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创建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指导意见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926927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区创建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xx区创建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xx区创建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xx区创建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区创建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创建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指导意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区创建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指导意见根据xx市构建“9073”养老服务格局的要求,在做实机构养老、社区日托、居家服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社区居家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求,探索本区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使社区90%中的老年人晚年生活更美好,推动低龄健康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结合本区农村实际,在2014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宅基睦邻“四堂间”(以下简称“四堂间”)创建工作。为使创建工作规范、有序,特制定本指导意见。一、创建的目的为进一步弘扬xx“孝贤文化”,传承好家训、好家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愁”的不离家情结,创建的“四堂间”,

2、使其真正成为老年人“吃饭的饭堂,学习的学堂,聊天的客堂,议事的厅堂”。二、组织形式“四堂间”是居家养老的一种新的载体。是利用农村老年人的住宅,通过一定的设施改造,以老年人自愿、互助的形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相互帮助,为本宅基的(或所在的村民小组)老年人,提供助餐、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居家服务。三、运行模式1.有条件的村民小组,在老人自愿的前提下,向村委会申报建设点,各镇、社区、开发区根据各村申报情况,会同区民政局进行实地初审,初审合格后,由各镇、社区、开发区指导各村组织简单装修,完工后申请有关部门验收,验收通过,给予一次性创建经费补贴。2.“四堂间”采用老年人自愿、子女同意的原则,

3、由村委会与老年人及子女签订自愿参与服务协议。参与“四堂间”服务的餐费原则上由参与者(老年人)个人或家庭自负,村委根据本村实际情况,承担部分“四堂间”日常运行费用(如:水电费等)。3.鼓励社会参与。倡导为老服务是全社会的责任,引导有爱心的企业或组织,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四堂间”的创建或管理。4.补贴和奖励。一是创建经费补贴,按要求符合创建标准的,每创设一个点,由区民政、区老年基金会、爱心企业各出资1万元,一次性给予创建补贴3万元。二是运行补贴,对运行正常的“四堂间”,根据其规模和社会效果,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予以综合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对每个创建点,由区、镇、爱心企业各出资5000元,通过“以奖代

4、补”的方式进行奖励。四、创建标准1.创建“四堂间”建筑面积在60100平方米,有厨房、客堂、餐间、卫生间等;有一定的室外活动场所。其中:设施设备基本配置要求:厨房设备、餐具、冰箱、净水器、电视机、空调、电风扇、桌椅、文娱器材(如棋类、报刊、书籍等)2.每个点上的老年人原则上不少于12人。3.每个点的服务半径原则上不超过2个村民小组。4.创建的厨房设施要通过所在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备案,工作人员有健康证明。5.根据需要可设置简易的无障碍设施,方便特殊老年人出入。6.有条件的场地,配备适当的健身器材。7.每个点上应配备一定的消防灭火器材。五、创建任务1.2015年,计划安排创建20家。2.2016年

5、2020年,每年计划创建不少于20家。3.计划到“十三五”末,“四堂间”在全区农村(以行政村为单位)做到全覆盖。六、创建要求1.加强指导。各镇、社区、开发区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创建点位的业务指导,使创建的点位符合创建要求。2.定期检查。各镇、社区、开发区具体分管部门,要会同食品卫生、安全部门,定期上门检查、指导每个创建点位在日常运行管理中规范操作、服务等。3.丰富活动。各镇、社区、开发区要鼓励本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学校,社会志愿者,老年文艺、老年体育等社会组织,上门开展健康指导、老年教育、老年文体娱乐活动等。4.组织评比。每年对运行正常、老年人和睦互助、志愿者开展活动好的点位和个人,开展评优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