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3 (3)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93146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3 (3)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教学设计3 (3)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教学设计3 (3)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教学设计3 (3)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教学设计3 (3)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3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3 (3)(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3(2014-2015上)三年级梁彬一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口算整十、整百乘一位数以及积在100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能通过把两、三位数看作相应的整十、整百的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灵活应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乘法和加(减)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发展数学思考,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3、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

2、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逐步培养细心读题、认真计算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等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及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三)教学时间17课时整十、整百乘一位数口算、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会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进行口算、根据情景进行估算。2、初步学会用口算、估算,解决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3、通过自主学习和合

3、作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地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学会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的大海物产非常丰富,同学们通过做小研究也已经看到了课本的主题图,满载而归的渔民们给我们带来了丰富水产,有鱼、虾、蟹等,也带给了我们很多问题。请同学们把你独立完成的小研究,先自己看一看,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重点交流:你需要的信息是那些?怎样列的算式?自己怎样计算出的结果?其他同学要注意听这样做行不行?并发表自己的想法。(给学生一个交流的侧重点,和也应该是班级展示时的交流重点)二、交流讨论,解决问题1、班级展示:(师生、生生的交流)(1)

4、整十数乘一位数我们先来看“一共有多少条船?”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自己说需要的信息并列出算式,尝试计算,说明计算方法,其他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204学生很容易列出,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口算方法。谁愿意再交流一下自己的计算方法?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总结:刚才同学们交流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你们发现哪种方法最好计算。重点说一下用几个十相乘的方法。谁能说说309等于多少?用刚才的方法,我们来做个小练习。口算卡片: 107 203 502 609(2)整百数乘一位数刚才我们解决了船的问题,现在我们再来解决“200千克鱼,能卖多少钱?”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因

5、由上面的学习,这个方法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2、教师总结,尝试练习刚才我们通过交流发现了一个快速口算“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谁愿意再来说一下:师强调:可以把整十、整百数看成几个十或几个百进行计算,也就是只看数位上的数字,计算后在添零补位就行。现在我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08 407 3005 60033、教学估算怎样解决“买6千克螃蟹,200元钱够吗?”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这时教师明确估算的策略,在不需要准确计算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数看成和其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进行估算。如:142、 1123 学生试着估算三、巩固练习,应用问题1、口算,课本练习1、22、估

6、算练习,课本练习33、解决问题,课本练习6四、课堂小结,拓展问题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板书课题),那么像142、1123这样的题目怎样算出准确数呢?先请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8788页的内容,试着解决“2筐虾一共多少千克?和带鱼一共可以卖多少钱?”,再把142、1123计算出结果,并说明理由。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3及“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倍”的含义。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份”、“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发展学

7、生数学思维。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棍、做题纸。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教学难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 看图说一说有几个几,12里面有几个3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两个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切入,然后再进一步关注两数之间的新型关系即倍数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倍”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认识“倍”。 1、首次感知“倍”的含义 课件出示2朵蓝花,6朵黄花。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并把它圈一圈,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 老师揭示:把2朵蓝花看成1份,黄花有这样的3份,就可以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

8、倍。 2、再次感知“倍”的含义 减少2朵黄花,问学生,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再减少2朵呢? 3、老师再添上一朵蓝花,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通过这三个步骤,让学生明白,要回答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首先要先看蓝花有几朵为一份,再看黄花这样的几份,那么黄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4、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 5、按老师的要求动手摆小棒。 四、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圈一圈,填一填,说出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 2、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引导学生这样想:蓝花有2朵,红花有8朵,8朵里面有几个2朵,红花的朵数就

9、是蓝花的几倍,它其实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所以用除法计算。再扩展开来,“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 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五、练习。 课本第5-6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六、总结:倍的认识,是两个量通过比较得来的,我们要分清谁是谁的几倍,就要看清谁和谁在比,比的标准不同了,结果也就不一样了。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想想做做”第5-9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基本思考方法。教学过程:一、口算第6页第5题二、练习1、我们一起用学到的知识帮助饲养员叔叔来解决一个问题,饲养员一次给小猴子3根

10、香蕉,给大猴子6根香蕉,大猴子吃的香蕉根数是小猴子的( )倍呢?(1) 请你圈一圈填一填(2)你是怎么想的?是这样圈吗?大猴吃的香蕉根数和小猴吃的香蕉根数比,小猴吃的3根是1份,我们先把它圈起来,大猴吃的香蕉根数有这样的2份也就是2个3,我们就说大猴吃香蕉的根数是小猴的( )倍。小结:看来我们用圈一圈的方法能很快的找出2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2、现在咱们分成2大组来做个游戏(123组是一大组,456是一大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到黑板上来做,其他同学在桌子上摆。一组同学第一排摆4根,一组同学第一排摆5根,快动手摆。第二排摆的根数是第一排的2倍。快来看看你们组的代表摆的对吗?第二排的都是第一排的2倍吗

11、?它们摆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啊?小结:同样是第二排摆的根数是第一排的2倍。由于第一排摆的一个是4根,另一个是5根,第二排摆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3、同学们做得特别好,下面咱们大家看大屏幕。(1)第一排任意画几个,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的4倍。画一画 第一排:第二排:(2)他画的符合要求吗?还有谁画的和他们不一样?请同桌互相查,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的4倍。三、练习教材第6-9题四、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都听得特别认真,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倍的认识和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3)教学内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教材第7页例4及“想想做做”。学情分析 :1、教师的主观分析:对于初次接触“倍”的学生来

12、说“倍”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学习理解“倍”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基础是乘法,为此应将乘法作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基础来展开教学,以旧引新,化难为简。 3、学生认知障碍点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倍”这一新概念,在理解“倍”的时候思维迁移存在一定的难度。 综上所述,本节课应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结合直观的方式构建新知,以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感知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做的过程,体验“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自然地探究出并接受新的知识,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

13、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设置情境,复习旧知,引出新知。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小棒、情景图教学过程:一、操作导入 1、摆一摆 第一行

14、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的根数是第一行 的3倍,第二行摆了几根?你是怎样想的? 先让学生摆一摆,再让学生说一说:第二行摆了()个() 根,第二行摆了()根。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2、画一画。 学生独立完成第10页的练一练第1题,并让学生说一说,圆 片画了()个(),一共画了()个。你是怎样算的? 二、自主探究,教学新知。 1、出示情景图 (1)谈话:看着这图,你想知道些什么? (2)要求松树有多少棵,可以怎样想呢?我们先来画一画。 根据题意老师和学生一起画图。 杨树 松树 (3)要求松树有多少棵,你准备怎样来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4)学生独立计算。 (5)谈话: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小结:要求松树有多少棵就是要求3个11是多少,用乘 法来计算。 (7)要求柏树有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