通过挂

6、职锻炼、岗位交流、双向选聘、工作优化、导师制等方式循环培养,合理地挖掘、开发各层次人才,以便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新员工试用(见习)期的培养管理,按照新员工入职指导管理办法执行。7.1 挂职锻炼7.1.1 挂职对象。主要针对中高级专业技术型人员开展“T”形培训,让他们在熟悉本专业技术工作的同时,纵向或横向增强对其他单位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认识和了解,以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拓展业务工作能力。7.1.2 挂职周期。由派出单位与挂职单位协商确定,原则上按全日制36个月为一个周期,或按每月挂职工作时间不低于15天。7.1.3人事管理。(1)挂职职位一般跨单位或部门安排,以部门副

7、职或助理职位为主,以学习、调研、议政等形式参与兼职部门工作,在业务上接受挂职部门领导的管理,并接受所在挂职部门负责人的考核,考核结果应反馈给派出部门。(2)挂职人员人事关系仍然隶属于派出单位,享受挂职前的薪酬待遇。7.1.4 审批流程。(1)跨单位挂职锻炼的,由拟派出单位提出议案(明确挂职人员、培养目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要求等),提交A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协调派出单位和接收单位的挂职工作;(2)跨部门挂职锻炼的,由拟派出部门或所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议案,并报单位负责人批准。(3)挂职申请批准后,统一由负责审核的人力资源部门签发派遣通知函,以书面的形式明确挂职人员的岗位职务、职责权限和工

8、作安排等事项,正式通知接收单位或部门。(4)接收单位(或部门)应当为挂职人员提供相应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且负责安排好挂职人员的工作。7.2 岗位交流7.2.1 交流对象。主要针对具有培养潜质的中高级专业管理骨干,通过单位(部门)之间双向或单向交流方式,让交流人员熟悉多种业务,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培养具备多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推动A公司范围内人才的良性流动,进一步优化专业管理人才队伍结构。7.2.2 交流周期。原则上为6个月1年或以完成一定任务为限,具体交流时间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7.2.3人事管理。(1)岗位交流以跨部门为主,一般参照同级别职位交流,由接收部门聘任上岗,直接参与部门的

9、具体工作,并按新聘任岗位考核,发放薪酬待遇。(2)由子公司提出议案,经A公司同意后跨单位交流的,人事关系一般隶属于派出单位,薪酬待遇也在派出单位发放。(3)由A公司根据工作需要直接安排的岗位交流,人事关系一般转移到新聘任单位,并按新聘任岗位相应的标准发放薪酬待遇。7.2.4 审批流程。(1)单位内部交流:由各单位自行调配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备案;(2)跨单位交流:由各单位提出议案A人力资源部审核公司领导批准。(财务、组织人事、监察、审计等岗位人员交流还应征询业务主管部门意见)(3)岗位交流申请批准后,统一由负责审核备案的人力资源部门签发派遣通知函,以书面的形式明确交流人员的岗位职务、职责权限和工作

10、安排等事项,正式通知接收单位。7.3 双向选聘7.3.1 选聘对象。业务拓展难以获取的特殊专业人才或急需人才,一般根据工作对象专业工作特长,结合本人的意愿在A内部进行优化配置,由单位与个人双向选择后聘用,以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促进A公司人才资源的共享。人才培养方案 篇2(3065字)一、专业简介英语专业是我校重点扶持建设的特色专业之一。 本专业秉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实践教学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本专业依托我校雄厚的法学、商学教育背景,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在充分强化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前提下,引导学

11、生兼修法律和国际商务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成为既有英语语言优势又有专业特长的适应社会经济国际化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注重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有一支团结敬业、具有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学成绩斐然。硕士研究生考试通过率稳定在20%以上;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一次性平均通过率85%,高出全国通过率29.7个百分点;专业八级考试曾以85.14%的一次通过率创得佳绩,高出全国43.11%的平均水平。另外,我系学生在“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21世纪杯”、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山东省科技英语大赛等国家级、省级比赛中多次获奖,并被授予“山东省外语优秀人

12、才培养基地”的光荣称号。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因既掌握英语又兼修法学、国际商务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宽厚的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能熟练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法律、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英语人才。三、培养要求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政治、文化、心理素质,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13、;2.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熟悉英语语言学、文学等专业基础知识;3. 具备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对英语国家的语言、经济、社会、文化等有较广泛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4.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5. 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6. 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7. 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8. 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胜任从事本专业范围内各项工作的要求;9. 掌握日语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10.鼓励学生获得至少一种

14、专业能力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能力证书: 英语专业四级证书、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全国英语翻译证书、上海外语口译证书、托福、雅思等。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导游资格证、法律英语证书、律师资格证等。四、学制、学时与学分基本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修业年限3到6年。总学时:2416学时。总学分: 165.5学分,其中,必修课128.5学分(通识必修课27.5学分,专业必修课52.5学分,实践必修课48.5学分);选修课34学分(通识选修课8学分,专业选修课16学分,实践实训选修课10学分);素质拓展3学分。五、授予学位按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15、者,授予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六、专业核心课程1.基础英语 20学分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必修、精修课程,它旨在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专业技能,为学生高年级阶段进一步学习高级英语及相关后续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2.高级英语 8学分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主干课,它旨在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丰富学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整体素质。3.英语泛读 4学分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教学的一门必修课,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语篇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积累语言知识,加深英语语言文化的积淀。4.英语听力 16学分本课程是英语本科专业一、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必修课。它旨在循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