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192465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 平均数教学内容:教材第90页的例1及第93页练习二十二部分题目。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一次数学测验中,班级平均分是90分,你猜猜这个班

2、的马莉莉同学可能会得多少分?为什么?(1)小组学生讨论,全班交流。(2)班级平均分是马莉莉的实际分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班级平均分是90分”是什么意思吗?2.揭示课题: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播放例子)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板书:平均数)二、自主探究1.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1)观察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2)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小

3、组交流,全班汇报)(3)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4)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移多补少”)(5)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6)小结: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2.还有其他方法吗?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14+12+11+15)4=524=13(个)3.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小结: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

4、叫先合后分计算。三、探究结果汇报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1:把多的塑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塑料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生2: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生3: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不能比较出结果时,可以用两组量的平均数来比较。四、师生总结收获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1:可以利用移多补少法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生2:我学会了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生3:我知道了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五、布置作业完成优化设计。第2课时 平均数(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91

5、页例2及92页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运用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教学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田径小组有4名同学,身高分别是139cm、142cm、146cm、141cm,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1.你是怎样理解“平均身高”的?2.你会解决上面那个问题吗?该怎样解决?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二、 新知探究1.创设问题情境。四(1)班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进行

6、踢毽比赛,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情境图和统计表)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1:已知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踢毽比赛成绩表。生2:所求的问题是男、女两队,哪个队成绩好?(2)师:“哪个队成绩好?”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成绩来比较?生:如果比较两队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3)师:你能说出总成绩、每队人数和每队的平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每队的总成绩除以每队的总人数等于每队的平均成绩。(4)师:怎样列

7、式解答呢?学生动手列式计算:男生队:(19+15+16+20+15)5 女生队:(18+20+19+19)4 =855 =764 =17 =19(5)全班汇报交流为什么男生队除以5而女生队除以4呢?你认为男生队还是女生队成绩好?三、巩固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求出平均数的。2.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平均每组种了多少棵?3.想一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四、课堂小结问题解决了吗?你有什么收获?师生交流后

8、明确: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分析得到的数据,常常能反映一般情况,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五、布置作业第3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9597页的内容及第98页练习二十三。教学目标:1.经历将两个相关联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认识横向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感受图例的作用。2.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在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决策。3.通过对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品质,以及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提出并回答

9、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教材第95页例3情境图和统计表)读统计表,说说你能读出哪些已知条件。生: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数分别为21万、27万、35万、46万和58万、54万、49万、43万。根据统计表给出的数据,你能分别完成城镇和乡村人口条形统计图吗?今天我们就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二、自主探究1.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师:观察教材第95页给出的“某地区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说说你的发现。(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横轴表示年份,纵轴表示人数,一格代表10万人。师:你能独立把“某地区

10、城镇(乡村)人口统计图”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展示)(1)在补充上面的统计图时,需要注意什么?注意横轴上的年份和纵轴上的人口数要对应,另外,画出长条后还要在上方标出数据。 (2)补充了上面的两幅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条形统计图是用不同长度的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3)如何在一个统计图里描述上面你们所说的这些信息呢?如果把上面的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在一起,就能得到下面这幅条形统计图,在这幅统计图中,右上角表示的就是这幅统计图的图例,其中表示城镇人口,表示乡村人口,在数学上,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4)你能试着把这幅统计图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

11、流,全班汇报)(5)在补充时,需要注意什么?根据图例画直条,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不同数据,另外还要记得标数。(6)上面的这幅统计图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观察统计图,说说它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生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同一事件有两种数据,单式条形统计图是一种事件,一种数据。生2:复式条形统计图一定要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可以没有图例。生3: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直条高度要弄清楚,并且要标上数据。生4:间隔要均匀。(7)根据上面的统计图,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教材第96页)2.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如果把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的表示年份和数量的位置交换一下,即用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

12、份,就得到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1)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对比,你发现了什么?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年份,就制成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2)你能把上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3)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类似,不同的是数量在横轴上,年份在纵轴上。三、探究结果汇报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两种直条表示两种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都能形象地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不同的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同时表示两种数据的变化情况。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写出统计图的名称、横轴、纵轴分别表示的意义;定好单位长度和图例;根据图例画不同的直条表示数据并标数。四、师生总结收获通过学习本课,你有哪些收获?生1:我知道了统计表与统计图可以相互转化,这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生2:我知道复式条形统计图图例的作用。生3:复式统计图有横向和纵向之分,这也体现了同一数学知识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生4:我能根据复式条形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五、布置作业 完成优化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