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问题参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1935324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访谈问题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访谈问题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访谈问题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访谈问题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访谈问题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访谈问题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访谈问题参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度访谈相关问题答题思路1.你(们)对学校领导班子管理能力与水平做何评价?他们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如何?是否真正围绕以教学为中心开展工作?一、发挥领导作用,突出教学中心地位(一)发挥领导引领作用,努力推进学院内涵建设学院领导班子带头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及重庆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深刻领会高职教育办学的导向性要求,并适时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贯彻,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学院领导曾多次带队赴北京、山东、广州、浙江等地参加先进教育思想理念的学习培训及研讨活动,组织中层干部及教学骨干到市内外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考察学习,邀请市内外知名职业教育专家为

2、全体教职员工传授先进教育思想理念,院领导多次为全体教职工开设培训讲座,使全院教职工进一步明确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向,为推进学院内涵建设提供了思想保证。学院董事会及院级领导班子为了科学引领学院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庆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和重庆市职业教育发展“十二五”专题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组织制定学院“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及教科研工作规划等专项建设规划。这一系列建设规划明确了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发展目标以及

3、各项重点建设工作任务。目前,主要建设工作已全面启动,建设任务已完成过半。(二)以教学建设为中心,保障教学建设经费需求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建设为中心,优先保障教学”的原则,不断增加投入,重点保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切实保障教学建设及日常教学需求,竭力为人才培养工作创建良好的软硬件教学环境。2008年举办高职教育以来,学院举办方每年有足额经费投入办学,并保持逐年持续增长趋势。已累计投入5.1亿元用于学院的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投入552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培训,精品课程建设,专业与课程资源库建设以及教科研等工作。近三年来,“四项教学经费”(教学业务费、 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

4、费、教学仪器设备修理费)逐年增加, 2011年1267万元,2012年1463万元,2013年预计将超过1500万元。教师课时补贴经费每年增加约19%,班主任、辅导员带班补贴经费每年增加近10%。由于有充足的经费投入,保证了学院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三)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努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学院秉承“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强化“以师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营造关心重视教学,支持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努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强调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要求其他各项工作服务和服从于教学。一是思想上重视教学工作。院领导始终把教学置于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多次召开

5、院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教学工作,及时解决教学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机制上保障教学工作。各二级学院专设教务科,加强教学计划与运行管理,同时配备1-2名教学副院长,主管教学与科研工作;2012年学院设立教学质量管理中心,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三是政策上倾斜教学工作。学院在奖励、评优和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出台向教师和成绩突出的教学管理人员倾斜政策。近三年专任教师工资平均增长幅度近80%,增幅比其他员工高出10个百分点。同时,制定和完善了教科研、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技能竞赛奖励制度,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市内外进修及在职攻读学历学位资助制度。四是管理上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2009年11月,学院

6、启动“师生满意工程”活动,院领导将主要工作精力放在教学及教学服务一线,坚持干部听课制度、联系二级学院制度、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教学例会制度、走访教师及学生制度,经常深入基层现场调研,与师生面对面沟通交流,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研究、解决问题。学院始终把平安校园建设作为学院的头等大事来抓,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先后出台关于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建设的实施意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10多个管理制度,建立24小时学院领导带班、行政部门及各二级学院人员值班制度,安稳工作层层责任明确、落实到位。学院董事会不断加大校园安全稳定资金投入,近三年投入330余万元,完善校园消防系统,在主要位置安装防盗与监控设

7、施,初步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控机制。学院安稳工作机制健全、措施具体,执行有力,校园安全稳定,保障了学院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各项工作安全平稳运行。2.学校领导班子对教职工关心程度如何?学校在教师福利待遇方面如何?学院在奖励、评优和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出台向教师和成绩突出的教学管理人员倾斜政策。近三年专任教师工资平均增长幅度近80%,增幅比其他员工高出10个百分点。同时,制定和完善了教科研、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技能竞赛奖励制度,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市内外进修及在职攻读学历学位资助制度。定期谈话制度,了解教职工工作 生活情况;另外:五险一金 住房方面 绩效考核 优秀教师 旅游奖等3.你(

8、们)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做何评价?有没有明显的特色(特色)?总体较好。(一)加强重点与特色专业建设,促进学院专业协调发展(二)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建设,增强专业建设能力水平(三)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 要求掌握内涵五个有毕业生的专业整体较好,各自的特色从专业剖析中提取。专业建设与发展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有一些新专业建设需进一步加强。4.你(们)对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做何评价?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有什么问题与不足之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高级、中、初级职称教师比例恰当,有一部分来自于行业的兼职教师,有的专业师资力量较强,个别专业师资力量待加强。问题与不足

9、: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与水平距离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称、资质及教科研水平符合要求的专业带头人数量较少,部分专业带头人的专业背景及任职资格尚不符合要求;二是缺乏由名师引领的专业或课程教学团队。学院各专业或课程教学团队层次与水平较低,目前尚无市级名师、市级教学团队;三是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与水平还不高。部分教师虽然基本具备“双师”认定条件,但实践技能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最近两年新聘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急待提高。5.你对这所学校总体评价如何(校园建设、教学条件、校风、学风、管理水平)?你认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或优势是什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校园

10、环境好(举例、对比其它院校) 教学条件优良(各教学楼、实训中心)学风整体较好,但有小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主要是由于学习基础差,同时新技术、新知识也有一定难度,学习方法不当管理水平总体较好,各部门职责明确,能相互协调,但管理方法、科学性待加强,学校是民办学校,办学类型多,管理难度大。校风:和谐共济 博爱进取学风:勤学善思 知行合一办学特色、优势:理工科为主,工商企业管理、艺术类为辅,建筑工程技术、电子信息类专业较强。存在的主要问题:专业发展不平衡,新兴专业家长、学生认知度不高,社会宣传力度不够,影响面不够,且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投资较大,需进一步加强,有些还属于论证建设过程中;个别专业校企合作深度、

11、广度不够,需加强。6.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方面投资力度如何?学校专业发展不平衡(专业规模、专业教学资源)的原因是什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方面投资力度较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投资力度尤其突出。我院大多数专业招生、教学、就业情况一直较好,但有少数几个专业相对而言差距较大,专业发展不平衡,还存在“短板现象”。新专业家长、学生不了解,宣传力度也不够,报读的学生少,学生少专业建设投入力度相对较小。近几年,学院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工商企业管理等重点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特色专业进行了重点投资建设,先后投入1300余万元,建设了电子、

12、工商、数控、建筑、艺术、汽车、计算机等七大实训基地,投入560余万元建成23个“理实一体化教室”,面积达到4700余平方米,可满足115门专业核心课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进行了重点投资,建筑综合实训中心在重庆市职业院校中具有领先地位。师资队伍方面,引进博士11人,硕士研究生38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66人,校外聘任了50余名来自行业企业专家,形成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对学院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质量提升提供了有效的人员保障。7.你所在的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做得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困难?学校在这方面有什么政策支持吗?学校在这方面的管理

13、状况如何(有些什么规章制度)?列举校企合作企业,开展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列举,调研交流情况、企业对专业建设有何贡献、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老师到企业顶岗、为企业培训员工、有无对企业的技术服务、企业有无兼职教师到校上课等方面问题、困难:一是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还未完全形成,校企合作工作机制还不健全,缺乏政策支持与专项经费保障;二是校企之间没有形成战略联盟合作关系,学院与企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对企业优化人力资源,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学院的作用还不突出。在对学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质量的提高等方面,企业的作用还不太明显;三是

14、校外实习基地的功能还未充分发挥出来。目前校外实习基地主要用于学生阶段性实训与顶岗实习,校企双方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和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工作还有待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专业带头人、负责人联系、对接企业,加强深度合作,工作做的较好的带头人、教师、教学团队在绩效考核、工资晋升时予以倾斜。管理状况:专门的部门联系企业,负责联系工作,校外实训、顶岗实习均由专门的制度,加强计划、过程性管理、考核等环节。8.你是什么时间到这所学校的?你具体负责什么工作?你最近一次签定合同是什么时间、合同期限是多少年?你是否打算在这所学校长期干下去?为什么?从积极方面回答。9.你对你校学生的学风做何评价?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学

15、生上课迟到、玩手机、旷课、睡觉、考试作弊等问题?学风:总体情况是好的,很多同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但仍然有部分同学不爱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其它的事情,睡觉或玩手机,甚至旷课。措施:任课教师、辅导员加强学生引导,鼓励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质量管理中心、教务处、二级院系教务科、学生科多层次监控管理,每周快讯反映学生出勤情况及教学情况。出勤主要由辅导员负责,纳入绩效工资考核;课堂教学管理由任课教师负责,质量管理中心、教务处、二级学院协同管理,课堂教学情况纳入教师学期考核;考试作弊有专门的处罚制度。10.你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就业导向”、“行动导向

16、”是如何理解的?你们学校在这些方面做得怎样?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的,教职成20064号文说: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工学结合与产学研结合相比较为微观,它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年分为三学期,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无论是什么形式,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半工半读。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人到社会中得到锻炼。学生的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